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是浪漫的人烛光晚餐,但实际上却是……
“裘滔老师,把那盘鸡腿推过来一点!”
“谁来把鸡分一分?要不直接用手撕?”
“钱辰矢!你别把胡萝卜放我面前,打人警告啊!”
“咦?我盘子里刚拨好的基围虾怎么没了?哪来的野狗偷吃了我的小虾虾!”
每天晚上吃饭餐桌上都这么鸡飞狗跳,24张嘴加起来都快成一个合唱团了,聊天还带和音的,吵得屋顶都要被他们给掀翻了。
吃完饭后,节目制作人向他们宣布了一件事情,《Tomorrow》的第一期录制定于下周五,在剩下一周不到的时间里,希望大家能抓紧时间定下自己的试唱、试跳曲目,好好练习,争取给评委导师们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客厅里顿时一片哀声载道,所有人一边怀着跃跃欲试的期待,一边又带着初次登台的紧张,他们想在舞台上放声高歌,又害怕自己的歌声没有人会喜欢。
这群心怀梦想、热情洋溢的孩子们,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他们灿烂而又盛大的闪耀舞台。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支持
赛制和设定参考了某声乐类综艺节目
☆、第2章
《Tomorrow》这档综艺的比赛模式在国内的众多选秀类节目中算是比较新颖的,跟其他竞争激烈,每周都要举行淘汰赛的选秀节目不同,它全程不淘汰任何选手,每个人拥有平等的机会,只要你想并且肯努力,你就一直站在舞台上唱下去。
初次试唱表现的好坏可能会对之后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所以这几天大家都在拼命练习,唱歌的整天要么泡在录音室,要么呆在房间里,跳舞的则把一间正常大小的练习室分割成了好几块,偶尔聚在一起讨论动作,互相给出诚恳的建议,氛围特别和谐友爱。
那几天里,唱歌的人见面打招呼都是你唱一句“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他回一句“Cityofstars,areyoustillshiningjustforme”,再来个人接“还需要多久多长,多伤,你才会听见他没说的话”,偌大的别墅成天笼罩在一片美妙的歌声中。
他们很快就迎来第一期节目的录制,是在一个密闭的演播厅里,里面放着一张长桌,桌后是四把椅子,右边放置着一架钢琴。
这个演播厅里没有绚丽的灯光,没有华丽的服装,也没有成百上千的观众为你欢呼呐喊,只有四位评委、一位钢琴老师和一支话筒,还有为梦想高歌、起舞的你。
在后台准备的时候,方晟阔动不动就骚扰穆契,抓着他的手就往自己的胸上放:“怎么办,我好紧张!你摸摸我的心,是不是跳得很快?”
“阔儿,你是不是胸部和心脏分不清楚?”钱辰矢手里拿着个保温杯,跟个老干部一样往他们身后一站,翘着兰花指喝了口水,“摄像机拍着呢,别做这种少儿不宜看的动作,会被禁播的。”
穆契抽回自己的手,一脸淡定地说:“你多跑几次厕所就不会紧张了。”
24位选手里有几位年纪较长的前辈们,在开场前准备的时间里,一群年轻的孩子围着他们取经,他们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一样,互相分享经验、探讨发声的技巧。
裘滔老师说:“别紧张,就当是入学考试,还是场没有淘汰的入学考试,平常心就好。”
“是啊,你们还年轻,正是最朝气蓬勃的年纪,拼一拼,冲一下,说不定就能成功突围,反倒是我们这群‘老年人’压力比较大啊!”邓廷生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笑着说,“我们占了不少便宜,但你们一定会超越我们。”
参赛的这些前辈们在圈里的地位很高,也很有声望,只不过在年轻人里的知名度不高,不是实力不够强,而是美声、音乐剧、歌剧在国内的受众群较窄,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长相不合年轻人的“眼缘”。
“在正式录制前,需要你们从我面前的这个箱子里拿一张纸条,上面的数字代表着你们的上台顺序。”工作人员抱着个纸箱站在正中间,让他们挨个来抽纸条,看他们各个表现得都很紧张,随口开了句玩笑,“早上晚上都得上,早上早解脱。”
抽到一号的是余沥,目前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是个去年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当时是以专业分第一的成绩考进去的。
“鱼儿加油!你是最棒的!”
“别紧张,正常唱就好!”
方晟阔拍着他的肩膀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运气,满分凭实力,我看好你哦!”
余沥跟着工作人员先去做准备了,其他人则被带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候场,屋子中间放着一台超大的液晶电视和立体环绕式音箱,实时转播演播厅里的画面和声音。
“我第十个,你是第几个?”
“倒数第二个,前面是裘滔老师,后面是邓廷生老师。”
方晟阔跟穆契两个人坐在最后一排的边边上咬耳朵,那会儿他们还没有镜头感,也不觉得自己已经是公众人物了,台上台下都是同一种相处模式。
“夹心饼干,祝你好运。”方晟阔一脸的幸灾乐祸,拍着穆契的大腿给他加油,“前后虎,后有豹,你这头小绵羊要注意安全啊!小哥哥,冲鸭!”
前排的杜析文转过头,学着方晟阔的声音说:“小哥哥,冲鸭!”
“今天录制完后一起去聚餐?”裘滔前后左右都看了看,征询大伙的意见,“我请客,庆祝首次录制顺利完成。”
“谢谢裘滔老师!”众人一下子有了工作的动力,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体工作人员注意,节目的正式录制即将开始,请大家尽快回到自己的岗位,倒数计时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