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再见练霓裳_大唐:开局被送入洞房_奇书网
返回

大唐:开局被送入洞房

首页
第595章 再见练霓裳(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杨妙真的红袄军在山东、河北地区闹得沸沸扬扬,人数多达数万,绝对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势力。

而且红袄军的目标就是抗金,这一点上倒是和窝阔台他们不谋而合。

有句话叫“如果打不赢他们,那就加入他们”!

萧煜听说红袄军的事情后,当即就给杨妙真出了个主意。

目前他们最大的敌人是金朝,既然大家目标一致,那为何不能合作呢?

之后,萧煜又跟杨妙真讲解了一下合作的好处,还有合作的注意事项。

蒙古帝国那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现在他们的威胁没有金朝大,所以大家就一起合作先把金朝弄死,之后再来争个你死我活。

至于大宋那边…就任由它自生自灭吧。

不过嘛,根根据杨妙真所说,现在的大宋皇帝是赵昀,也就是历史上的宋理宗。

在萧煜的记忆里,这宋理宗最大的贡献其实和杨妙真差不多,那就是联合蒙古一起,把金朝给灭了。

南宋中后期,蒙古在北方地区迅速崛起,成为继辽、西夏、金之后又一对宋朝构成巨大威胁的少数民族政权。

面对急剧变化的局势,宋朝内部就对外政策产生了争议。

一些人出于仇视金朝的情绪,主张联蒙灭金,恢复中原;

另一部分人则相对理性,援引当年联金灭辽的教训,强调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以金为藩屏,不能重蹈覆辙。

无休止的争论使宋朝在这两种意见之间摇摆不定,既不联金抗蒙,也未联蒙灭金。

然而,随着蒙古与金朝之间战事的推进,金朝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赵昀最终还是作出了决策。

绍定五年十二月,蒙古遣王檝来到京湖,商议宋蒙合作,夹击金朝。

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上报中央,当朝大臣大多表示赞同,认为此举可以报靖康之耻,只有赵范不同意,主张应借鉴徽宗海上之盟的教训。

一直胸怀中兴大志的理宗把这看作是建不朽功业的天赐良机,让史嵩之遣使答应了蒙古的要求。

蒙古则答应灭金以后,将河南归还给宋朝,但双方并没有就河南的归属达成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这为后来留下了巨大的后患。

金哀宗得知宋蒙达成了联合协议,也派使者前来争取南宋的支持,竭力陈述唇齿相依的道理,说:“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

意思是支援金朝实际上也是帮助宋朝自己保家卫国,不过理宗拒绝了金哀宗的请求。

之后,理宗任命史嵩之为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主持灭金事宜。

绍定六年,宋军出兵攻占邓州等地,于马蹬山大破金军武仙所部,又攻克唐州,切断了金哀宗逃跑的退路。

十月,史嵩之命京湖兵马钤辖孟珙统兵二万,与蒙军联合围攻蔡州。

不过嘛,现在历史可能需要改写一下。

历史上是宋蒙联军,但现在红袄军不仅没有被灭,反而声势壮大了不少。

而且红袄军所在的山东、河北是抗金的主要战争。

如果蒙古帝国想灭金的话,要么绕开红袄军的地盘,要么就先把他们给灭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