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尽在不言中,圆儿满含热泪的望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
(素还真:请问《背影》的作者,名字正确的是……)
作文方面,圆儿很争气,得了第一。尽管这次佛剑的情报错误,题目根本不是《我的爸爸》,而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
圆儿作文内容如下:
今天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的,我早上去上学,这天气挺爽的,我心想这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一直以来,我的爸爸(??):佛剑分说大师,都是我的偶像,我最崇拜的,是他砍人时候的英姿!
我的爸爸每次砍人的时候,都会飘扬着他如雪的银发,晃动着他饱满的胸肌,上面覆满了豆大的汗珠,散发着雄性荷尔蒙特有的芬芳,挥舞着他手中的佛牒,屹立在漫天血雨之中……每次看到这一幕,我就如同喝了高纯度的老白干,吞了西班牙苍蝇,抹了印度神油一样,血脉喷张,鼻血狂喷!
我知道,我还小,无法像爸爸一样即便是在为霹雳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还能保持这么性感撩人的姿势。但是,如果我也有一把佛牒,我至少可以保护霹雳学院的小朋友们不受怪叔叔的欺负!比如魔龙大帅那样的。
从此,拥有一把佛牒,成了我的梦想。
走在宽阔的道路上,看着霹雳世界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知道,这都是两位黄总带领着广大的霹雳人民辛苦建设而来,想到他们辛勤劳动的身影,我的心情更加激动了……
突然,前面一样东西在烁烁放光,我走过去一看,天啊,这不是一把佛牒吗!我赶紧捡起来,仔细观察,没错这就是一把佛牒!我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我终于有了一把佛牒!我终于可以用它去保护小朋友们了。
这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两个小人,左边那个说,这把佛牒是你捡到的,就是你的,你的梦想实现了!右边那个说,不成,这把佛牒是别人丢的,丢的人一定非常着急,你不能占为己有!
两个小人在我的脑海中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着,我也做着痛苦的挣扎。到底要不要自己收起来呢?最终我站到了左边那个小人的一边,我要做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再看看表,已经过了10多分钟,马上就到上课的时间了,这丢的人到底是谁呢?
这时候,风之痕叔叔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圆儿你看到我的剑了吗?我的剑丢了。
我把佛牒递给他,说,风之痕叔叔,你看这是你的剑吗?
风之痕叔叔看了看,说不是,我的剑是可以从中间分开的,可以分成两把杀猪刀,这把剑不能分,所以不是我的。
风之痕叔叔遗憾的走了,我安慰他说,不要着急,一定可以找回来的。再看看表,真的要迟到了。
这时候,三口剑哥哥跑了过来,圆儿你看到我的剑了吗?我的剑丢了。
我把佛牒递给他,说,三口剑哥哥,你看这是你的剑吗?
三口剑哥哥看了看说,不是,我的剑是三把,都没有剑柄,这不是我的。
三口剑哥哥刚走,吞佛童子哥哥也来了,说我的剑也丢了。我把佛牒递给他,说,吞佛哥哥,你看这是你的剑吗?
吞佛哥哥说不是,我的剑长的跟标枪一样。
随后,白马纵横叔叔,忆秋年爷爷,傲笑红尘叔叔,法云子阿姨,问天遣叔叔等等都来找剑,就连一页书大师和宵哥哥都来了,说他们养的鸟飞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已经过了上课的时间了,我很着急,但我知道,那个丢剑的人,一定更加着急,那么到底是谁这么不小心呢?
这时,我看见我的偶像,我的爸爸,佛剑分说一脸忧虑的跑了过来,说圆儿你看到我的剑了吗?我的佛牒丢了!
我把佛牒递给他,说,爸爸,你看这是你的剑吗?
爸爸说,不错,这就是我的剑!好孩子,你不是很想要一把佛牒吗,为什么不自己捡起来拿走呢?
我说,老师教育我们说,要做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我上课已经迟到了,爸爸再见!
爸爸微笑着说,再见!感谢你们的老师,把我的孩子教育的这么高尚!
虽然上课迟到了,虽然我依然没有自己的佛牒,但想到爸爸抱着佛牒高兴的样子,我这又算什么呢?
这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啊!
神梟老师对此文作出了热情洋溢的点评:
当我看完作文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的时候,我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我阅文无数,但像圆儿同学如此高境界的文章,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首先,圆儿同学的写作技巧,已经超出了其同龄人应该有的水准,让我们来看这段描写:
“我的爸爸每次砍人的时候,都会飘扬着他如雪的银发,晃动着他饱满的胸肌,上面覆满了豆大的汗珠,散发着雄性荷尔蒙特有的芬芳,挥舞着他手中的佛牒,屹立在漫天血雨之中……每次看到这一幕,我就如同喝了高纯度的老白干,吞了西班牙苍蝇,摸了印度神油一样,血脉喷张,鼻血狂喷!”
这充分展现了圆儿同学高超的写景能力,把原本快速晃动的动态镜头,描写的如同慢镜头一般唯美,后面又用极其生动的比喻,描写了自己的心情。这种借景抒情的高超技巧,颇有大家风范!
第二,本文的情节实在是匪夷所思,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文中的人物关系和逻辑到底是什么……但是,这说明了,圆儿同学采用的是“后现代魔幻主义”的写作手法!我,无语……
第三,以上两点光华,都无法掩盖本文高尚的思想内涵!他充分展现了圆儿同学的大爱思想!这一点,得到了全体老师,特别是师九如老师的大力赞赏。这说明,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的教育路线,是正确且成功的!
尽管,本文因为采用了“后现代魔幻主义”的写作手法,在逻辑上,显得曲高和寡,但这不能阻碍读者对于文中阐述的,要创造河蟹氛围,这一中心思想的理解。圆儿同学充分展现了我们一贯坚持的:只要河蟹,可以没有逻辑。
--------------------------------------------------还是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