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和妖族打了一架,妖族首领蚩尤大败,被斩首镇压于万丈深渊,妖族群龙无首,四处作孽。后来,又经封神一役,李靖将天下妖魔尽收于镇妖塔里,在封神后本欲摧毁,却被无量天尊出言训斥,最后将镇妖塔置在老家钱塘江一带,自己则得道升仙去了。
“后来呢?”
繁华的街市里,一群小孩子围着一个老人,满是好奇的询问着接下来的故事。
老人抬头看着天,他的眼睛很浑浊,让人怀疑他是否还看得清,然后才缓缓道来:“后来啊,有个奇怪的仙人,他看那座塔不顺眼,就把那座塔拆了。塔尖那段儿化作雷峰塔,落坐于杭州西湖,中间那段儿变成了黄鹤楼,最下面那层,就是当今赫赫有名的乾坤迷魂宫。”
“那个仙人真坏。”
“就是就是,妖怪吃人,他们好可怕的!”
“我不喜欢妖怪,妈妈……呜呜呜”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老人却笑着安抚道:“别着急啊孩子们,虽然他把妖怪放出来了,可他未必就是坏仙人啊。他把妖怪放出来,自然遭到了很多正道人士的强烈反对,而他却说‘妖怪修行百年才能幻化成人,却因为个别妖怪犯错,就导致整个种族都没有自由,这也太过分了,难道人族没有杀人、吃人的吗?’后来啊,妖怪毕竟也放出来了,好的也罢,坏的也罢,全出来了。它们有的妖怪到处兴风作浪;有的妖怪占山为王,守护一方;有的妖怪则是担心再被抓起来,干脆就混在人群里摸爬滚打,藏匿行踪。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咱们需要跟妖怪们打交道的原因。”
不远处的一位家长见这里终于说完了,赶紧走了过来,说道:“小宝快点儿起来,回家吃饭了。”
一个小朋友离开了,其他的小朋友也陆陆续续的跟着父母走了,本来热闹的小角落突然变得冷清了下来。
老人却毫不在意,他取下了腰间的那壶酒,放在干裂的嘴唇上,不舍的抿了一小口,咂了咂嘴,站了起来,一条绿色的尾巴顺势从裤腿儿里抖了出来,他吓了一跳,扭了扭屁股,那条尾巴就消失不见了。
他摇摇晃晃的走着,来到了护城河左右打量了一番,确认周围无人后,便淌进了河里,化作一只乌龟,沉沉的睡去。
这是一个妖怪和人类共处的时代,妖怪虽然得天独厚,拥有不俗的法力和特性,人类却也不差,他们凭借后天得道和威能巨大的法宝,也能与那些千年妖怪战上一战。
多年来与妖怪们的恶战,终于将局势稳定成现在这样:那些兴风作浪的妖怪,一旦被名门正派得知,不多日便会有无数大能将其铲除;而那些隐匿在人群中的妖怪,因为平日里行踪不定,常跟人接触,妖气也被人的气息覆盖,很难察觉,这类妖怪很少有害人的,所以那些名门正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刻意捕杀;至于那些偏安一隅的妖族之王,有的妖王守护一方,有的妖王为祸一方,前者还好说,至于后者,那些名门正派也无能为力。他们不是不能与之抗衡,而是如果硬要将其铲除,宗门几乎要动用全部力量,损失更是不计其数,人,终归都是要为自己考虑的,没人愿意冒这个风险,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没人愿意去那些妖王的领域,妖王们也很有自知之明,很少踏足其他地方。
好在这世间妖王不多,只有北海蛟妖王(善恶随性)、月牙山猪妖王(恶妖)、洪荒密林虎妖王(恶妖)、无花果山猴妖王(善恶随性)、菩提树下孔雀妖王(善妖)、翡翠山庄狐妖三姐妹(善恶随性)、不周山山妖王(善妖),总共七个。
而名门正派有昆仑山、茅山派、武当宗、三仙门、峨眉庄、百花宗、逍遥门、少林寺、南山寺、回春门、剑神山庄、青龙帮等十二个大宗门,其余二流三流门派更是数不胜数,但真正起到震慑妖族作用的,还得看那些大门派。
而我们的故事,却不是从那些名门正派开始,也不是从那些妖王说起,而是从一场雪开始……
大唐国北部,从葫芦岛开始,一直到瑞城,这莫大的疆土从名义上来讲,是属于大唐国的,但实际上这里的人们更崇拜翡翠山庄里的狐妖三姐妹们。不仅仅是因为她们个个丰姿绰约,倾国倾城,更重要的是她们虽然是大妖怪,却从未主动伤人,时年干旱还会作法祈雨,瘟疫时下山救人,深得民心。
家家户户都供奉着她们三姐妹的雕像,就连象征着朝廷尊严的衙门,私底下都供奉着她们。
如今已是寒冬腊月天,自然是少不了风雪的,但即使天气再寒冷,这里的人们依然保持着一个民俗,就是腊月一定要去翡翠山上供。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外地人,一定会很奇怪,这里的天气如此寒冷,大雪纷飞的,竟然有人络绎不绝的送些物资到翡翠山脚。
人们送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的,贵重的如丝绸、牛羊有不少,廉价的如针线、馒头,甚至一碗清水也有。
听说那三姐妹不在意便宜贵贱,只要有人送就照单全收,没人送也不强迫,所以有些人们也就比较随意。
上供的人们到了傍晚就少了很多,零零散散的几个人也是刚送完礼下山的,虽说相传那狐妖三姐妹个个美若天仙,可毕竟是妖怪,这世道,妖怪就算再好看,也没人愿意大晚上的作死等妖怪,再说了,下来搬东西的妖怪可未必是她们三个,万一是什么蜘蛛精、狼妖什么的,可不得吓死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