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它怎么会在寺庙里啊?”小狐狸又问。
“这镜子在机缘巧合之下被一个高僧得到后,为了避免再伤害生灵,所以放进寺庙里面打算用佛经度化,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煞气仍然没有完全消除。”上弧月的语气显得有些不屑,“那么多的死者怨气都集中在一面镜子上,哪儿那么容易就度化了。”
上弧月说完,从自己带回来的东西里拿出一块白布放在石桌上,然后又找出三根蜡烛点燃。
虽说眼下只不过从才下午四点左右,但是在这密林的包裹之下,西斜的太阳很难透过来一点光线,倒像是晚上六七点的样子。
三根白色蜡烛发出幽幽的光芒,将两姐妹的眼睛照得亮莹莹的。上弧月用朱砂笔在铜镜上画了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符咒,然后将镜面翻转过去,让它位于三根白蜡烛的后面,正对着白布的位置,嘴里念念有词。
很快,铜镜上的黑气开始上下翻腾起来,然后像是被一股力量吸引着,越过三根蜡烛在白布上蔓延开来。
本来我还以为影像会在镜面上出现,所以一直都盯着铜镜看。可让我没想到的是,白色的布面上竟然隐隐出现了点点痕迹。
当时我觉得那情景和村头放老电影倒是很像,只不过影像十分模糊。上弧月微微皱了皱眉,不知道又念了什么法咒,白布上的情形终于清晰起来。
展现在上面的是几个黑色的影子。五个身影“当当当”地在白布上跳动着,虽然他们的身上全都蒙着黑色的斗篷,但是通过跳动的姿势来看,毫无疑问都是僵尸。
然后视角突然转换了一下,跳动的僵尸变成了四个。这时候文娟爷爷和奶奶出现在了他们的旁边。老头和老太太全身抽搐,显然是在经历着什么痛苦的事情。
“倏!”
白布上所有的画面都消失了。
小狐狸看向上弧月:“刚才那些都是啥啊,我什么都没看明白。”
我同样感到莫名其妙:“刚一开始明明是有五个僵尸,怎么后来就变成四个了?”
“之所以不好理解,是因为这些画面是以死者的视角出现的。”上弧月给我们解释,“五个僵尸变成了四个,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者的灵魂已经从他自己的身上转移到了一具僵尸的身上,自己当然看不见自己。这就是五鬼摄魂的力量。”
听她这么说,我和小狐狸才终于恍然大悟。
过了几秒,上弧月再一次重复起之前的那一套流程。白布上再次显现出影像,这次出现的则是一片坟地。
本来我以为这是文家祖坟的景象,但是随后却发现并不是,因为眼前这块坟地和文家的比起来,未免显得过于寒酸了些。
大大小小的坟包胡乱堆叠在一起,毫无美感可言。除了少数几个坟包上有墓碑外,大多都是光秃秃的。
白布上的场景再一次淡去。让我们觉得失望的是,这次给出的线索比上次的还要少。坟包到处都有,谁能知道这是哪里的?
但是我却总是觉得这情景有些熟悉,好像就在自己头脑中某个呼之欲出的地方,仅仅隔了一层薄纱。可事情往往是这样,你越是想就越想不起来。
上弧月也显得有些失望。她尝试着让铜镜再显现出更多的场景来,可惜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动静。
“看来福乐寺的这些和尚还有些本事,怨气都已经化解得差不多了。”上弧月的声音颇显无奈,“铜镜上的煞气已经不足以再用来施展圆光术了。”
福乐寺?这名字有如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中划过。
人的联想能力是很强大的,福乐寺这个名字很自然地让我想起了十里长山,随后又想到了前些日子和两姐妹去捉大神元神的情景。
“文方广之墓!”我不禁叫出了声,对上弧月道,“我明白刚刚那地方是哪里了,就是上次我和你们在北山分开的那个地方,这块坟地就在那片迷雾里面!”
我这么一说,上弧月也立刻想了起来,恍然大悟般说道:“其实我上次跟踪那个黑衣人到北山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里的,真是太笨了。”
养尸人,坟场,这简直就是再完美不过的组合了,难怪上弧月说自己笨。
“那我们到那里去抓养尸人?”我问她。
上弧月皱着眉头不说话,似乎是在思忖着什么。看得出来,她对这件事情到底该不该先发制人是有一些迟疑的。
想想就明白她担心的是什么,那里毕竟是养尸人的老窝,虽说养尸人自己没有一只七尾狐厉害,但是如果许多僵尸和恶鬼联合起来,再加上些奇门遁甲之术,上弧月可就未必能招架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