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万事俱备_我怀疑我是个天才_奇书网
返回

我怀疑我是个天才

首页
第二十八章 万事俱备(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这个贴切的名字......

当然没有通过!

最后,还是众人集思广益,取了“心怡”这个名字,寓意喝了之后,让人心旷神怡!

这个名字就有意境多了,刘莽也只能无奈接受。

接下来就是产品上市之后分赃...呃...分成的事。

刘莽本想拿一小部分的,不过徐敏坚决不同意,按她的话来说,刘莽必须绝对控股,要不然她不会接手这事。

最后,两相谦让之下,刘莽占股51%,徐敏占40%,剩下的由其他人平分。

就这样,心怡这款日后红遍大江南北的凉茶,最初的元老都在这间屋子里诞生了。

不过,法人还是徐敏,毕竟公司还是那个公司,只是有了新产品问世而已。

定价方面,众人决定就定五元一瓶,500毫升的量。

考虑到心怡的良好口感,这个性价比已经很高了,平民大众也消费得起。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申请相关的证书和厂房的事情。

不过,现在已经深夜,再急也得等到明天了。

回到家,刘莽借口还有些细节需要讨论一下,想去徐敏的房间坐坐,被徐敏无情的拒绝了,说明天到公司再具体说。

第二天一早,二人便分工合作,徐敏去办公司资质方面的事情,刘莽负责找厂房。

不过刘莽哪有这方面的路子,最后还是得拜托张德彪帮忙,想必他有办法。

刚吃过午饭,就接到了张德彪的电话,说厂房的事情有眉目了。

按照导航,刘莽来到了地方,张德彪也提前到达了。

这里是郊区,离市中心半小时车程。

厂房是老厂房了,起码有二十个年头之久。

在张德彪的引荐下,刘莽见到了厂房的主人。

这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名叫蒋文松,据蒋文松介绍,他是子承父业,从父亲手里接过了这间厂房。

原本就是做饮料加工的,也承接外面公司的订单。

不过由于市场行情不好,加上厂里的设备陈旧,在激烈的竞争下,厂子也连连亏损,到了破产的边缘。不得已,才打算出租或者出售厂房。

现在的新一批出现的同行,都是机械化程度很高了,此厂房却还是延续了人工为主导。

所以生产成本过高,赚不了啥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蒋文松其实也明白其中的问题,但这批老员工从父亲那时就跟着,干了几十年了,辞退他们,怕是想再找工作就难了。

新设备效率是高,但让这批老革命去操作那些智能化的机械,难度系数太大了,厂里也没那实力购买昂贵的新设备。

听蒋文松说着其中的原委,刘莽也敬佩他的重情重义。

“是个好的合作伙伴”

刘莽也打定主意就用此厂房了。

商议之后,刘莽以30万一年的价格,与蒋文松签订了一年的合同。

厂里的所有设备,刘莽有使用权。

并且,继续聘请厂里原来的几十名员工,工资以市场行情价为准。

蒋文松感激涕零,主动让出了利益,最后以20万一年的价格,在合同上签下了名字。

拗不过蒋文松的执着,刘莽也签上了自己的名。

最后,聘请蒋文松继续担任厂长一职。

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是刘莽的处事准则。

用上次从陈勇那得来的钱,付了款,厂房的事情也算圆满完成了。

中途,有座机号码打来,刘莽在忙碌中,就没有接听。

与蒋文松握手言别之后,刘莽便和张德彪离去了。

希望徐敏那边也能顺利。

到此,刘莽还没有给身边人说过自己办厂生产凉茶的事,包括家人,虽然对这款茶的前景很看好,不过在名气打响之前,刘莽还是选择了低调。

没过多久,接到了徐敏的电话,说她那边的事情也办妥了,相关的证书也拿到手了。

想来也正常,带上一份凉茶的样品去做检测,只要是个明白人就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一路开绿灯也不是不可能,再加上价格还那么实惠。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