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都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学字的。
墨斗有点纠结,难道他不愿意,只能试探地问:“晚上我教你学识字、写字,你教其余四人可好。”
伞咬了咬嘴唇,决心答应:“好。”
墨斗点头,这样就好:“很好,你先下去吧,待你学会字,我再教你做其他事。”
得到确认,伞激动地学着牛叔的姿势:“诺。”
他要赶紧把这些消息告诉他的伙伴。
墨斗矜持地看着伞走出去,然后迅速毫无形象地趴到地上。
正坐久了,腿好麻……又要教小孩……心也好累,绝望……
。……
古代抽丝织绸一般用的是上等蚕茧,而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是用漂絮法制取丝绵。在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可以说,这就是最原始的造纸术。
在东汉元兴元年105年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加工,这种纸大大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被称为蔡侯纸。(注1)
以上,都是墨斗从百度里面总结出来的,而现在墨斗所要做的就是还原出蔡侯纸。
清晨带着五个小孩一起做纸,上午下午陪着嬴政,晚上则是教伞学认字。
日子就这么晃晃悠悠地过着。
那些麻布树皮什么的都挫捣地差不多了,接下来应该是炒,为此,墨斗献出了仅有的一口铁锅,以后又要陷入到每天喝粥的境地……
“斗这是在做何事?”
此刻墨斗正在在竹简上记录各种数据,他将原料分成了好几个组,每一组烘炒的时间、兑入的水量都不一样,墨斗要做出最精良的配方。
中国一直以来就讲究经验、熟能生巧,确实这样是能创造出很多的奇迹,但与此同时,却丢失了科研和求知精神。
墨斗觉得,既然都被人打上了墨家的标签了,那索性就一路走到黑,墨家因为自身‘兼爱非攻’的理想信念,在纷扰的战国时代中逐渐地销声匿迹,再加上秦国地处偏远,暂时也不会有墨家的人找上门来。
他就干脆趁着这个时间,把后世的试验方法加到墨家的学说中去。
不过前提是,墨斗要有足够的名声和地位来宣扬这种做法,并且自己也是要始终以这种方式来发明器具。
所以,就算是墨斗知道各种配方,他也要一步一步试出来,就像是爱迪生实验灯泡一样。
不过,当前墨斗所要面对的问题是,为什么嬴政会出现在他这里?
第21章
戌时,也就是九点。
在这个现代人都在高呼‘睡你麻痹起来嗨’的时间点,身处在古代的墨斗却对着过来找他的嬴政一脸懵逼,内心完全被‘卧槽,你怎么还没睡’这种话给刷屏。
呃……确实,对于古代的作息习惯来说,九点跟现代的凌晨一两点差不多,毕竟古代没有灯,而且因为缺乏物资,大部分人都患有夜盲症,即使有精力想在夜晚工作也力不从心。
墨斗平时已经够注意营养平衡了,但无奈在古代可以吃的选项实在太少,他的眼睛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患有轻微的夜盲症,所以为了能看清竹简以及保证自己不会患上近视,他干脆在大堂周围点了近二十多盏灯!
说来你可能不信,墨斗缺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点灯……
嬴政倒是没有熬夜的自觉,今日他心情烦闷睡不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墨斗这里,看到匾额上‘百度’两个字,又想起了墨斗说过的话,才决定进来,没想到,墨斗还真的没睡,就像是在等他一样。
缓步走上前,大厅灯火通明,昏黄的灯光映簇在一起让黑夜变得明亮而温暖起来,嬴政走近,带着风与寒气,摇摇晃晃的灯火带动着光线也摆动起来,水汽化作白烟缠绕在墨斗的身上,墨斗执笔抬眼,宁静而安然。
嬴政心中一动,手不自觉地摸上墨斗的脸……那里有一块阴影总在晃,让他手痒。
捏一捏,手感不错,感觉心情也好了一点……
嬴政自顾自地捏得舒服,但墨斗身上的汗毛却都炸了起来。
墨斗赶紧起身:“公子,你怎么来了。”
嬴政颇为遗憾地收回手,坐下,指了指身边的位置:“心情不佳,过来来看看,斗莫站着,也坐吧。”
心情不佳?
墨斗狐疑地看了看似乎非常舒适自在的嬴政,抽了抽嘴角,只好应声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