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城长安,阴云密布,一场危机正悄然来临。
玉文直受人唆使,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火苗变成了熊熊烈火,烧尽了理智,也焚毁了情义,只剩下邪贪婪的野心。
大冢宰玉文宪一直心有顾虑,早对杨坚生了疑心,时刻小心防范,并不敢加以信任。
虽然杨坚不留破绽,但玉文宪早留意到庞晃与杨坚私交甚密,而庞晃又不停出入卫王玉文直的府邸,这其中,难免没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玉文直谋反之事,迫在眉睫,这让玉文宪心急如焚。
“窦将军!”
玉文宪匆匆来到柱国将军窦毅府上,共商应对之策。
窦毅行礼拜道:“恭迎大冢宰!”
玉文宪看看左右家仆,欲言又止。
“都退下!”窦毅觉察到玉文宪似有要事,忙让众人回避。
仆人们齐齐退去,玉文宪才松了口气。
“玉文直召集两万府兵,意欲篡位,请窦将军调兵遣将,保卫皇城,莫让他得逞!”
窦毅大惊失色,忙道:“宫中约有侍卫一万,若要应对卫王,至少尚需万余人,皇帝将可用之士全都调去攻打齐国了,一时如何征集到这么多人啊?”
玉文宪一咬牙,说道:“我已派飞骑通知皇帝,此刻,皇帝应该正带着五万骑兵,在返回长安的途中了!只是不知那玉文直何时造反,宫中兵力薄弱,一旦他攻入皇城,皇宫必定失守!各王公大臣府上,家仆皆有数百,若来不及召集兵士,只好让他们先行顶上了,为稳妥起见,多多益善!”
窦毅点点头,说道:“也只好如此了!”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当即窦毅便联络身居长安及附近的各位臣公,将自己的家仆全都武装起来,勉强凑齐了一万多人。
…..
大周天官府,位于朝堂南侧,是大冢宰引领重臣处理政务的地方。
晌午时分,玉文宪正与众臣公一道,在天官府处理政事,却突闻一阵嘈杂之声远远传来。
玉文宪立刻警觉起来,放下手中文书,便朝门口奔去。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走了出来,朝远处张望。
兵器声,打斗声,厮杀声,不绝于耳,越来越猛烈。
正在众人狐疑之际,便见守城将军匆匆跑了过来。
“大冢宰,各位大人,卫王反了!”那将军单膝跪地,急急禀报道。
众大臣听罢,无不大惊失色,顿时惶然无措,人人皆道“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玉文宪早有预料,虽然不惊不讶,但还是没有胜算,难免焦急不安。
“窦将军可有前来应敌?”
那将军说道:“窦将军正带领将士们奋起还击,又命卑职前来通报,请各位大人做好防范!”
众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大冢宰,这让我等如何应对啊…”
“是啊,宫中兵力空虚,区区万余侍卫,如何敌得过卫王的叛军啊?”
玉文宪吐了口气,紧要时刻,自己这个大冢宰是无论如何不能慌乱的,不然这些大臣只怕会做墙头草,风吹一边倒,投靠玉文直。
“诸位莫急,玉文直不过两万叛军,而我已命窦将军另外召集了了一万兵士,足可与玉文直抗衡!”玉文宪大手一挥,泰然说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众大臣听得此话,方才松了口气。
谁知那将军黯然说道:“回大冢宰,卫王的叛军号称四万,只怕窦将军…难以应付啊!”
玉文宪大骇,脸皮不自禁的颤抖起来,可身为大冢宰,号令百官,怎能让人看出自己的怯弱?
玉文宪连忙大笑了几声,击碎自己的惧意。
“虚张声势罢了!历来行军打仗,好以声势震慑人心,动辄号称百万,实则不过几十万而已,诸位莫怕!再者,我已命人,将卫王意欲谋反一事禀报给了皇帝,皇帝早已率五万骑兵赶回长安!若不出所料,此刻,皇帝应该已经到了京城之界了,只要将士们抵得过一个时辰,玉文直的阴谋必不能得逞!”玉文宪提高了嗓门,用最大的声音说出这一番话,他是想要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从而稳定人心。
众人半信半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难以决断。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几朝元老,历经了多次改朝换代,早已学会了见风使舵的本领,实无忠心可言,他们难免不寻思着,玉文直若是称帝,自己可得明哲保身,不可与他为敌,反正谁当皇帝,自己都只是臣下,只要保住自己的位置,管他谁是天子呢?
玉文宪又怎会不知他们的心思,所以赶紧说出皇帝已在长安附近了,你们若敢生出异心,背叛皇帝,投靠卫王,难保不会落得叛党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