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朝*风物志》中载语,“望郡有琼罗之花,惊蛰既发,小雨之后,飞舞如旋,天地充盈,若神女有降。”
明帝思慕神女,便以两百条船舫作媒礼,以诱神女入降,与之邂逅云雨。
上一世姬允花了半年时间,几乎掏空国库,以巨资造龙舟,从王都一路游玩至望郡,甫一下榻,出来闲逛,便一眼捕到了绿荫柳下的白宸。
当真是以为神女化为男儿身,也要下降来同自己燕好。
至此一路疯魔下去,神兽都拉不回来。
只可惜如今是俗人治世,不止九天之上的神女不再隐现,连地上的仙人之子都留不住。
姬允看着眼前年轻的,因未生怨气和郁恨,而真正仿若神仙子的少年。
叹息地想,怀璧有罪。
从前种种,是他痴妄了。
小郎君仍注视着他,瞳仁微微张大了,像是有些惊,又似有些喜:“你,你认得我?”
何止是认得。
姬允笑一笑,这却是说不得的。
他醒来时,船队已然从王京发出,姬允因存了上一世的记忆,深知这回龙舟南巡,已是动摇了国之根本,看起来繁盛无比,却是盛得都要烂了。到白宸逼宫时,盛朝早已被蛀空,国库空虚,朝政混乱,门阀倾轧,简直一塌糊涂,若再来一场天灾,激起民怨,妥妥就是亡国之相了。
姬允被吓个半死,他再是奢侈无度,还是不敢把祖宗基业都败光了,更不敢戴灭国的帽子,便要喝令船队调头,只是姬允奢侈而不吝啬,一向是带着他那帮宗族外戚一起败家,又因深受佛法教诲,是个宽以待人的慈善皇帝,那些个贵族们早都被姬允亲自养得刁了,奴大欺主,竟是咬口不让,隐隐还有逼他就范的架势。姬允也知他们这一路准备了许多动作,一趟南巡下来,不知要刮出多少油膏,自是不肯轻易转回。
姬允气得倒仰,待要使出雷霆手段,却不得不悲哀发现,世族早已势大,他竟左右受制,动弹不得。
到最后也不过是减了百条船只,仍按着路线,于前日到了望郡。
因是初至,尚未完全安置下来,世家子弟们自然也不及召见。是以这一世的姬允,原本是还未见过白宸的。
白宸有此一问,倒也正常。
不正常的是,他脸上显出的喜色。
照理来说,姬允既然未曾见过白宸,白宸自然也不曾见过他。
他这样,倒像是知道他是谁,又希望他认得他似的。
姬允自然不会多情到以为白宸对自己有意。
而让白宸露出欣喜之色……
姬允忽地笑了。
是了。
当今贵族子弟多尚清谈玄学,尚清名,气度高然,而鄙粗陋,钻营俗物的,当时不过十四岁的小郎白宸,就被当时推奉至天下第一名士,隐居山中,十年不出的白衡赞誉:“后人者,惟宸可一语耳。”
后起之秀何其多,白衡该何其狂傲,才言只有白宸能与他对谈。
但白宸小郎君之名,到底如登九霄,响彻寰宇。
只是这样的名士风流,白宸却不甚以为意,反而立下高志,要一朝入凤池,搅弄天与地。
后来白宸果然也真的入了凤池,却不是搅弄天地,而是搅弄他罢了。
也不知是哪家的郎君同白宸透露了消息,白宸竟亲自来堵他。
姬允也不知该不该高兴了。
要知上一世,即便他百般温柔小意,白宸待他亦疏漠已极,更不提这样主动亲近,小心期待地望着自己了。
一时慨然良多,不知从何说起。
最后终是宽怀而怅然地,姬允隔着两堵人墙,对人墙之后的小郎君道:“小郎志高洁,惟凤池可居。”
却不回答自己如何认得他,亦不追究他怎么认得自己。
第3章
本朝盛产名士,其中十三州五十八郡,又以阆州望郡为最。四大姓九高门,倒有三家世居于此。其中又以望郡白氏居首。白氏先祖曾拥立太祖皇帝即位,太祖皇帝赐以九锡之礼,白氏先祖拒之不受,转头就躲进山中避世去了。有了先祖的榜样,白氏子弟一个赛一个地喜爱躲在哪个山头子里去隐居,少有以拳拳之心入朝为官的。白氏之所以百年不落,门庭煊赫,盖因百年以来,本朝的每任帝师,皆为白姓,无一例外。
是以即便白氏一门皆为白衣,也无人能望其项背,连阆州留郡顾氏,四姓“白顾陈容”的第二位,亦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