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字体娴雅端庄,意味深远。
宁远稍稍顿了顿,一下子便联想到这‘隐闲楼’的意思。一个模糊的想法突然从他心底闪现了出来。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呢?所以才……
还是这只是他们为了赢的比试,才使出这个迷魂计?宁远回想着一路上每个人的话语,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
脚下却再没有任何的迟疑,宁远尾随这两人的脚步,迈进了这‘隐闲楼’。
这楼中很是平常,不过摆设着一些寻常的家什,灯光掩映下,却透露出一股闲逸的风味。
“隐机,你可得把怀中的那雪狐给放下了。这事情可是要动手做的。”莫老先生看着宁远还是抱着那只雪狐,便笑着打趣道。
“您说笑了。”宁远也不加辩解,环视周遭后,就寻了一个小小的椅子,把那逐渐恢复过来的雪狐安放在那里了。
“听着,不许乱动,乖乖的呆在这里。不然的话,我的药还有很多呢……”宁远抓着雪狐的耳朵小声的说道,看它颤抖了一下,才拍拍它的头,安慰了一下。
“看来隐机很喜欢这小东西。只是不知道你是否知道这雪狐的禀性呢?”莫老先生没听见宁远的话,见他安抚雪狐的举动,便含笑的问道。
“莫老又说笑了,这雪狐是我才得到的,并不知道它的习性。”宁远知道那个莫老误会他的举动了,当下脸微微发红,只是讪讪的笑着回道。
“这样的话,那待会的比试完了。你就稍等一会,我取一本书送与你,算是刚才那丹药的谢礼好了。”这莫老先生沉思了会,突然便对宁远笑着邀请道。
“那我恭敬不如从命。”宁远很爽快的答应了,这书对他有用,干嘛要推来推去呢?看那老头的贼笑,如果推却了,倒有可能这书就没了。
莫老先生没有料到宁远不加推辞就答应了,稍微愣了一会后,他才笑着说道:“好,这一局的题目也是简单的。不过是这里有些金石印章还未找到相关的文献材料,你们看了后就去二楼寻找相关的书籍罢了。规则是书籍只能选一本书,以书中讲到了金石数量取胜。时间也是限制在半个钟头内。”
宁远眉间轻轻的折皱了一下,便和那蓝衣男子一同答了声“是”。
莫老先生听了便从袖中拿出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再揭去三两层软布后,映入眼中的是一个个小布团,大约有十多个。
莫老先生更加小心的将这布团一一解开,这印章便显露了出来。一个个古朴有趣,形态各异。
莫老先生招了招手,示意两人上前来看这印章。宁远这才和这蓝衣男子对视颔首,示意对方先去。
但到了那节骨眼,两人却是同时迈出了脚步。这一巧合让两人脸色都微微一红,顿了顿,宁远还是快步上前了。
这些印章来自于历朝历代,自西周的玺节至到20世纪的印章,都囊括在内。只是好几个的印章的封泥较多,宁远一时间竟也看不出它们的具体朝代来。有些无奈下,宁远也只得小心的观察这几个印章,以期能根据它们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时代。
时间就这样一溜的滑了过去了,大约十来分钟后,这莫老先生便小心的收起印章,让两人上楼去寻找这书籍去了。
“这二楼的书籍颇多,不过记得只可往前走,不可往后走。你两人可分左右两头,各自寻找。到了头,方可绕到另一边去。”莫老先生细致的叮咛道。
“是,先生。”
“好的,莫老。”
宁远与这蓝衣男子分别表示自己知道情况了,便慢慢的上楼去了。
莫老看着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楼梯的转折处,他的脸上不由浮现了一丝奇妙的笑意。顿了顿,他口中喃喃的说着一些话,手上还是继续将印章一一包裹好,放入盒中。
而这时的宁远却是惊呆了。
卷二江湖第二十一章字仅鼎彝瓴
宁远在这书山书海中走着,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在这里他已经搜寻了将近十来分钟,但依旧没有找到什么有关金石的专著。
藏书原本就有一定的规律,复杂的细枝末叶暂且不说,就一般来说藏书中内容相关的书籍会放在一个地方。就因为有这样的规律,宁远虽然一路上只是在一个个书架上随机抽取几本书籍来查看,倒也不怕自己会错过什么金石的著作。
但数十个的书架都过去了,他却依旧没有找到任何一本的金石专著。眼见时间就要完结了,宁远干脆闭上眼睛思索起来:若说是事先作弊,这些NPC也不会做的如此下乘,毕竟只要留下三两本确保提及内容较少的金石专著就可以了。更上乘的做法是干脆留下大量的金石专著,只要事先商量好了,自己也绝对赢不了比试。何必做的这样明显呢?
那就是说,这些NPC并没有作弊,而是故意的……
宁远想到这里,眼珠转了转,开始思考这数十个书架的规律。他开始还没有细想,一旦细细的想来,却发现自己这一路上看到的几乎都是古代的文献专著,而且是按照朝代排列下来的。
而现在这几个书架,正好应是宋代的文献专著的位子。
宁远抬起头,一本《六一诗话》就这样映入眼中,《六一诗话》?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吗?
欧阳修!宁远想到这个名字,他眼中不由闪现出兴奋的目光,估量着时间还够,他就毫不犹豫的在这个书架上细细搜寻起来。
不过是了六七分钟,宁远便看到自己意料中的猎物——宋赵明诚撰的三十卷《金石录》。宁远随意的抽取了几本,就看见这几本书是一色的古朴淡雅的封面,几个浓密大字意态洒脱的印在上头。
眼见时间已经不多了,但宁远知道现在才是真正关键的时刻,这三十卷书籍中自己必需要丛中挑选出一本。如果挑错了,这比试的输赢大约是不用讲了。
宁远回想起那莫老先生的印章,心下不由浮起一些苦涩来。除了三四个封泥极多的印章,其余的十来个却是每个朝代都大约只有两三个。这赵明诚是宋代人,余下的元明清印章自是没有提及的,便是这宋代的印章也是要少很多的,毕竟这南宋他可也没有讲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