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三部群雄逐鹿和第四部三国初立陆续上市,文化市场一片繁荣,购买者人潮如织,热闹非凡。
从二月下旬开始,天气逐渐转暖。关中地区已连续近一个多月没有下雨。凌霖知道,历史上贞观二年的关中大旱就要开始了。
因为缺少雨水,不能浇水灌溉的庄稼日渐枯萎,官府组织百姓挑水抗旱,杯水车薪,难以改变庄稼减产的局面。粮食减产已成定局。
天灾侵害的不仅仅是唐朝,同时也影响到突厥,而且突厥地处更北方,受自然灾害影响更大。连续的干旱,导致草场枯萎,各部落不得不寻找新的牧场和水源,一场矛盾冲突正在酝酿中。
春考在即,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考生陆续从四方赶往长安。大唐史上第一个春考,在万众瞩目中即将登场。
为了照顾考生、尤其是贫苦家庭的考生,李世民特意降旨:春考前十天即四月初七起,考生的食宿、笔墨纸张由朝廷统一提供,一直延续到放榜结束后三天。以便考生安心准备应考。
由礼部牵头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客栈、考生登记、安排食宿、提供笔墨纸张。确保考生无后顾之忧。
同时,兵部会同长安府役加强了长安城的巡逻,在各客栈分别安排了一小队士兵,保护考生的安全。
自然科学类的考题由兴唐印书馆在考前五天排版印刷,由尉迟宝琳挑选的可靠人员负责排版、印刷、密封、保存,全程由李承乾调来的金吾卫监管,所有人员封闭隔离到考试结束。
四月十六,东宫。
自然科学类春考的各主考、副考端坐一堂。
“今天召集大家,主要是后天春考就要开始了,大家议一议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遗漏的工作?”
自然科学不同于八股考试,可以找人代考、抄答案等。自然科学讲究的是理解明悟,而不是照本宣科。自然不担心八股考试出现的问题。
所有的自然科学类科目包括算术、物理、化学、医学、天文、农技等,考核的难度不大,为的是选拔有天数、有兴趣的人才,收入大唐自然科技大学,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以培养。加试题难度稍大,目的就是选拔一批人才进入大唐自然科学院,组成专业的研究队伍和科技大学教师队伍。
众人把各自负责的专业和落实情况,分别做了沟通。李承乾安排杜珂负责后勤协调,务必给春考做好服务,确保万无一失。
万事俱备,只待考试。
四月十八,贡院。
辰时,初。
贡院前排起了参见科考的生员。
由于加开自然科学的考试,原科举考试明经类只考儒家经典;其余皆归入自然科学考试。
考场外按考试科目分区排队,分设考场。
由于是自然科学首次招考,加之大唐的读书人还是以四书五经为主,故而考生基本上以明经类报考者居多;自然科学类报考生员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