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被迫离开太阳系
第十八章:爆兵
金星是太阳系中第二颗类地行星,它的体积和质量与地球差不多,但它们的环境却迥然不同。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宜人的绿色星球,金星却是一个白黄色的高温星球,它的地表温度达到四百多度,简直是人间炼狱。造成如此极端的环境主要原因就是金星大气层由95%的二氧化碳组成,温室效应极其严重,太阳光能照射进来,热量却散不出去。
太阳消失的那一刻,金星和地球在太阳的两侧,当引力消失平衡打破,它们都圆切线向太阳系外飞去。很不幸地球被木星捕获,最终化成木星的尘埃。但金星没有受其它天体的影响,仍然向系外飞去。
金星的飞行速度为每秒35km,现在人类的飞船为每秒300km,当然飞船的速度还在加速,但要追上金星也要八九个月了。
外面八九个月,新星上也就是八九天。其实新星上的矿产资源也很多,但是人类总结了地球上的经验教训,联盟决定在非必要的条件下禁止在新星上开采。有人要说,人类号中不是有个星系吗,可以到新星以外的天体上去开采呀。但是你要知道,人类的科技根本就没有达到在太空中开采资源的程度,如果没有人类号的帮助,目前人类这艘大飞船根本无法进入太空。
人类的这艘飞船不管是长或者宽都是航空母舰的十几20倍,它的质量恐怕有几千万吨,所以当它接近金星时,它担心自重会将自身压垮,不敢直接降落在金星表面,只能在远离金星的地方做绕星运动。
还好人类在这段时间也造了十多艘运输飞船,它们每艘都有航空母舰大小,每次可运载5万吨的货物。在金星上开采资源主要就是靠这些运输飞船来运送货物。
太阳消失了11年,在这11年中金星表面的热量也逐渐在向外太空散发。根据探测器所收集到的数据,金星表面现在的温度大概是70℃,大气压也有所降低,大概是五个大气压。就是这样的环境,人类也不敢裸露在金星表面生存。
金星不愧为地球的姊妹星,这里的资源和地球上一样丰富。十多艘太空运输飞船装满了机械设备,徐徐地向各自的矿产开采区降落,开始啊对金星破坏性的开采。这种开采一直延续了50年。
在这50年中,金星一直在惯性飞行。它穿过了四大气态行星的运行轨道,来到了柯依伯带。
在这50年中人类的硕果也是垒垒。承载人类号的宇宙飞船被换成了更大更先进的,它的长为三百多公里,粗也有80km,它就像一个双层保温杯一样。它依靠自转解决了重力问题,人们就是在飞船的最外层的两层壳体之间工作和生活,这里的人工重力也是一个g,适合人类生存。人类号放在这艘飞船的轴线上,它打开了六道时空门与这艘飞船连接。得益于科学家的努力,核聚变发动机已经成熟,这艘飞船不管是主引擎还是变向引擎用的都是核聚变发动机。人类把这艘飞船命名为奋进号。人类还造了一艘这种飞船的姊妹舰,被命名为开拓者号。这两艘飞船就好像两个大城市,可供九千多万人工作和生活。奋进号中装载了人类的家园-人类号,所以它是整个人类的核心舰,它以科研为主。开拓者号只是以生产制造为主。
当然,在这50年中人类还造了许多武装飞船.登陆飞船以及运输飞船等等,如果是在长途旅行中,这些飞船都会装入开拓者号和奋进号飞船中。
五十年中人类在新星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要知道外界过了50年,新星上也就是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人类基本上完善了新星上所有的工业体系,72座基地市也基本建成了。
在这50年里,金星可开采的资源也基本上开采殆尽。成千上万堆积成山的从金星上开采的资源贮存在人类号新星上。人类现在缺的不是资源,而是缺一个可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稳定行星家园。科学家们发现这颗宜人的星球很可能会在比邻星出现,人类与金星告别的时刻到了。
在这段时间人类又发现了新星的一个奥秘,那就是新星上的环境可以使人延年益寿,提高免疫力。科研工作者在人类号外工作三个月,再回到新星上休息十天,那么他的生命也只是失去了13~14天。这里面的奥秘科学家也没有研究清楚,这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外面工作三个月,里面休息十天,这样的调配是最佳状态,他可以保障人的生命有六千多年,换算成新星上就是两百岁。利用这种调配,可以使人在两百来岁的生命里,做出五六千年的工作。这恐怕也是人类为什么要建设奋进号和开拓者号两艘大型飞船吧。
柯依伯带原先是小行星和矮行星的家园,但自从太阳消失后,这里的引力也被打破,它们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也造就了这里如今比较虚无的景像。
开拓者号和奋进号宇宙飞船通过三年中持续不断的加速,速度已经非常可观了,达到了光速的1/10,即每秒3万km。宇宙中有许多陨石的速度也有这么大。
下一站便是穿越奥尔特星云了。奥尔特星云在太阳系的最外围,出了奥尔特星云也就出了太阳系。但奥尔特星云据科学家估计它的宽度都在80亿km左右,相当于两倍的太阳到天王星的距离。太阳诞生于星云中,当太阳被点亮的那一刻,持续不断的太阳风便将周围稀疏的物质吹散。但太阳风的威力也是有距离极限的,它的极限距离大概就是90亿km。所以在离太阳九十亿公里外的地方便是原始星云。人类的宇宙飞船要穿越这片星空有一定的危险,主要便是这里的物质比虚空中要密集千倍万倍。大家都知道,人类的飞机在空中飞行有可能会被鸟撞毁,难道是鸟儿的威力有这么大吗?不,不是。这主要是鸟儿和飞机的相对速度比较大。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飞机才有多大的速度?每秒三百来米。但现在的宇宙飞船是多少的速度?每秒3万km,是飞机的100万倍。如果星云中有一粒芝麻大小的物质撞击到飞船也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虽然说宇宙飞船有磁场,但它也防护不了一颗小小的物质,它的主要作用是屏蔽高能粒子等原子层面的撞击。
为了安全的通过这片星云,人类做了两手准备。一是赶忙对这片星云进行探测,找出一条比较稀薄的路径;我是加紧生产了几艘开路飞船,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只是在一个大大的盾牌后面装了几台核聚变发动机,它的主要功能便是为奋进号和开拓者号开路,扫清路上的大质量微粒和重原子。
这些年来,人类对新星上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人类在时空门广场上那些外星建筑中发现了许多小型外星飞船,但人类无法破译,无法打开这些飞船,更别谈了解飞船的科技了。原先智能生命希望也说过,那些非人类建筑物是外星文明修理飞船的所在。人类在这里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外星科技,但是在修理船坞中找到了一些散落的外星飞船零件,其中有一些还是完好的,像其中的一个引力雷达。人类虽然不知道它的原理,但是这并不妨碍人类对它的使用。这个雷达现在就安装在人类飞船奋进号中。听科学家们说它可以探测一光年之内的范围,它的分辨率很高,可以达到航空母舰那个级别。也就是说,在一光年范围之内,引力雷达可以分辨出航空母舰大小的天体。
引力雷达对探测这片星云的路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顾名思义,引力雷达是依靠探测引力的变化来发现物质的。单个的星云的引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引力雷达无法探测到。但是胜在星云的量多,引力雷达可以大致地将星云的稠密程度图标注出来,人们再根据这张图用常规的方法探出一条最佳路径。
宇宙飞船的速度太快,离到达这片星云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为增加探测面积找到一条最适合人类飞船通过的路径,人类联邦决定派出三艘武装飞船增加探测面。武装飞船的动力更加强劲,更加的轻盈灵活,也更加适合高速运行的飞船对其回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人们终于规划出了一条最适合飞船通过的路径。无人驾驶的开路飞船顶着个厚实的大帽子,后面紧随两艘大飞船,它们历经一年多的旅程,终于穿越了奥尔特星云,走出了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