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州城有一家文来客栈,这客栈的名字取得听儒雅的,听说是得知县大人亲自提笔的。/p
虽然那润笔费花了不少,但是黄掌柜觉得值呀,因为这儒雅的店名,招引来不少的书生学子。/p
虽然黄掌柜看到文气啥的,不过他知道这家客栈的文气是越来越足了。/p
有诗兴大发的才子题诗,甭管才情如何,这满客栈的诗文就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学子入住,仿佛来了这里能够增长才气一般。/p
学子越住越多,这银子铜钱嘛,也就越挣越多,让黄掌柜笑开了眼。/p
此刻客栈楼下有数十位学子聚在一起,一起之乎者也探讨学问,他们都是今年参加童试的学子们。/p
童试是在州县考试的,主考官往年都是当地的知县,所以他们聚在一起除了探讨学问,还研究知县魏正的个人风评喜好。/p
这不能说是做无用功,要是能得知主考官偏好,就能大致猜出什么题目,或者大概的范围。/p
这样他们也有时间准备,等到考试的时候能够从容不迫,从而增加几分考上的可能性。/p
童试的学子大部分是十七八岁的,当然还有年纪偏大的,甚至还有一位年迈的老童生。/p
当然这几个属于个例,也没有兴趣往年轻人里面凑。这些年轻好胜的学子会不借机挖讽你?这不是自找不快不是?/p
十七八岁的学子,年轻就有些急躁,一旦有有心人挑拨,就容易走向歧路。/p
因为年轻,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对考试没底气,所以他们喜欢抱大腿!/p
抱知县的大腿?这不是谁都可以抱的!除非是声名远播的!或者说知县在文会上看中的学子才能抱大腿!/p
但是城隍却不一样了,他是谁都可以磕头的,谁都可以向它许愿的,成本低的可怜。/p
可怜的城隍是属于被迫“营业”的!/p
当然城隍愿不愿意帮你实现愿望,就…废话!城隍哪有让人逢考必过的神术呀?就是增长智慧,增长才气的也没有呀!/p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p
这得求文曲星吧!拜神也要找准神灵来拜吧!/p
不过巩州城就城隍庙一座,没有其它神庙,这些学子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就是拜拜一拜自己也不亏呀,反而心里踏实了不少。/p
只是往年也磕头过,也祈求过,但是年年都没有实现,于是今年他们难免有了别样的心思。/p
也不知道谁说了昨晚做梦梦见文曲星,说要建一座文曲庙,如此才能保佑我们考试必过。/p
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p
他们仔细分析,心里嘀咕,是不是真的拜错神了?/p
毕竟术业有专攻嘛!/p
这城隍就是被城里人传的再怎么神通广大也没用,专业不对口,也是白瞎!/p
他们越想越有道理,然后书也不读了,个个吵着闹着说要凑钱建文曲庙。/p
甚至还传出谁出的钱越多,谁就最有可能考过。/p
有钱的人心涌澎湃,没钱的瞎鼓劲!/p
这时候从人群中走出一位穿着金色华袍,腰系琅环玉佩,手执纸扇的公子。/p
“各位,在下秦皓,是城中秦家之子!愿捐白银百两,尽绵薄之力!”/p
“可是秦氏粮庄的秦家?”这时那位领头的书生吃惊的询问道。/p
这位领头的人正是柯昌栋,昨晚他梦见文曲星,才有今天这番举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