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五章后,四维空间储存技术原理解释_异门_奇书网
返回

异门

首页
关于第五章后,四维空间储存技术原理解释(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就像你看到的,这章不是正文而是第五章技术原理的解释,没有看一至五章的话可以先去看看哦!

俺为了让小说尽量合理硬核,就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原理设定上了,再加上俺也只是一个学生党业余作家,所以更新速度慢。当然,俺也可以像其它大部分架空小说一样,仅仅写一个技术名词,如“xx(主角)将xx(物品)储存在亚空间戒指里。”然后就没有了,后面没有一丝关于这项技术原理的解释,看得我甚至不知道亚空间是什么东西!这样的一笔带过,虽然能够提高小说的更新速度,但这并不是我写小说的初衷。

但是到现在,原理设定已经基本完工了,所以后面的更新速度会加快些。如果看完后,觉得拓宽了自己的想象力。所以你懂的,那个推荐,收藏是不是也应该点一点?( ̄▽ ̄)

前面所提到的空间坍缩折叠技术由于能量消耗承指数级增加的缘故,只有在小质量物体身上才有高收益,但对于大质量物体来说就很得不偿失了,所以四维空间储存技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在了解四维空间储存技术原理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弦。在这里我就先引用一下关于弦理论的解说。

弦是一门理论物理学上的学说。弦理论里的物理模型认为组成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是一小段“能量弦线”,大至星际银河,小至电子、质子、夸克一类的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粒子都是由占有一维空间(只有长度,没有宽度的线)的“能量线”所组成。弦的长度为10^-34米,每秒钟振动10^42次,振动速度达到光速(约每秒30万千米),振动时有一个或多个不振动的节点。弦分为开弦与闭弦,开弦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光子(光的基本粒子)与物质,闭弦有引力子(承载引力)等。开弦像一根线段,有两个端点,光子有最简单的开弦振动模式,只有一个节点;闭弦像一条橡皮圈,没有端点,引力子有最简单的闭弦振动模式,只有两个节点。在弦理论中,时空有10~11维,而在三维空间中,存在着“d-膜”,开弦由于有端点,只能在膜上滑动,所以我们无法完全脱离三维空间,只能接触四维空间,但如引力之类的闭弦由于没有端点,能脱离膜运动,能够到达更高维的空间,所以我们感受到的引力已经有很大部分"流"入了更高维的空间,已经被减弱了。

上面的引用,是不是有很多人都一脸懵逼,看的头皮发麻?看不懂也没关系,因为我们只需要知道三维物体是无法完全脱离三维空间的。这里我们用二维与三维空间进行类推。

因为上面的引用提到,物质是由有两个端点的最小基本单位开弦组成。所以我们拿一张纸和一根线,将线的两头粘在纸上,再将线平放在纸上,这张纸就相当于二维空间,线就像二维空间里的物体,然后我们再通过提起线的中部将线脱离纸面,但由于线的两段被粘在纸上,所以线并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完全脱离纸面,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二维物体的三维展开,但却无法完全到达三维空间。现在再来观察纸面,原本这根线都在纸面上,现在却只有两个端点,从纸面及二维的角度来看,线消失了!而三维物体的四维展开也是这样的效果。

所以现在我们再回到四维空间储存技术原理,它与空间坍缩折叠技术恰恰相反,是通过将物体的三维空间四维展开,仅仅在三维空间留下两个“端点”实现储存。

在2705年,地球人类将这项技术发明后便与空间坍缩折叠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小质量物体还是空间坍缩折叠技术耗能更小,大质量物体更适合四维空间储存技术。此外这项技术相比于空间坍缩折叠技术还有一个优点——当应用到人及生命体身上时,没有任何副作用。原因是空间坍缩折叠技术在坍缩与折叠的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对生命体的超细微结构造成破坏。此外黑装备的s级纳米尖兵战略装甲就应用到了此项技术。

最后这里再提一下第三章出现的力场驱动技术,其原理我也尚且不知,只知道它搭载了可调介子环流发生器,只要所在区域具有适当的力场强度它就能不受约束的在控制方向上产生驱动力。以我目前的能力是设想不出它的技术原理了,也查不到他的原理解释,可能是因为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十几年就能实现,所以现在它的技术原理属于机密吧!当然,随着知识储量的不断增加,我还是会尝试设想它。

(本章完)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