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_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_奇书网
返回

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

首页
分卷阅读45(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姓加上名,不但可以让别人对你的穿成一目了然,还可以简单明了地区分彼此。

就这样,书灵界里的书灵们也开始搞起了“姓名”这一套。

我倒还好,毕竟天底下的《道德经》只有我这一本,没什么上下部。

不过为了追赶潮流,我也给自己取了个人类的名字。

老聃姓李,我跟他的姓,自然也姓李。

《道德经》全篇的核心就是一个“道”字,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一个“道”字便可以涵盖所有。

就这样,当别人问起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就说出了“李道”这个名字。

过了一段时间,我听说《论语》也给自己取了个名字,而且还跟我的名字有点像。

我叫李道,他叫孔论。

那时候我跟他并不认识,可不少书灵都猜测我们两个是好朋友。

我那个“道”是道家学派的“道”,而且也是《道德经》和核心论点。

如果他真的要模仿,那也应该叫“孔儒”,而不是叫“孔论”啊!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后来逐渐熟悉了之后,我曾经问过他这件事,他想了想,答道:“儒家体系的书太多了,在我之前还有‘六经’,就算是在‘四书’里面,《大学》也排在我的前面……说实话,这个‘儒’字我还真的担当不起。”

按照他的说法,“论”这个字显然更适合他。

《论语》本身是语录体,核心就在于一个“论”字,而且“论”又是《论语》的首字。

“‘儒’字不敢保证,但‘论’字肯定没人跟我抢。”他笑道。

其实我那时候想问他,这样取名字是不是受了我的影响,可又怕自己是自作多情。

大家都是同时期的书灵,凭什么我能想到的东西,别人就想不到?

不过,由于我们两个都是书灵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后来大家取名字的时候基本上也都按照这个套路。

比如《茶经》的书灵给自己取名字叫“陆茶”,《天工开物》的书灵则叫做“宋天工”。

当然,由于流传的不完整性,有些古籍根本就不记得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了。

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通常就从书名或者章节名里节选一两个字,作为名字来称呼他们。

像《易经》的名字只有一个“易”字,但大家称呼他的时候为了显示亲切,经常叫他“老易”。

每当这个时候,他总说对方在叫我们两个,因为《道德经》有个别名叫做《老子》……

后来在我的再三抗议之下,大家渐渐改了口,不再唤他“老易”,但有一部分人总也改不过来,比如说孔论那家伙。

就这样,有时候明明是儒家内部的聚会,由于他嘴瓢叫了声“老易”,易那家伙就说什么都要拉着我一起去,还说我也接受了邀请。

结果可想而知,每次我都尴尬到不得了。

有几次我想跟孔论发火,可他每次都是一副认错态度良好的样子,嘴里不断重复着抱歉的话。

而且他为了避免让我感到尴尬,几乎全程陪在我旁边。

仔细想想,孔论大概对我也有一点点喜欢吧?要不然他完全没必要那么做。

我打开《论语》,打算从“学而”开始看起。

就在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响动,吓了我一跳。

孔论这么晚了还没睡吗?

我本以为他是半夜起床上厕所,然而听动静却好像是在往我这边走。

我立刻合上《论语》,关了台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床,用被子盖住自己的头,连大气都不敢出。

由于眼前陷入了一片黑暗,我的听觉更加敏锐了。

孔论来到门口之后,迟疑了一下,轻轻打开门走了进来。

他半夜三更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悄悄把被子掀开了一点点,透过被子的缝隙偷看他。

今天的夜色很美,柔和的月光照在孔论身上如梦似幻,看起来真的像小精灵一样。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