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哗啦!”大雨倾盆。
漫天的雨云遮蔽,太阳显露出一角,光线被挡住大半。
即使正值中午,柳城也显得昏暗了许多,六国之外的番邦蛮族、夷族也在同一时刻经历大雨。
“小姐,要怎样烹饪这么多柳叶糕?这雨太大,不宜去火洞,火都可能生不起来。”
小幻问道,她从来没有见过,用古法一次性做这么多柳叶糕,对于古法烹饪更是难,大雨之下,火洞也无法燃火。
东柳凡城的一大特色便是柳叶糕,传说中光明柳神降临不久,有凡人病重。
神女采柳叶在圃地制成糕点用以除病,这便是古法制糕,而火圃便是其后千年延续下来的古老设施。
“不对。”杨汐目观天色,伸手接住雨水,水滴在手心回旋凝聚,形成小漩涡。
杨汐有些心惊,“小幻,你立即命人去江畔查看柳江蓄水状况,尽快告知我。”
“是,小姐。”小幻应声道。
“等等。”凝聚在手中的几滴雨水忽然变多,竟然变成了一捧水,滴水成泉涌!
杨汐急忙说道:“直接汇报给父亲吧,我去一趟柳江上游。记得火洞之外还有一个老旧些的火圃,那里地势较高,不易被淹,且那儿有古柳木,生火应当更容易些。”
“小姐,这雨有什么问题?”小幻派人离去,回来问道。
“来不及了,这次要做的柳叶糕是不朽之食,先做十块,其余的用木盒密封沉在鲍婆婆带的泉水中,你随我边走边说。”
杨汐拿出七个木盒,和小幻开始装盒,十块一盒,六盒沉入泉水中,也形成微弱的冰气缭绕,水面上浮起一层薄冰。
“这雨水,降落下来就会聚拢,很容易形成洼潭,而雨水降落后又会膨胀,这是隍雨,如此下法,柳河有决堤的可能。”
杨汐手中拿着木盒,小幻紧跟其后撑着一把大伞,水滴在伞上“噼啪”作响,两人快步前行。
一路上积水不断,两人的衣裙被浸湿大片。
二人很快来到一条大江前,与其说是江,不如说是一条极广的河,河流蜿蜒曲折,蔓延向远方,水流急蹿,浪潮不断,眼看河
(本章未完,请翻页)
水快要末过水线。
“小姐,这隍水是汇聚?”小幻询问道。
“坏了。小幻,你看水位快要末过水线了,而现在隍雨被积聚,没有彻底膨胀,一月之内,必将水漫城都,我柳县有大灾。”杨汐思索着,有些出神。
“那小姐,我们还是先将柳叶糕蒸熟吧。”小幻在一旁提醒着。
柳江附近有很多火圃,是很早以前,仝朝时改建的。
这里的火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火,自古以来水火不容,而这柳江的火圃要用水生火,用柳江的水和古柳木作为燃料,生起的火是不灭火,柳江火圃的火从来不灭,使用时将江水灌入火渠便有大火自燃。
在仝朝中期,仝高宗时期连续发生:饥荒、水灾、旱灾,柳河火圃自此破败,很少再被使用,如今家家户户做饭所用,都是自家的锅灶了。
仝朝的水不灭之火自然也就成了传说之物。
“到了。”
杨汐驻足,来到了一个柳江火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