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诸葛亮,剩下李存孝、王羲之、高长恭、杨妙真等人也有了不菲的成绩。
特别是高长恭,他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喝下毒酒,而是起兵谋反,他不仅有兵权,而且在北齐百姓心中的地位很高,所以他造反的时候,除了高纬的爪牙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人反对。
更何况他经过了多场战争的磨炼,是一个意志坚定有勇有谋的人,就凭借高纬那群酒囊饭袋,如何是他的对手?
之后,在邺城称帝,国号“永安”,而北齐在他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朝中无作为,只会阿谀奉承的官员全都被流放,然后任用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官员。
如今,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大幅度进步,是同陈、北周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
见群中所有人事业都欣欣向荣,萧煜总算是放下心来,然后便开始谈论起自己的事来。
“哈哈,我如今也是两个孩子的爹,另外还被封为郡公,也算是小有成就了。”萧煜道。
李一:恭喜群主。
李二:恭喜恭喜。
…
一群人相继道贺起来,跟他们聊天到大半夜后,萧煜才感觉一阵困意来袭。
不过退出聊天群之前,萧煜还单独找了一下李文忠。
“李文忠,话说你能找到海图吗?”萧煜问道。
“海图?”李文忠愣了一下,“应该可以吧,明天我去文渊阁看看,宋朝的时候,海运十分发达,应该留了很多海图,后来元朝这些人也看不懂,就直接丢到了国库,大明朝建立后,太祖皇帝就下令,将元朝所有文献古籍收于文渊阁中,里面应该有你想要的海图。”
“好,就麻烦你了!”
说完,萧煜便退出了聊天群。
…
第二天一早,萧煜就再次进宫找李治。
这次找他,可不是和他聊天打屁,而是有一件正事。
那就是航海,下西洋!
萧煜向他描绘了什么叫海上丝绸之路,并且告诉他,以大唐如今的海上实力,如果控制住这条路,那对大唐的好处是无法想象的。
比如说东汉末年,吴国当时曾经派舰队首先对夷洲进行了开发,等于在东海和南海之间取得了航海前进据点。
东吴的孙权曾派中郎将康泰和朱应率海上船队到了东南亚一带,到了南海南部一带。
这支船队回来后还各自分别写了一本书,《吴时外国会传》和《扶南异物志》。
而到了李二时期,大唐的海上实力虽然强大,但是对于海运,却并没有那么重视。
原因是因为大唐现在非常强大,它的西部边境一直已经到达了中亚、西亚,它的丝绸之路在陆上非常畅通,海上丝绸之路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
不过,大唐在整个东亚地区已经称霸于海上,几乎无任何国家敢掠起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