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点头,打了哈欠轻拍申念初的肩膀,“那你自己小心啊。”
安特卫普电影节的特色便是在形形色色的酒吧里放映参展电影,申念初拿着纪念册,走到上面标注的酒吧门口。
曾经播放过学生作品的酒吧一共有5家,分别在不同时段对所有的短片进行循环播放。
一条路走下来,其中3家酒吧都在这一片:鸡尾酒主题酒吧门口摆着高脚凳,桌子中间点着火堆,打眼瞧上去暖意逼人;苏格兰酒吧门口挂着绿色的标志,店里的服务员大叔都穿着特色裙子;比利时本地特色的酒吧里香气四溢,不同的啤酒用大桶装配,看起来万分好爽。
申念初依次走过了这三家,形形色色的客人都很有意思。酒吧里还有些电影节的残留,墙壁上钉着宣传单,更有店家将电影海报贴在门口,吸引游客。
最后两家酒吧有些远,其中一家更是要走到河边。申念初正巧有些困了,他索性看了看时间决定回去酒店好好睡一觉。凭着记忆掉头转向,申念初沿着来时的路往前走。
时差感袭来晕晕乎乎,申念初突然想起韦笙第一天下飞机那会儿,躺在沙发上便睡着的模样,真是难以控制的疲惫。思绪飘忽,走着走着申念初突然觉得周围的景物有些陌生。他拿出手机打开地图,这才发现自己莫名其妙走错了路,酒店的位置距离当前差出了不少,倒是距离河边很近了。
缘至于此,申念初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那便去河边走走,顺便再去那距离不远的酒吧瞧瞧,权当自己的一双腿送了自己这趟绕路。
顺着河边一路向前,夜晚显得过于安静。申念初因这安静而陷入沉思,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岔路口。他下意识右转,没多久便到了自己的目的地——DeMuze。这是间爵士乐酒吧,1964年便开始营业。酒吧门口摆着几个长凳,而酒吧里还有爵士乐队在进行演出。
安特卫普虽然主要讲荷兰语,可酒吧内此时正在演奏一首法语爵士乐——Sympathique。申念初对爵士乐并不了解,却对台上那带有烟嗓的女声很是着迷,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安静的听着音乐。
来来往往的客人不算太多,而到了夜晚天气也有些寒冷。申念初坐了些时间自觉应当回去了,起身便朝着门口走去。跨出两步,他下意识看向一旁的墙壁。
申念初不确定自己为什么会多看这一眼,可他瞧见了便再移不开视线。他突然想起自己层间看过的一幅画,那画中有一个男人的背影,而背影旁边是一副画框,画框中是一模一样的背影…
墙上是一张拍立得照片,照片中的场景便是当下的酒吧。照片中有一个男人的背影,背影旁边是酒吧巨大的屏幕,屏幕中同样姿势男人的背影隐约可见。
申念初盯着那照片动弹不得,这背影他太过熟悉…看了这么些年,怎么能不熟悉。照片中的屏幕里,放映的应该是申念初剪辑的短片儿…
原来,韦笙真的看过那短片。
原来,韦笙是在这里看到过。
“Hallomeneer...Sorry,kuntunaareenandereplekgaan?Alstublieft!”
耳边意外响起的声音打乱了申念初的沉默,他下意识回过头,对上一双属于亚裔的眼睛。面前的女孩儿20出头的样子,穿着店里的制服,手中拿着抹布正在打扫。
“中国人?”小姑娘抬起手在申念初面前晃了晃。
“抱歉。”申念初意识到自己挡路,后退一步眼睛却不愿离开那照片。
小姑娘见他看的出神,皱眉想了想问,“这张照片怎么了?”
“…没怎么,”申念初下意识开口,没多想冒出一句,“我认识照片里的人。”
“你是说韦笙?”
申念初一怔,转头与那小姑娘再次对视,“你知道他叫韦笙?”
“我可能这辈子都忘不了他…”小姑娘转头看着那照片,“一个疯子。”
申念初来回琢磨‘疯子’两个字,韦笙平时做事有事很是无赖,可也不至于出格到这个地步,“他怎么了?”
“没怎么,”小姑娘一边说一边笑,“你看见照片里面的屏幕了吧,他说那个背影是他,还说拍这个短片的人救过他的命。”
“…”申念初万分惊讶,睁大眼睛看着那小姑娘,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怎么了?”
“那个背影…确实是他。那短片儿,是我拍的。”
这次换做小姑娘满眼惊讶,张着嘴愣愣冒出几个字,“你是‘尾声’的导演?”
第33章
尾声…韦笙…
申念初的短片选用韦笙名字的谐音,而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第一次见面,含沙射影也将申念初自己的名字带了进去。
大二闲来无聊的一点小心思,回想起来倒也为这短片锦上添花。
“你真的是‘尾声’的导演?”小姑娘又问了一次,仔细打量申念初后开口道,“OMG!你和我想象的太不一样了!”
申念初扬起眉毛,下意识不明白这是恭维还是讽刺…
“我叫Kay,你等我一下。”
Kay的父母在比利时工作,她十几岁就跟着家人来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