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夜幕已经是落了下来,已经不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
或许,晚上才是临安府最繁华的地方,不像京城那种地方,一到晚上就宵禁,严得很!
戏打了几下月儿之后,苏倾音又恢复了往日大家闺秀的姿态,两手叠在身前,步子不徐不缓,腰间配着的禁步有节奏的发出悦耳的轻响声。
月儿和韩雪是从来不会佩戴禁步这种配饰的,这东西对她们两个咋咋呼呼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累赘。
四人走在街道之上,两侧都是不绝于耳的叫卖声。
买面具的,卖花灯的,甚至还有变戏法的和说书的。
使得整个临安府的夜市好不热闹。
月儿拉着洛霄的衣袖紧紧跟着洛霄,苏倾音走在洛霄和月儿的身侧,仪态端庄。
至于韩雪……她好似有多动症一般,在两边的摊位上窜来窜去,时不时的跑到一个摊位前拿起一个面具,又时不时的跑到另一个摊位前拿起一支簪子。
总之,想让她如同苏倾音一般安安静静的走路……估计这辈子不可能。
曾经有一句话叫: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洛霄感觉,前面四个字可以移除了,后面两个也得改改,什么脱兔,那是疯兔……
恰逢这时,韩雪注意到不远处一个摊位前围着一堆人,不知道在干什么,依照她的性格自然是一溜烟的就跑了过去,凑热闹这种事,她最在行了!
苏倾音看着已经围上去的韩雪,原本想叫住她,可惜她跑的飞快,拉也拉不住。
苏倾音回过头看向洛霄:“公子,雪儿她……”
洛霄摇了摇头:“我们也拦不住,一起过去看看吧。”
苏倾音点了点头,拦住韩雪这件事,就这辈子而言的确不太可能。
待到洛霄三人走上前来后,发现这是个猜灯谜的摊子,摊子上用一个架子挂着一盏盏的花灯,花灯灯罩上写着一个个的谜题,而花灯的下方,吊着发簪,胭脂等女子物什。
带着女眷逛夜市的男子们纷纷猜着灯谜,以求得一件首饰来讨得身旁的女子欢心。
偶尔有几个猜上来的,摊主也会笑呵呵的将首饰物件奉上。
这时,又有一个人猜出了灯谜,摊主笑呵呵的将彩头奉上,那男子接过之后递给了身旁的女眷,女眷甚是欣喜。
摊主又来了一句:“七日之后长河街迎宾楼开业,到时候,望公子小姐来捧个场?”
收了摊主的送上的首饰,那男子和女子自然是满心欢喜的答应。
洛霄有些看明白了,这应该就是这个时代的一种营销手段,不管那些人会不会来,七日之后迎宾楼的开业怕是半个临安府的人都会知道……
就洛霄来看,这种营销手段还是不够彻底啊,要是他的话,说不得还会送上一些代金券什么的。
比方说:“满十两银子减一两。”
“满一百两银子打六折……”
等等等等,这样的满减打折活动,这个时代的营销手段还有待提高啊!
韩雪这是看着花样繁多的花灯,地下挂着的一个个小巧首饰,眼睛都有些放光……
洛霄有些无奈,人家那些市井小民猜猜灯谜也算了,你一个知府家的闺女,你头上的饰物,那件不会比这些值钱?
家花不如野花香吗?
韩雪这时候已经盯上了一个灯谜,这是一个字谜,是个猜物的。
韩雪思索了一阵后就垂头丧气的拉了拉苏倾音的衣袖,仿佛她的衣袖就是场外求助铃……
至于韩雪的这般行为,洛霄早就猜到了,就凭这位韩大小姐的聪明才智,猜这种小学难度的灯谜,她猜出来的概率,不亚于火星撞地球……
猜不出来是正常的,要是她猜出来洛霄才是觉得可能要找一个老道士来驱驱邪了……
苏倾音看着灯谜思索了一番后道:“有风吹不动,它动就生风,若要不动它,待到起秋风。嗯,这应该是扇子。”
摊主笑道:“姑娘好聪明!确实是扇子。”
说罢取下那个并不算贵重的步摇,韩雪接过后满心欢喜,摊主自然是又向苏倾音推销了一番迎宾楼的开业时间和地点。
最后附加了一句:“到时还请小姐赏光……”
苏倾音礼貌的点了点头。
月儿也看向一个字谜: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
盯了一会儿,月儿也一头雾水的拉了拉苏倾音这个场外求助铃。
苏倾音看着谜语,又是一番思索,不多时给出了答案:“是蜡烛。”
摊主笑道:“确实是蜡烛,说着将花灯下的胭脂递给了苏倾音,苏倾音递给了月儿。”
月儿的眼睛一弯:“谢谢小姐……”
摊主见她们还没有要走的意思,心下一跳,她们该不会要挨个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