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太阳初升,散发出淡淡光芒,整个青阳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笼罩其中。
青阳山上有一座道观,名叫青阳观,此时,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
青阳观很小,只有前堂和后院,以及一个茅草搭起来的牛棚。门前有一棵黄果树,枝繁叶茂,三个人都抱不住树干。
前堂正位上摆放着三清尊位,尊位前的香炉上插着整整齐齐的三炷香。
后院呢,头上扎着犄角的孩童连忙翻身而起,抓起一旁的大褂,扑腾一下左右开弓,穿在身上,然后撒丫子往门外跑去。
“糟了,又睡过头了,师父不会又要打我吧。”
“应该不会吧,我这么可爱,但除了我,没人可以打了。”孩童哭丧着脸,他已经连着好几天睡过头,没有做晨功了。
灶房,头发花白的老道士正坐在灶旁,一边添柴火,一边轻轻往灶口吹气。
神奇的是,就这轻轻一口气,灶内的火势瞬间变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师父,师父,你在煮什么呀,好香呢。”小道士跑到老道士跟前,本来想装可怜的,可一感受到咕噜噜的肚子,和一阵清香,睡过头的事情就一股脑抛去,踮着脚看向锅里。
老道士笑呵呵的看着小道士,指着大锅说道:“白米饭和青菜。”
“还有多久才熟呢,师父,我饿了。”小道士摸着小肚子打圆圈,肉嘟嘟的笑脸甚是可爱。
“不急。”老道士大笑着抚摸下巴上修长的雪白胡须。
见师父没有指责自己起晚,错过寅时的打坐修行,小道士不由得心虚,觉得自己辜负了师父的心意。
他没有父母,是老道士在道观外的黄果树下捡到的。
从记事起,小道士就跟着老道士开始修道,背诵道文,打坐吐纳,日出与日落,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
道藏背了不知何几,打坐不知日长,他始终不明白何为道,修的是什么仙。
老道士没有给他讲什么修行法门,只有读不完、抄不完的道经。
可小道士左修右抄,始终没有门道,体会不到师父说的“道”。最近就有所懈怠,不想修行了。
老道士倒是有大本事的高人,每次有村民上山进入道观,老道士都能预知似的让他提前藏起来。
不让他见外人,更不能让外人见他。
尤其是其他道士拜访的时候,老道士像是如临大敌,会把他和大黄带到后山,布下阵法,千叮万嘱,不能离开法阵的范围。
那时候,小道士更加孤独了,因为每一次老道士都会和那些道士交流许久,短则数日,长则一月。
也幸好有大黄陪伴,才不至于无聊。
大黄是一头黄牛,颇通人性,老道士下山的时候就会骑着大黄。
小道士没有下过山,他的世界只有青阳观和出不去的青阳山。
那些村民都说老道士是仙人,他们能进入青阳山,找到青阳观,见到老道士是积了几辈子的福,不说升官发财,一辈子无疾而终是绝对可以的。
老道士是仙人吗?
小道士不知道,但他知道老道士可以一个月不吃不喝,可以坐在门前的黄果树顶上打坐,随风而动,随风而止。
他也问过老道士到底是不是仙人,老道士只是叹气摇摇头,说他这一辈子没有大气运是得不了道,成不了仙。
语气里尽是落寞……
可既然得不了道,成不了仙,为什么还要继续清苦修道呢。
小道士没有问出这句话。
听到老道士不是仙人,也成不了仙人,小道士也跟着伤心落泪。
……
“师父,我错了。”
“嗯。”
“师父,我不该睡懒觉,错过了修行。”
“嗯。”
“不该懈怠,不该质疑,不该放弃……”
小道士站在一旁,低着头,两个手指尖不停的碰撞,老道士只是轻轻一笑,用火钳夹起一截木柴往灶口里添。
见老道士没有理会自己,小道士心里更加难过了,昨天师父还打我屁股咧,今天怎么就不打了呢。
可就是这样,小道士心里更加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