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暖,处处张灯结彩。
十年光阴,流云而逝,一个特别的节日到来了——柳八日。
依照习俗,家家户户贴好文对子,准备着柳叶糕。
通往古柳的道路上,熙熙攘攘。
行人来往不绝,一对母女在一旁的官道上漫步,女孩笑声如铃,很是好听,也不忘向来往的百姓打招呼。
柳城是凡人的城池,通常,道路分两侧,一侧为民道,一侧则设立官道。
民道之根本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基,立民为本,中规中矩,腹水行舟,游刃有余。
官道最早由仝朝粗略设立,而后陆续有所专一修缮,保留到今日,早已被各国朝廷修建为特例的侧道。
在朝廷未有需要时,百姓也可以走官道,而百姓早已在潜移默化之中认可了官道,百姓不会去走官道,民道更合适。
当年仝朝一统柳城大部,可谓是国泰民安,百姓集体请愿仝宗祖设立官员通路,在百姓心中,官员是支撑国家安稳的栋梁,辛苦维系百姓的正常生活,理应获得便利,这是他们应有的待遇。
仝宗祖见天下大势安宁,倍感欣慰,收到百姓提议便高兴道:“水可载舟而行,亦可覆舟无形。国,需良臣衷将才能兴久不衰,这官道要修,但百姓们也能够使用。”
到了五国并持的现在。
吴国、越国、倾国、周国、齐国。
各国百姓不约而同都将官道联合整修,各国间的道路、国家外围的道路,又经过了国家增修,成为了国道。
同样,通向古柳的柳道也被修缮,古柳不仅仅是越国的,也是整个柳城最古老的标志。
说来也是奇怪,每次柳城分裂为多国时,除了越国现在这片领土,其他国家的国都会长出一颗巨大的国柳。
而柳城统一时,就只剩下古柳,其他柳树都会化成一柳土。
古柳是柳城象征,因此各国在和平时期都会有人来越国采摘古柳叶。
“汐儿,慢点。”
一个中年妇女笑着喊道,这位正是杨家夫人,一身穿白色锦裙在身,漫步官道,头上的木兰步摇轻巧摆动,清新脱俗。
“娘亲,您快点呀,父亲的生辰,我要做柳叶糕给父亲贺寿,今天是柳八日,古柳叶长得最好的时候!”
小跑的小杨汐停下来,转过身去催促母亲。
“汐儿,古柳的叶儿足够整个柳城的人一起做柳叶糕的了,慢点。”
杨夫人见小杨汐着急加快了步伐,却显得有些吃力。
母女二人很快就来到古柳树前。
满树碧绿,阳光被树叶遮挡,留下庇荫,阳光从缝隙间落地,又留下了斑驳,自然柔和,古柳的气息清润芬芳,让人心情极其舒畅。
“母亲,古柳真的是神明吗?我们总摘她的叶子,是不是不太好?”
小杨汐大口呼吸着古柳散发的气息,突然皱起了自己的小额头,形似川字,小嘴上挑着,甚是讨人喜欢。
“古柳啊,是光明神在这世间的化身。”
杨夫人抚摸着杨汐的头发说道,“远仓时期,古柳生叶救民,在那之后,柳地的柳树叶就全都饱含着一种异于麦子又与麦子相似的物质,可充饥饱腹,而古柳以及上了年份的柳树,在柳八日生的叶,有时候还可以治病救人,尤其是天灾人祸之时。”
“采集柳叶,会促进古柳的新生,唯有柳叶成就无上新,才能将光明永驻。”又是相似的话,小杨汐回想起爷爷当年‘折柳定虚’的场面。
“娘亲,爷爷他们都在京城吗?什么时候能回来呢?我想到爷爷当年’定柳’了。”
小杨汐一番话,让杨夫人的内心犹如一汪宁静泉水猛然地被扔了一颗小石头,溅起了水花,荡出一圈圈涟漪。
“汐儿,爷爷在京城有重要的事情,不可以随便回来,等汐儿长大了,汐儿可以自己去京城找爷爷。来,你不是还急着摘柳叶吗?”杨夫人拿起桃木篮采摘柳叶。
杨夫人有点诧异,杨原‘折柳定虚’是在杨汐三岁时,涉及古柳秘辛,当时杨原只留下了杨汐在场。
小杨汐撅了撅小嘴,表示不满,抓住一根柳条,用力得扯着柳叶,母女二人很快就采满一篮子。
“吁!”一辆马车从官道缓缓而来,停在母女跟前。
“夫人,小姐,请上马车。”马上的人纵身跃下,行礼后说道。
“嗯,汐儿,我们回府。”杨夫人牵起杨汐的小手走上马车,一阵疾驰,回到杨府。
......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十年渺茫,二十年,山川风雨,八方有变。
杨汐出生的四年之前。
五国外,一个李氏之人,建立起‘唐国’,因而被后世称为唐高祖,自此之后的二十年,六国局势动荡。
杨汐十六岁那年,唐国得到古柳认可,长出‘国柳’,在纷争之中,六国之局终于还是定下了。
杨府庭院中。
“小姐,你这字越来越好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简直是王之厉在世!”绿色织锦华袍的侍女在一旁称赞道。
“小幻啊,你就会折煞我,王之厉是书法之王,又是‘印神官’,更是柳城几乎统一时期,仝朝时候的重要人物,我啊,现在怎能与他相比。”被叫小姐的女子食指点了几下小幻。
“我相信,有朝一日咱们小姐定能比王之厉更厉害!”小幻振奋地鼓励道。
“嗯,王之厉出身于微末世家,后天成就源自努力,汐儿你若一直进学,未尝不可与其相比,你这书法确实有了‘王气’,但书皇、书圣,那才是你的目标。”杨木走来,拿起杨汐的字说道。
“父亲。”杨汐起身作揖,这是父女孝道之礼,年芳十六的杨汐已经时刻牢记这些礼节。
古有天夫子定天、地夫子习以礼治天下。礼,天下秩序之表率。
“明天柳八日,记得给我留些柳叶制茶。朝廷那里有些事,我先过去一趟,尽量在你生辰前回来。”杨木说完转身离开。
“小幻,走,咱们去古柳。”杨汐牵着小幻的手,走上马车。
马车在官道上行走,杨汐还是和以前一样,见到熟人就连忙打招呼,和其他权贵不一样,没有对百姓有什么身份上的区别对待。
父亲教导过她,不得对百姓傲慢无礼,她自己也知道,人不该有高低贵贱。
下了马车,巨大的古柳遮天,十分美丽,古柳巨大,古木直径有千米之距,小幻细细采摘柳叶,杨汐则向古柳东边走去。
古柳的西边是柳八日时买卖货物之地,俗称柳集,也就是集市;东边则是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了。
最主要的是,东边有一个敬柳文会,杨汐自学书后,年年不间断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