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个子男人低声说:“应该是胸部积血了,送抢救室。”
张强被送进了抢救室,戚维扬浑身发软,瘫倒在椅子上。
天哪,他喃喃自语著,伸手抓住了自己的头发,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阵仗了,这种现场的震撼感他已无法再坦然接受,竟然还是自己的熟人。
血腥气直扑他的鼻子,将手放下,才发现满手的猩红血点。
第五十三章整理
苏笏在青岛呆的久了一点。并不是发现了多麽有价值的线索,而是因为事隔多年,老人多已不在这个岗位上,加之以前不注重档案管理,简直是无从下手,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他一开始的预期。
当被领到李沧区楼山後办事处地下一层的那个名为档案库实为大杂烩仓库的一刹那,苏笏仰头望著一垛垛堆满灰尘的卷宗“墙”,从心底发出一阵呻吟,他简直痛恨起自己自以为是的天真起来。
姓梁的小夥子歉意地笑了笑:“实在抱歉,我们人手不够,这用的是原来崂山区机关的地方,机关人员的部分档案因为新搬的办事处地方不够一直在这里没有移交。”他看看苏笏呆滞的眼神和迷茫的表情,赶紧补充道:“不过两个区的档案我们已经整理出来了,你看那边柜子,从墙边数倒数第三个,那个柜子就是界限,包括它和左边的是案底,往右都是崂山区机关人员的了。”
苏笏闭上嘴点了点头,觉得连嘴里都是一股灰味儿。本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果却被告知名单是根据简单的纸质台账制作的,而那个台账本身,苏笏看过,比他手里的传真多不了多少内容。
虽然气馁,好在苏警官是行动派。尽管所有类型案件的卷宗都混在一起,慢慢分应该还是可能的。
看看头顶昏暗的灯光,苏笏心想还是不要提醒小梁该换个白炽灯泡了。他要了个应急灯,放了把椅子就开始了。
值得庆幸的是,卷宗封面上还是有案件类型的,这减轻了他不少负担。
流著汗,沈重而酸痛的臂膀,满屋飞舞的灰尘令他的脸颊发痒,应急灯刺眼的光芒让他眯缝著眼睛,明明无比疲惫,偏偏心底有一股奇特的踏实感,不知为什麽,苏笏就是相信自己会在这里有所收获。累了就站在梯子上轻轻扶著柜子休息一会儿,然後接著继续干,发现有失踪的档案夹便抛了下来,卷宗落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扬起一片灰尘,每当这个时候他的嘴角便似有似无的浮起一缕笑容。他的目的明确,并不打算为青岛市局整理档案。
苏笏也不喜欢被人踩在肩膀上。
不知道过了多久,等他终於将梯子移到右数第三个柜子的时候,腰背已经酸痛的直不起来,肩膀更是僵硬,他趴在梯子上小憩了片刻,还是慢慢的爬了上去,一卷一卷,一层一层,总算快到底层,苏笏从梯子上下来,不知怎的突然踩空了,他一惊之下大叫一声,想抓住什麽伸手可及的只有卷宗而已,!当一声便跌在地上,所幸没有多高。拜他乱扔卷宗所赐,跌在一堆故纸堆里,惊慌失措之下被他抓住的一叠卷宗不偏不倚的砸在脸上,令他一阵头晕眼花。
摸著酸涩不已的鼻梁,苏笏心想该不是被砸得流鼻血了吧,伸手摸去,鼻子倒是干净,但卷宗不知砸中了哪个穴位,竟然令他两行眼泪都流了下来。
一边恼火著这无妄之灾,一边庆幸没有人窥见自己的尴尬,苏笏拿起最上面那卷档案,想看看砸了自己的这家夥所记载的主人公到底受到了何等境遇,没想到竟是历年失踪又找到的人员档案。
真他妈好运,好运你还砸老子。苏笏愤愤不平地想著,泄愤地在档案上使劲儿拍了两下,激起一片灰尘,他呸呸的吐著嘴里的尘土,!了瞥最上面那个小屁孩儿,肯定是学习成绩不好离家出走又呆不下去自己回来了,看看那张照片,模模糊糊的竟然有几分像江帆,可惜两人境遇差别千里。
苏笏把档案装了回去,狠狠的轻抬满放在上面印了个脚印,想了想还是生气,索性把这卷档案放在最底层。
压死你。
下面几层再没有失踪人口了。苏笏坐在地上,只觉得头晕眼花,他打点精神站起来,弯腰把自己扔下来的相关卷宗放成一堆儿,踉踉跄跄的往仓库门口走去。
这姓梁的小子真过分,连口水都没再送来。
走到门口,苏笏瞪大了眼,门关上了。推门,不动,再推,还是纹丝不动。
苏警官掏出手机,却发现没有信号,想来是被屏蔽了。再看看时间,竟然是21:05。自己竟然错过了午饭和晚饭,而且看起来,好像还被人遗忘在地下室了。
他使劲儿敲门,“喂,有人吗?开门!仓库里有人哪!”
没有回音,倒是灰尘激得他咳嗽了起来。干涸到疼痛的嗓子,满鼻腔满嘴的灰尘,苏笏坐在地上,再喊下去也是无谓,不如坐下来休息,门下面有个缝隙,空气还能好些。
他将那堆宝贝卷宗推了过来,打开卷宗,在封皮的背面写下了“仓库里有人速开门”的字样,将有字的那面朝上从门缝里塞出了一半,靠在墙边,开始慢慢的翻起档案来。
第五十四章追想
失踪人员不算少,苏笏仔仔细细的看著档案,还不时的拿笔作著记录。
应急灯的光芒渐渐地暗了下来,为了避免烧坏青岛市局的公有财产,他关上了灯,在昏暗而满是灰尘的屋子里轻轻闭上了眼睛,脑海中像放幻灯片一样一遍又一遍的过著刚才看过的记录……
92年至94年失踪人口报案未找到的有72人,其中男性37人,抛去10岁以下的拐卖可能性和60岁以上老年痴呆可能性的还有23人,这其中满足14岁至20岁的有8人。
路小刚,15岁,父母外出务工,跟随祖父母居住,失踪时已辍学,92年3月11日外出後再未归来。
王贵荣,17岁,外来务工人员,在某企业打工,与工友在单位厂房居住,92年7月3日外出再未归来。
林苗,16岁,家庭情况不详,在打工的店老板处借住,92年12月23日外出再未归来。
韦力,18岁,游戏厅店员,与朋友租房居住,93年2月12日外出再未归来。
刘春回,18岁,工人,与工友住单位宿舍,93年6月23日出外购物再未归来。
肖同亮,16岁,理发店店员,与其他店员同租房住,93年7月14号外出再未归来。
黄彬,15岁,学生,父母离异,与祖父居住,祖父去世後居无定所,失踪具体日期不详。94年3月家人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