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毕竟还年轻,虽然很有才华,而且为太子时也做出不少令人满意的政绩。
可做皇帝跟当太子是两个概念,太子监国,背后还有无数大臣帮衬,他们事先处理好之后,才会将政务交给太子。
而当皇帝,不仅仅要处理政务,还得平衡各方势力,不能让一方做大,也不能让皇权减少。
总之,朝堂上的不定性因素很多,而李治经验不足,很难考虑全面。
就比如这次封爵,李治或许只是想给一直帮助他的萧煜一些好处,但这话一说出来,却会让其他大臣产生了其他想法。
现在萧煜成了太原郡公,明面上或许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暗地里,却有不少人将他当成了政治对手。
恐怕以后萧煜想做什么事,都会有人反对,明面的反对还好,像褚遂良这种,是最好对付的。
但是躲在暗地里的那些人才最恐怖,因为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在你背后捅上一刀。
这时候,殿外有宦官道:“陛下,长孙大人求见。”
“哦?长孙舅舅到了?快让他进来吧。”李治脸色一喜道。
很快,殿门打开,长孙无忌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萧煜,有些惊讶,随后才朝李治躬身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长孙舅舅,快免礼!”李治开口道,“你来找朕,有事吗?”
“哦,臣是害怕陛下刚刚登基,不熟悉朝中事物,所以特地来请示陛下,干脆日后就将奏折交由臣来处理,待臣替陛下筛选好了之后,再交给陛下处置,你看如何?”长孙无忌说道。
“咦?”李治眼睛一亮,立刻道:“好,就依长孙舅舅所言,有你替朕分忧,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看到这一幕,萧煜忍不住皱了皱眉。
长孙无忌虽然是李治的舅舅,但如今一个是臣,一个是君,君臣朝纲,不可逾越。
就算李治再年轻,当皇帝再没有经验,那也已经是一国之君,而长孙无忌身为李治的舅舅,同时还是朝堂第一人,他要做的不是完全接管李治的权利,而应该协助引导才行。
现在长孙无忌却提出全权接手,短时间或许他是真为了李治好,但长时间掌权,难免会有其他想法,而当李治长大,想收回权利的时候,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更何况,长孙无忌在李二当政时,就已经是位高权重,如今李治当政,更是被封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可以说已经到了当官的顶点,再加上其外戚的身份,何人能够动其地位?
长孙无忌已经独揽朝堂大权,而李治新皇登基,威望不及,其他大臣见了,恐怕都会投靠他。
如此此消彼长,只会导致臣权过重,皇权过低,那之后李治这个皇帝说话还管用吗?
也难怪历史上长孙无忌会被满门株连,这一切,其实也算是他咎由自取吧。
一个大臣,如此贪恋权利,甚至还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他怎么可能会不引起猜忌呢?
也不知李二有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个局面,然后做出相应的举措。
当然,现在萧煜显然是不能多说什么的,长孙无忌已经成了第一人,就连李治这个皇帝都不能掠其锋芒,就更别提萧煜区区一个郡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