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叔是嬴政的人墨斗一点都不意外,牛叔也不意外墨斗知道这件事,不过牛叔还是有些惊讶的,墨斗为什么突然就揭开了他的身份?
墨斗很快就告诉了牛叔答案:“但烦请牛叔莫要提及此事。”
牛叔身体僵了一僵,小公子这是要请嬴政吃蝗虫?
对上墨斗信任的眼睛,牛叔顿了顿,毅然决然:“好。”
对不起了,大王,毕竟墨斗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这么点要求他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您应该不会介意的吧?
牛叔的效率依然很快,嬴政下了朝就直奔百度工坊,他的身边还带着一只李斯……
“墨公子你好,在下李斯,听说大王说墨公子有做好吃,李斯便厚着脸皮来了。”
“……嗯,没事,您随意吃……”
看着面前的蝗虫大餐,李斯觉得自己的笑脸都快挂不住了,谁能告诉他,为什么他好不容易当官了,第一顿好的竟然是蝗虫?!
第49章
如果不是嬴政在的话,李斯在看到蝗虫的那一刻肯定扭头就走了,但问题是嬴政不仅没有斥责墨斗,而且还吃蝗虫吃地津津有味,让李斯有了一种这蝗虫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于是他忍不住吃了一只,感觉意外地不错,油炸食品向来就容易上瘾,更何况这还是李斯第一次试吃,一点抵抗力都没有,于是便有了第二只、第三只……
墨斗听着咔嚓咔嚓的声音,不由得怀念起曾经的薯片,然而在这个时代,马铃薯还在美洲,也不知道印第安人发现了没有……
边吃边聊问题是中国人的传统,李斯一边吃着蝗虫,一边脑子转得飞快,他迅速理解了墨斗安排这次宴会的原因。
“墨公子可是想一次治理蝗灾,恕在下直言,便是秦国上上下下皆以蝗虫为食,恐也难消蝗群多少。”
李斯说这话并没有问题,蝗虫确实是吃不完的。
在后世的社交软件中经常会有人说,中国人都是吃货,能把一个物种吃到绝种,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事实上,正是因为‘吃’而导致了许多物种入侵,比如说福寿螺。
之所以在现代中国已经很少见到蝗灾是因为中国有派专门的人员专门监测自然环境,一但蚂蚱有演化为蝗群的趋势便立即采取措施。
“斗知此不过杯水车薪,斗不过是看不惯蝗群如此肆掠秦国,而秦国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蝗群侵扰百姓,”墨斗拿起一只蝗虫,指着它说,“说到底不过是一群虫子,为何就不愿与其一搏?”
百姓拜蝗神什么的墨斗也就忍了,为什么上层也只知道救灾民却不从根源上蝗灾?
李斯顿了顿,问:“如何与其一搏?”
面对李斯的提问,墨斗还是非常谨慎那儿的,毕竟对方可是后世非常有名的丞相。
直接说后世治疗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墨斗想了想,决定用春秋笔法高度概括:“查其溯源,灭于萌芽。”
“可这是天灾,我等怎知其源?”
虽然董仲舒还没出现,但在这个时候就已经隐隐有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孔子就曾经表现出这种意识,一直哀叹怎么代表明君出世的凤凰一直不出现。
“难道便因其是天灾便任其发展?若是如此,有何来大禹治水之说?”墨斗反驳李斯的说法,直接搬出了荀子的话来,“斗记得荀夫子有句话,正所谓‘制天命而用之’,李先生为何如此畏手畏脚?”
“如此便不会触怒于天?”
“大王为百姓着想,天为凭何而怒?”
墨斗与李斯辩论着治理蝗灾的可行性,嬴政则是一直坐着一动不动,直到墨斗和李斯实在谁都说服不了谁,便转问嬴政的打算。
墨斗还记得嬴政之前对蝗虫的产生抱着非常大的兴趣,对于研究蝗虫这项事业相信也会非常支持。
他率先向嬴政拱手,还顺便暗中瞪了李斯一眼,等着吧,嬴政肯定会站在他这一边:“大王,正所谓人定胜天,大王可先派人观察蝗虫,然后根据其习性进行整治。”
一旁的李斯没说话,他不跟小孩子计较。
然而,墨斗等了半天都没等到嬴政的回应,事实上,嬴政甚至有些犹豫。
“寡人自继位以来便一直天灾不断,为了应付这些寡人便已焦头烂额,大禹大贤也,寡人不及。”
这便是变相地承认他嬴政不敢做这种事了,他想知道蝗虫的来源不假,但要是让他直接干预蝗灾的形成他不敢也时真的。
墨斗万万没想到,一直以来对未来革新接受良好的嬴政竟然会在意这种事情。
其实也不难理解,要说历代帝王中谁最迷信,嬴政绝对是处在前排:造地宫、做秦俑、派徐福东渡求仙丹……一件件事情列下来,要是说嬴政不迷信才奇怪。
历史上的嬴政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可以改革前人留下的秩序,却对虚幻的上天保持这最原始的敬畏甚至是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