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王总管在边儿上唱了一嗓子,众臣子跪呼了几声万岁后纷纷离去。
右相微生则与同僚一面谈论着什么一面向宫门走去,面带春风,好不得意。
一小太监半弯着腰,小步跑上前,向微生则行了一礼,道:“右相大人,皇上宣您去御书房议事。”
“皇上可有说为何事?”微生则问,现今晋国风调雨顺,无灾无害,还能有什么事?莫不是北漠边关之事?
“奴才也不清楚,不过楚王也在。”那小太监小声道。
楚王?楚王常年征战沙场,对民生之事知之甚少,当真是北漠之事?可若是北漠战事,如此大的事情方才在朝堂不说,何必要掖在御书房偷偷说道。
微生则踏进御书房,便见楚王坐在皇上下首位置,他刚行了礼,皇上就让人赐座,道:“今日郑传爱卿,是想说道说道关于北漠战事,不知丞相有何看法。”
这刚来就赐座,事出反常,必有妖啊,微生则心下一颤,说什么北漠战事,估计是想借此事敲打敲打他罢了。
“臣觉得前日楚王的说辞十分在理,多年来我晋国对漠北向来都是只守不攻,漠北相安则两邦相好,若遇了灾年,漠北蛮寇便本性毕露,掠我城池,夺我粮仓,着实可恶,现今漠北政变,我朝可趁机扶持新漠王……”微生则一字不落的把前日楚王的说辞全套搬了出来,虽说他有别的见解,嗯,还是等明日朝堂再说罢,反正此事也还没个定论,现在争了也白争。
“嗯,不论战与否,边关总是需要人镇守的,所以,楚王不日便要启程前往漠北,不知爱卿觉得这个提议如何?”皇上笑问。
“楚王年少有为,战功卓越,自然是极好的。”微生则心中咯噔一下,瞬时明了,膝下儿女众多,他都忘了,这楚王算起来,还是他女婿呢,他这当初死了还好,现在活着回来了,自己给他嫁了个八岁娃子过去当老婆,换谁谁肯依。
“郑记得当初你宰相府上女儿颇多,及笄未嫁的也有四六个,郑当年给楚王赐婚,你怎么就随便拎了八岁的,是觉得楚王的门面配不上你宰相府吗?”皇上突然沉下了脸,道。
“臣不是没有那个意思,皇上明鉴啊!”微生则扑通一声从椅子上跪下,喊冤道。
“你可知你那个女儿这一年内做了多少荒唐事,小事不说,不仅差点把楚王府一把火烧了,还将楚王府的银库败了个精光,身为人妇,整日出去抛头露面,甚至去花楼喝花酒,就是今日,在府中还抱着楚王的大腿不让他出门。家中有这样一个王妃,你让楚王怎么能安心去关外?别等他打战回来,都寻不得楚王府的大门了!”
“皇上,纵是小女再有过错,也不能一概定论啊,臣请皇上明鉴,凡事不可听信一面之词,更甚道听途说,小女虽顽劣,也不至于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啊!”这一年来,也没说楚王府有什么动静,怎么楚王这才一回来,就状况频出,分明就是想就此豁一个口子找他麻烦。
许这个王妃,楚王也看不入眼,想趁机将人退回宰相府,可是这人当初嫁的时候八抬大轿,还承皇上谕旨,若是真被退了亲,他宰相府失了颜面不说,他女儿这辈子谁还敢娶。
虽说他连小女的名字样貌都不一定记得,可到底也是自己的女儿啊,怎会不希望她好,当初让她冥婚嫁出去心中多少有些愧疚,现在楚王没死回来就被退婚,唉,真要如此他更觉着对不起她了。
“郑已经派人去楚王府请王妃入宫,是非曲直,爱卿可亲自询问。”皇上不同于楚王那般散性,说话做事总爱一板一眼,婚到底是他御赐的,那小王妃的所作所为虽说他也有些放任其自流,但那般刁蛮挑事的劲儿,他还真有些觉得对不起自个儿亲兄弟,谁不想娶妻娶贤。唉,当初就该确认了楚王的死讯再赐婚的,到底是他操之过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