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原地矗立了好一会,待张坤完全离去后,二人才转身向着坊间方向走去。回到坊间后,二人也只是静静的坐在石凳上,没有多说什么。
突然,一个年纪稍长一些的女人坐到了二人中间。女人看着二人满脸愁容,不由得长长地叹息道:“京城饥荒以后,未尝再见芸儿元歌露出笑容,反倒是天天愁容满面,坊间都少了好多欢快气息了。”
李芸儿强颜欢笑道:“杜娘,京城饥荒严重,怎得让人笑得出来?”
杜娘叹了口气道:“亲王有提过国库的事吗?我刚刚叫伙房点了点坊间的数目,如果皇帝不开国库的话,我们的坊间恐怕也撑不住多久了。”
“坊间的粮食也不够了?”小红娘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个激灵。
杜娘憔悴地点点头道:“只怕姑娘们会吃不上饭。”
李芸儿听了这话,看着这个眼窝深陷的,眼帘泛着一圈黑纹的女人,不由得加重了心中的哀恸。她快速眨了眨眼,防止眼泪流出,然后看着杜娘说:“杜娘不必伤感,我再去找舅舅问问看。”
说着,李芸儿就想起身往亲王府去。不料她刚起身,便被杜娘一把拉住。李芸儿刚刚从亲王府回来,前脚刚走,后脚又踏入,这样有点不合时宜。不过李芸儿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她轻轻推开杜娘的手说:“舅舅关爱百姓,绝对不会让百姓挨饿而自己不做出表示的。我去和舅舅上报,应该会有所成效,至少,能让坊间无恙。”
杜娘看着李芸儿,突然间红了眼眶,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说:“芸儿冰心玉洁,只可惜我这半老徐娘,无力回报啊。”
李芸儿听了这话,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她连忙搂住杜娘道:“若无杜娘这么多年的照顾,芸儿也不会有今天这样。芸儿不求回报,只愿替坊间做些什么。”李芸儿说完,便轻轻推开了杜娘的手,独自往那亲王府去了。
待李芸儿回到亲王府的时候,正巧碰上李申在正堂接见两个官员。李芸儿远远地望了望,见得这二人是当朝宰相道彧和户部大臣赵轼,不禁心头一喜。连忙加快步伐走向正堂。正堂门口的报幕人见到李芸儿前来,连忙向李申汇报。于是乎,李芸儿刚刚只踏进正堂,还没来得及向李申问安,便被李申拉到了身边坐下。
“二位可还记得我这侄女呀?”李申威严地看着两个官员,一面唤人给李芸儿倒了一杯清茶,一面问道。
“芸儿姑娘的芳名,京中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啊!”赵轼笑着回复道。
李申没有回答赵轼的话,转头看向向李芸儿道:“芸儿刚刚才从本府离开,为何又转身高回来了?可是有什么东西忘在本府了?我唤仆从去寻吧。”
“不是的,舅舅,我没有东西落下。”李芸儿说完,大义凛然似的看向道彧和赵轼二人,满脸严肃地说,“二位大人都是当朝重臣,舅舅更是国子皇孙,小女子现有一事郁结于心,不知当不当问?”
“哦?”李申呵呵的笑着,“芸儿有何事想问?”
听了这话,李芸儿也就不在隐瞒了。她往后微微挪动了一下身子,挺了挺腰杆说:“舅舅,你要答应我,无论我说了什么,都请您能够说实话。”
“哦?”李申来了兴致,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宝贝侄女到底会问些什么,于是便点头答应了李芸儿的话。
“好。舅舅,我想问:如今京城饥荒严重,百姓民不聊生,只盼皇帝开国库救灾。可是皇帝陛下至今没有响应百姓。人们都说,皇帝陛下仁爱百姓,可为什么不去看看京城百姓的生活呢!”
李芸儿一面说着,一面挺着自己的脊梁。她看着李申的脸,却发现李申的脸色慢慢低沉下来。待李芸儿说完,李申才缓缓从牙缝中挤出了这几个字。
“女孩子家,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好,不要过问政治。”
李芸儿听到李申这样的回答,不禁有些意外。她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情绪也开始变得有些激动了,她微微提高了音量,指了指亲王府的大门说:“舅舅,芸儿刚刚从大门出去时,碰到过一个求食的男人,他们家已经是三天没进米了。那人找我求食的时候,连掉在水沟里的面饼都不拒绝!”
李芸儿咽了口唾沫,也没去管脸色愈发阴沉的李申继续说道:“还有一个放牛人,他是从东亭逃难过来的,他的牛已经只剩下一片紧包在骨头上的皮了!他自己……”
李芸儿继续描述着刚刚经历的场景,丝毫没有注意到李申的表情,李申的脸色已经非常阴沉了,脸颊也在不停地抽搐。一旁的道彧,赵轼二人见状,不禁往后挪了挪,然后把头埋到了自己的胸前。
李芸儿的声音一浪更比一浪高,可就在她准备继续向下说的时候,李申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这突如其来的一拍可把李芸儿吓了一跳,她身子一颤,往后连连退了好几步。
李申的脸涨的通红,他急促的喘了几口气,对着李芸儿咆哮道:“够了!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些事吗?你以为皇帝陛下不知道这些事吗?皇帝陛下自然会处理这些事的!你一个妇道人家!小姑娘家子!就不要管这些事了!”
李芸儿吓坏了,她本以为这件事会很好解决,但她没有想过平时极为疼爱自己的舅舅回冲自己发火。她蜷缩着身子,唯唯诺诺地叫了声舅舅。
一旁的道彧看到了这一幕,微微叹了口气,然后朝李申行了个礼道:“亲王息怒,芸儿姑娘也是为百姓着想,这也反应了亲王教育有方,给芸儿立了榜样。”
说完,道彧便看向了赵轼说:“赵大人,把国库的事,告诉芸儿姑娘吧。”
赵轼听到宰相的指示,连忙看向李申,见李申避开了自己的目光,便也明白了什么。于是专向李芸儿说:“芸儿姑娘有所不知。不是皇帝陛下不开国库,而是皇帝陛下无法开国库啊。当时赤备大军出征,调走了库中四成粮食,南方大旱用了三成,北方捞灾用了三成。如今京城饥荒,本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待饥荒来时,我们清点国库,才发现我们的粮食根本不够支撑这么大个京城了!”
赵轼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地捶了捶自己的胸口,连连叹息。
李芸儿听到赵轼的说法,只是感觉眼前有一篇黑。她一下瘫软在坐席上,幸得她及时用双手撑在了背后,才免得自己瘫倒在地。
道彧看着李芸儿这种神清,知道李芸儿也是着急,于是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除了。
“京城大户人家众多,各个贵族的府宅里更是收了不少粮食,若是京中大户们可以共同出力,兴许我们可以共度难关。”说道这里,道彧却又皱起了眉头,想了许久之后才接着说,“但是,京中大户的粮食如何分配是他们自己家的事,我们外人,不能随便去管。况且眼下饥荒盛行,人各有私,若是强行让他们出粮,不仅不会让饥荒有所缓和,相反还会破坏臣子之间的关系。”
“芸儿。”李申拉起李芸儿的手,声音一反之前的愤怒,十分温柔地说,“舅舅先前吼你,确实是舅舅的不是,舅舅不该这样。但是你也听见了,饥荒这事,舅舅也无能为力。”
李芸儿更咽了,她看着李申道:“那......就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们挨饿吗?”
道彧听到这话,激动地挥了挥手,抬手示意李芸儿看着李申,然后接着说:“芸儿姑娘有所不知啊!亲王先前已经组织过一次放粮了,但无济于事啊!”
“亲王府也还有这么大,亲王府的人也需要养。”李申一面说着,一面看着哭的稀里哗啦地李芸儿,他于心不忍,便将李芸儿轻轻露乳怀中,然后挥手示意二人先退下。待二人走后,李申安抚了一下李芸儿,许诺第二天会在朝堂上上奏此事。李芸儿听了李申的话,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便应允了一声,然后退身回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