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顾想到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比平时更凶猛地去学习,彼时他还没有更好的路可走。许寄文发现李顾这学期确实有点虎,不仅在其他科目,连语文这科也力求把扣分点降到最低。几次成绩出来高得吓人,许寄文担心过犹不及,嘱咐道:“你稳着点就行,不用逼自己。只要能保持这个势头,去一高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他何止要稳稳进一高?他想稳稳地考市状元!
可李顾没敢跟许寄文说,他这是为了钱——每年前三都有助学金可领,大概有两千块,有了这个,他可以给老村长买一车石头。
李顾在这么高强度的学习下还保持着每周接纪寒星回家吃饭的习惯,没过多久,纪寒星就主动跟他说周末不回去了,面对李顾的惊讶脸,纪寒星淡定地表示他给自己跳到了六年级,这学期要准备考初中。“周末我想多在学校待着看看书,哥哥也留学校吧,你应该比我更忙呀。”这是给李顾省了不少时间没错,可纪寒星的懂事叫他心中酸软,难免多心地想纪寒星着急跳级到底是为什么。纪寒星撇撇嘴,十分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嫌弃:“老师讲的都是小孩课程,纪爷爷老早教过我,我学着没意思。”
“那就慢慢来吧,多交点同龄朋友是不是也挺好的?”李顾哄着问。
“太小孩了,跟他们玩不到一起去。”
李顾被他这模样可爱到,心窝子都是一软:“那改成每两周回来一次吧,哥得常常见着你。”纪寒星想了想,说好。
这学期当真过得飞快,印象里他们就见了那么几次,时间就已经呼啦啦推进到了各自的考试。
成绩出来那天李顾很高兴,也松了一口气。这种高兴是复杂且压抑的,就好像一个高个子在低矮的房檐下,喘息余地尚且不足,蹦也蹦不到多高。状元已成定局,后面走完流程他就能拿到奖金,李顾一颗心落回肚子里,开始盘算买石料的事。
他以为这两千块是他目前能拿到的最多的钱,没想到有个西装革履的人过来找他:“请问,你是七班那个联考第一的李顾吗?”来人自称姓魏,魏先生自我介绍说是集英高中的年级主任,来之前稍微对他的情况做了一点了解,想跟李顾的家长谈谈。
李顾狐疑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了一遍:“你有啥事直接跟我说吧。”
事情是这么个事情,当地私立学校一直有“买学生”的情况存在。理由很简单,除了一高这种公立的好学校,剩下的高中要么是公立的,但师资和生源都一般;要么是私立的,学费昂贵,想可着学生赚钱。这种学校一般穷孩子读不起,学校为了面子好看,每年会花高价去“买”一些中考成绩突出的学生进来,以奖学金的形式大笔支付出去,为的就是让他们过来苦读,提高一下升学率。
李顾平生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社会的操作,整个人都惊呆了。惊讶之余,心动也不是假的,他们给的条件很优厚。魏先生脸型瘦长,透着精明相,态度却和气,说话一直是和颜悦色的:“你底子好,来了集英老师也会着力培养你,学费食宿都能减免。集英是建立时间晚,口碑上才稍稍不如一高,但老师都是外聘来不错的,你可以仔细想想。”
许寄文也来找他,说趁着他还没回宁川,今晚替他摆了一桌酒。
江湖规矩嘛,考出这样风光的成绩家长都是要请老师吃饭的。这几年来,七班的任课老师也都在李顾身上下了功夫。许寄文知道李顾家里穷,还是被收养的,家里必然顾不上这事,可如今他是状元了,许寄文要他风风光光的毕业,礼数上不能落人口实。许寄文刚刚邀请完班里其他的老师,估计收揽回来不少称赞,整个人容光焕发,高兴得像是今天他自己结婚:“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那个老校长不?他就是一高的校长。等你过去了,我得给你塞到一个好班,你就读理科知不知道?你优势在这里。一高有个姓张的老师,他物理教得一绝,保不准你还能竞赛拿奖……“
李顾低着头一直不敢看他,听到许寄文开始给他描绘未来,终于忍不住要打断:“老师,我决定去集英了。”
他开口要了三万,把自己给“卖”了。
许寄文多半天没反应过来,末了“哦”了一声径直走了出去。李顾被他晾了一个下午,他觉得许寄文可能不会原谅他了。李顾心里难过,许寄文愿意管他以后去哪里是真心为他好,可他自己眼皮子浅,配不上这份期待。天快黑了,许寄文又走回来,没事人似的把他衣服整理好:“走啊,饭还能不吃么?”李顾嗓子发紧,艰难道:“谢谢您。”
许寄文在城里一个很牌面的酒楼开了个包间,七班的老师和一中的校长都在。许寄文一边乐一边说:“来给李顾也倒点,别的学生哪有刚初中毕业就能喝酒的,可这小子都快成年了。”李顾只记得那天的菜可真多,比他过年的时候看到的都要多,他还说了很多个谢谢。以及对许寄文说的很多个……对不起。
毕业寄语上,许寄文写了跟纪知青同样的那句话给他——少年心事当拿云。
不要只被眼前的东西困住,世界上永远比你想得更高更远一些。即使生活本身有许多无奈,即使很多时候你陷在眼下的泥淖里,但也还是要记得,往更远的地方去看。
三万,在那个时候够修一条路了。
工人问这个年轻的出资人,路要叫什么名字,李顾说叫李德正路吧。李德正,老村长的名字,很多年没有人叫过了。他一直都活得像个没有名字的人,一个身份成了他的名字,他就勤勤恳恳只为这个身份而活。
村长知道之后臊得慌,指着李顾说你给我改了,李顾说不改。村长急了,说我抽你你信不信,李顾一梗脖子,十分的理直气壮,用他浑然天成的方言吼道:“是老子出的钱!”然后就被村长满村追着打。
他跑得不快,老村夫坏了一条腿,已经快追不动他了。李顾有意慢下来被他追上,屁股上挨了两下大鞋板子,可是他很快乐,笑得眼睛里全是泪。
路快要竣工的时候,这个漫长的暑假也结束了。李顾就快成年,他已经是个结实好看的小伙子了。他们一家三口去看修好的路,那天李顾心情格外轻快,他蹲下来要背纪寒星过去。纪寒星这几年也长高不少,他笑眯眯拒绝了依然被当做小孩子。李顾无奈,一眼瞟到了瘸腿的老村夫,不由分说背上他,跑得飞快。吓得老村长直捶他的后背,连声叫小畜牲把他给放下。风呼呼而过,纪寒星跟在两人后头,他们一同往前走。
到了村口路碑那里,李顾才把他放下。
那块厚实的石碑上写着李德正的名字,老村长想,如果有一天他死了,连墓碑都不用重新立,没有比这更风光的了。他抚摸那块石碑,从怀里掏出自己珍藏的酒,往石头上洒了一小杯。李顾欠欠地凑过去:“哎,给我也尝一口呗?”他尝了一点,辣得他眼睛里直冒水,果然是他自己的“女儿红”,烈得不行。
就是这条一直延伸到远方的路,买了他三年。李顾把眼里辣出来的水泽擦干,那张脸上慢慢露出一个笑容,可是有什么关系呢,他就要成年了,早该有承担自己人生的勇气。
啥情情爱爱的,不健康
纪寒星考上了城里最好的中学,跟李顾这种野路子成仙不同,他一直都是名门正派。小孩因为跳级跳得太快,成绩不是班里最拔尖的,但他保持得挺好,永远在第一梯队,需要的时候稍微拼一拼亦可脱颖而出。纪寒星原本读的那所学校是小学初中连着,他自己权衡之后觉得学费不划算,于是考出来读了普通中学。
学校离小院不远,他开始走读,每天早出晚归。
而李顾去了集英,那位魏先生在他报名时找过他一次,问他要不要住在学校。李顾大喇喇地说:“不用不用,我有亲戚在这里呢,住他家也就半个小时的路,不远的。”魏先生高深莫测看了他一眼,依旧是那幅和风细雨的样子,循循善诱道:“那一来一回每天就要浪费一个小时了,学校是为你们好,你住这里又不收费的,条件也不错。比如你晚上发现什么题目不会,也有值班老师能讲。”
他说得入情入理,可惜李顾根本没做这样的考虑。他是个实诚孩子,对方提议虽然没打动他,但他挺感念这位老师的热心:“没事儿,我就当体育锻炼了,放心吧老师,不远的。”魏先生把眼镜戴好,对他笑了笑,人走了。
不知道是因为到了高中还是集英这所学校的缘故,这里的氛围李顾并不十分喜欢。整个班级都死气沉沉的,那帮交了学费进来的都无心向学,但也不像初中时不读书的还能活泼泼玩到一起去。
同时每个班都有几个被买进来的学生,他们以一种超乎寻常的紧张感在学习,从第一天开始就稳稳扎根在了教室,大有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觉得浪费的意思。
不过李顾依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很难得了,他不用再惦记着村长在宁川为了一点石料又干出什么事来,每天回家还可以看到纪寒星。李顾正经把自己当个监护人,别人这么小的时候还在被家长照顾,现在他能独自照顾一个孩子,这件事让李顾觉得自己特酷。
纪寒星不再寄宿之后也少了很多便利,比如衣物需要人洗,饭需要人做。李顾毫不犹豫地一力承担,他每天要起很早来准备两个人的早餐和午餐,吃过早饭他再骑车送纪寒星去上学。
李顾放学也是急吼吼到了点就往纪寒星学校赶,人接回来,纪寒星写作业,他去做晚饭。饭后要洗碗做家事,等纪寒星洗完澡上床睡觉了,他便抱着一盆衣服去院子里洗。洗完开始写自己的作业和温习功课。
纪寒星要帮他的忙,说他也要做。李顾却固执,比了比两个人的身高,笑道:“你什么时候长到我肩膀这儿,我再让你做。”纪寒星踮脚尝试了一下,一言不发地走了。李顾脑补了一下小孩扭过头气呼呼的样子,自己先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