把娘的炕烧上再走。”张氏一面往回抱柴一面说。
韩氏赶忙上前抢过她手里的柴,“你们且回去吧。娘的炕我来烧。”
刘正也表示自己能处理好娘的事不用老二一家帮忙,王婆子也说了话,劝他们两个回去。
刘顺皱着眉头看了看就跟张氏走了。
韩氏把王婆子那屋烧热了就进去问她累不累,用不用给她擀一碗面吃。
“不用了。你们吃什么就给我吃什么,不用特意给我做了吃。”王婆子又在怀里摸了一摸,掏出一把钱给韩氏,“这是你弟弟给我的,都给你们吧。我也要在这里吃住,补贴你们一些也行。”
韩氏接过钱却还去看王婆子的前襟,她知道婆婆身上一定有一个钱袋子,可刘正是一个多有脑瓜的人啊,他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这给钱的主意怕是二弟给娘出的,意思就是他们若好好对待老娘就跟着能花用些钱钞,若是不好好侍侯怕是他们会有下招。
果然,吃饭的时候韩氏问起婆婆这几天去二弟那里住得怎么样时,王婆子别有深意地看了他们一眼,“张郎中那里收拾的不错。我问老二怎么不自己也起一个这样的院子,他说要攒钱给小虎存成亲的院子了。”
韩氏撇嘴,那刘小虎才多大,跟她们家的大郎可是差远了。
却听王婆子说:“小虎的亲事已经定了,是中都的人家,听说那小娘子的阿耶还是一个做官的。”
什么?!
韩氏过于震惊丢了手里的筷子站了起来,唬得刘正一跳,连忙抻手拽她。
“他一个乡下的小子哪有那个福气能找一个中都的官家小娘子,莫不是那张氏在吹嘘吧。”
王婆子眼也不抬只专注地吃她眼前的东西,“她用得着来跟我吹嘘什么?她怕是得跟我哭穷才对吧。”
刘正可是心里明镜的,那张氏虽是一个火爆性子却不是一个没心眼的,手里有十文钱能告诉他们有一文就不错了,看来那小娘子在中都的家势应该不小。
只听王婆子又说:“听说是小虎上次陪你二北妹进中都时好心救了那小娘子,人家就看上小虎了,主动上门来提的亲。”
这么说就合理了!
韩氏听得不由得有些气,她的大郎去了镇上当账房也常常经过水塘、河边怎地没见哪个有钱人家的小娘子去跳河。
王婆子也把田蜜娘的家事打听了一下,张氏只挑好的说了说,也跟她讲了是如何跟小虎遇上的,“还不是家里的下人不行哪能让一个小娘子去河边。”
没提她们家里乱七八糟的事。
韩氏听了也没了脾气,这是人家的气运,就是她家的大郎赶上了也得不着,大郎那小身板若是去水里救了人家怕是得把自己给搭上。
刘正也知道韩氏在想些什么,“你莫去操心人家的事,只管管好自家事就行了。再相看相看哪家的小娘子人品好,给大郎娶回来不就行了。”
王婆子也快吃完饭了,只当没听着他们夫妻二人的话,想着自己怀里的钱一会儿背着他们得藏好了。
饭桌上一家人说得这样欢,却没听刘三娘插一句嘴真还不像她。
收拾桌子时韩氏叫她上前搭一把手,却听她问道:“娘,按排行那清娘应该在我前面嫁人,我这里都准备上嫁妆了,她那头可是有没有动静?”
韩氏听了一愣,就转过头去看王婆子,老太太正用一根细枝子在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