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大岳国唐皇后回府省亲。
唐皇后本名唐苗,唐家一门唐老将军战死沙场,只留下嫡长子唐贤,嫡长女唐苗二人。
嫡长子唐贤在唐老将军战死的那一场战役之中脑袋受了重创,从此一睡不醒。唐家只剩唐老夫人一人持家。
当今天子迎娶唐苗为后之时,还被众多保皇党暗中骂其不争。
娶一个明面上门当户对,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娘家助力的皇后,他们这位皇帝还当真是让政敌放心。
因为皇帝登基之时年幼,按大岳国律法,由太后垂帘听政,摄政王协理朝政,直至帝后成婚后再由皇帝亲政。怎知太后娘家势大,竟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皇帝本有一位皇后人选,也是一众保皇党众望所归的对象,皇帝娶了她之后总算可以有和太后世族相抗衡的能力。
谁知皇帝竟听从太后提议,娶了唐老将军的女儿唐苗为后。
保皇党的一众老臣都失望地摇头,只觉得皇帝这迫不及待表明自己当个傀儡皇帝的心思太过昭然若揭。
可他们又能提什么意见呢?按门楣,唐老将军三朝元老,战死沙场,于情于理他这唯一的女儿都有登上后位的资格。
只是时势不许罢了。
难道要他们舍了老脸把皇权之间的暗潮涌动摆到明面上来说,直言皇后娘家势弱,不能娶么?还是要他们抹黑这位将门之后,让她入不得宫门?
他们还没这么缺心眼。
只觉得唐老将军的女儿可惜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是皇帝配不上人家唐苗。
唐苗封后,一年后因孕子有功,特赏回府省亲。
这次回府,她腹中还有三个月大的皇儿,因此更加小心。
她嫁入宫中的这些日子太累太累了,若不是她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唐家的脸面,决定了唐府的去留,她指不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将门的女儿,总有些气性。
嫁了不想嫁的人。
过了不想过的日子。
唐苗心中愤懑,却又得顾及着唐府一家子,憋了一肚子委屈。宫中她得时时端着,此时见到唐老夫人,她娘亲的时候眼泪还是忍不住的流了出来。
父亲说过,她们唐家后人,无论男女都该有自己傲气,眼泪是无用的东西。她出嫁没有哭,面对一个软弱无能的丈夫她没有哭,面对后宫里的明枪暗箭她也没有哭,可听到自家母亲一句:回来就好。
眼泪就是不争气地淌了下来。
看得唐老夫人心都在颤颤地疼,她唐家活该欠着皇家了?北方异族入侵,她的丈夫儿子带兵出征,一个死了,另一个活着,却同死了没有两样,她们唐家用这种惨胜的方式保住了大岳江山,结果呢?结果换来了什么?
换来一纸封后的圣喻。
她唐家姑娘合该被这么欺负?
唐家一门忠烈,到头来竟连他们从小捧在心尖上的闺女都护不了。
唐老夫人看见省亲归来的唐苗,悲喜交加。唐苗一哭,她也忍不住红了眼。但大喜的日子,哪能这么哭哭啼啼。她的苗苗还怀着孩子,大悲大喜的怎么受得住。
莫要哭了。
唐苗抹了抹眼泪,拉着唐老夫人的手走进了里屋。絮絮叨叨讲了不少宫中趣事,也只有唐苗自己心里清楚,这哪是趣事,不过苦中作乐罢了。
见完老夫人之后,唐苗遣散了下人,走到了她兄长的房间。
大家都知道唐老将军的独子现在是怎么一种情况,对这种不合礼数的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唐苗坐在她兄长的床边,想到她出嫁前一日,也是这般跑来倾诉。
“苗苗明日便要出嫁。”
“出嫁之后就不能时不时陪兄长聊天了。”
“兄长你说,皇城离我们唐府不过一炷香的路程,怎么就像隔了一辈子那么远。”
“苗苗还记得,父兄说过等苗苗长大之后,让苗苗喝上最烈的酒,嫁最好的人,父亲失约了,兄长怎么也忘了?”
她话里带笑,倒像是撒娇一般的责备。
可没有人宠着她了。
唐苗那时安静了许久,最后说的话小声地几乎没人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