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尚书稚子公孙智,才高八斗,誉满皇都,竟然在圣堂被一年轻人折辱至晕厥!
而那位年轻人则是用斗诗方式,于一炷香的时间内作诗一首,击败了公孙智,据说六殿下待那人也是犹如师友,尊崇备至。
此消息一出,震惊者有之,不屑者有之,更多的则是不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
才子多风流,红满江旁,一艘法器舟庭缓缓在江上飘着。
一些附庸风雅的修士和自诩文人雅客之士相聚于此,美人在怀,指点江山,端的是潇洒肆意。
一个银袍青年搂着怀中的女子,被喂了一颗葡萄,吐籽于那女子掌心后说道:“听闻公孙智斗诗败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另一个青年正目不转睛看着台上的戏子,心不在焉道:“假的吧?我已经派人去打听了,一会儿应该便知晓了。”
“无风不起浪,说不定还真出了这么一个年轻俊彦!”旁边有人调笑道。
“呵呵,俊彦?识时务者为俊杰,若真是聪明人,自然会选择二殿下这里。”一人开口,还顺口拍了句马屁。
“少爷!”一人从舟庭之外飞落,快速的跑到了看戏的那名青年身前。
那青年盯了一眼,伸手拿过那小厮手中的两张纸,摆摆手。
小厮退下后,这青年打开纸,其中一张上,抄录了今日对诗两人各自作出的诗。
几名青年见有了消息,皆是好奇的围了过来。
“哈哈,眼睛张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公孙智看来还真是不满在六皇子那里啊!”
“哈哈,你们说这公孙智不会是想要以此做投名状,好转投咱们聚贤庄吧?!”
“嘿,别说,还真有可能!”
几人一番调笑,而那银袍青年却盯着下面的一首诗,看了好一会儿道:“这诗......竟然骂的这么狠!”
其他几人一看,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这诗的第一句连起来读!”
“嘶......杀人诛心,口下不留情啊......”
“这......难怪据传公孙智晕了过去啊!”
几人看明白了藏头诗,此时脸色都有些难看。
公孙智是听从了家里的命令,才投入了六皇子门下,这事大家心知肚明。
因而聚贤庄的好些人不仅没有因为立场对立而敌视公孙智,反倒是时常互通款曲。
而现在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小子,居然挤兑走了公孙智,而且这首诗是一炷香之内现作的,可见有两把刷子!
六殿下这突然冒出来的救兵究竟是哪里来的?!
“无妨,此人并无盛名,即便是才高八斗,亦对于我等无碍!”一人拍了拍胸口说道。
李南北声名不显,并无多大的影响力,因而问题不大。
但另外一张纸上的信息却让他们顿时惊得捏碎了手中的杯子:“什么?!明日要来聚贤庄挑战?!”
“这人怎么这么狂?!”
“快看,这里还有一句,好像是从圣堂传出来的。”
““待到明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以诸君之败绩,正我诗仙之名?!!”
【作者题外话】:以诸君之银票,
正我作者之名!
老柯基在此,拜谢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