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p
如临大敌。/p
城内城外,一片肃杀气氛。/p
城中许多百姓,都是一脸懵逼。/p
全城戒严,随处可见跑动的士兵,这样的阵仗,多少年没见过了。上一次,还是武德九年突厥人兵临城下的时候。/p
难道,吐蕃人打过来了吗?/p
许多人都开始收拾细软,准备跑路!/p
一时间,人心惶惶。/p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p
……/p
皇宫御书房中,气氛沉默着。/p
李二陛下心中有怒气。/p
众人也都不敢说话。/p
杜荷百无聊赖,却是拉着侯君集小声说道:“侯大人,你气色不好,最近是否上火了!”/p
侯君集无语道:“老夫气色好不好,你还不知道吗?”/p
“我?不知道啊!”/p
“……算了,回头再说,这里是御书房,乃是皇室重地,当着陛下的面,岂能窃窃私语,成何体统?”侯君集急忙扭过头去。/p
“侯大人,侯大人,老侯……”/p
唉,无人说话,还真是寂寞啊!/p
就在这时,李二看向杜荷这边,喝问道:“杜荷,你在说什么?”/p
啊?/p
杜荷一愣,赶紧笑道:“陛下,臣在说,只怕今日,各地为民请命的人,不会来了!”/p
“哦?为何?”/p
“臣,凭直觉!”杜荷笑呵呵地说道。/p
众人:“……”/p
大家心中纷纷骂道:“杜荷这狗东西,又在此妖言惑众。”/p
“杜荷休要胡言乱语!”/p
“这情报,乃是各地传来,岂能有假!”/p
“此事,都是你惹出来的,陛下和我等,不过是为你擦屁股,你不感激也就罢了,竟然在此胡说,真是岂有此理!”/p
许多人都小声呵斥起来。/p
“呵呵!”/p
杜荷冷笑,环抱双手,便不再说话。/p
李二站起身来,说道:“好了,诸位卿家,眼下正是多事之秋,切不可乱来人心。”/p
杜荷回头,看向李二:“陛下,你召集臣进宫,除了此事,可还有其他事?”/p
“朕找你,便只为此事!”/p
杜荷打了个哈欠,困意袭来:“陛下,若是无其他事,臣便告退了,臣昨夜三更才睡,甚是疲倦,今日一早,便被西门总管从被窝中叫起来,实在是无精打采,请陛下恩准!”/p
众人全都瞪大眼睛。/p
杜荷这狗东西,是不要命了吗?/p
不对,这厮一定是知道此事闹得甚大,脱不了干系,准备跑路呢。/p
一个御史突然一把抓住杜荷的袖子:“鄠邑县公,你不能走!”/p
“为何?”杜荷扭头,对对方怒目而视。/p
“这乱子马上就要发生了,你这时逃跑,可是想躲避责任,别忘了,这么大的乱子,都是你闹出来的,若非你在鄠县推广猪肉,岂会有这么多反对猪肉之人……陛下,臣要弹劾鄠邑县公,鄠邑县公身为鄠县县令,不思为民之本,却哗众取宠,要百姓吃猪肉,致使人心惶惶,不得终日,数万人进长安,说不得会发生什么祸事,如今,这数万人还未进城,臣恳请陛下将杜荷从重发落,昭告天下,安定人心!”那御史大声说道,抬头挺胸,十分骄傲。/p
“臣附议!”/p
“陛下,杨大人说得对,若是尽快惩治杜荷,昭告天下,便可以安定人心!”/p
顿时,就有不少人附和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