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竹林雅会_龙吟晋韵_奇书网
返回

龙吟晋韵

首页
第七章 竹林雅会(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正始年间,阮籍、山涛等人才情高致、风雅不群,有七贤之称。他们七人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常在山阳县竹林之下,吟诗、操琴、纵歌、畅饮,所以被士人名流美誉为竹林七贤。于是洛阳城内的士人才女们也纷纷效仿,在洛阳城外的翠竹林吟诗聚会,并渐渐形成一种风尚,以至于竹林雅会竟然成为时下各种思潮文艺的交流集会和京都才俊的品评大会。如有人能在竹林雅会中崭露头角,那么他将在洛阳城声名鹊起,无异于一条仕途捷径。当然许多士子都系出名门望族,入仕的途径远不止如此,因此更多的士子才女是将竹林雅会当做一次交际大会,希望能在此中接触到更新颖的思想,遇到更钟意的人物。

卫瓘让卫恒、卫宣和卫曦参加竹林雅会是有自己一番考虑的。他这五个子女才情性格各有不同,正室夫人崔氏温良恭俭,所生二子卫密与卫恒,性格很随母亲,长子卫密忠孝笃厚,略显木讷,从不招惹是非。然而自小在卫瓘的熏陶下精于律法,喜好钻研典礼制度。次子卫恒,个性与兄长相似,然而自小酷爱书法,虽然年轻,但其书法造诣以直追乃父。小女卫曦儿乃是三夫人崔氏所生,弘农郡自古就是出美人的地方,崔氏更是在这美人郡里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卫曦儿既继承了母亲出众的容貌又继承了母亲泼辣乖张的性格,卫曦儿年方十五,身材高桃,体态轻盈,乌发如漆,肌肤如玉,美目流盼,颦笑间难言绝妙风韵。

卫恒随父亲在朝中任职,因为一手好书法,担任秘书丞一职,平日里也只是些抄抄写写的杂事,于人情世故是很是生涩。因此,卫瓘常鼓励卫恒多些交游,然而卫恒却始终不甚开窍。卫瓘印象中的卫宣向来是放浪不羁的,更不喜读书习字,不过今日一番交谈,卫宣学问见识倒让卫瓘大吃一惊,清谈功夫更是了得。因此他想让四子卫宣在竹林雅会上显露一番,借人物品评家之口,名扬京都,好为今后仕途进阶做个铺垫。至于卫曦儿早有才女之名,竹林雅会岂能被她错过?

初五日一早,卫曦儿就一溜烟似地跑过来找卫宣,只见她今日刻意打扮一番,一袭天青色翠烟衫,撒花水雾百褶裙,披碧水胧烟纱,若出水芙蓉般娇美。卫曦儿忽闪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对卫宣娇嗔道:“四哥———,嗨,爹这次让二哥和咱俩一起去竹林雅会,弄得好好的一件事变得无趣了。”

卫宣佯装不解,笑着反问道:“哦?二哥和我们一道有何不美之处?”

只见卫曦儿俏脸上顿时露出不屑之色,嘟着粉唇道:“你还不知道他,整日跟个闷葫芦一般,而且爹的心思你会不知道?还不是想让这个闷葫芦当个耳报神?想来这一路上稍有个行差踏错,爹回来肯定知道责罚你我。”

卫宣暗笑自己这个妹子率真可爱,于是打趣道:“一个女孩子家的,你要怎样个的行差踏错的?难道要踏出个妹夫出来?”

卫曦儿马上羞红了脸,秀足一跺,嗔怪道:“人家当你是哥哥,你倒这样欺负我,不理你了。”言罢,转身飞跑出去。

卫宣看着妹妹远去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自己这个妹妹跟五弟卫庭一样风风火火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性格。

巳时三刻,卫宣兄妹三人准备停当,带上数名僮仆骑马前行。一路上卫宣、卫曦儿兄妹二人有说有笑,天南海北的聊的不亦乐乎。卫恒开始时偶尔也插上一两句话,无非是谈些书法上的事。只言片语之间,卫恒惊异发现自己这位四弟卫宣,在书法上竟有极为高明的见解,虽然有些观点闻所未闻,十分新颖大胆,但是细思起来,又颇具道理。在卫恒的印象中,四弟卫宣和五弟卫庭一样是个混不吝,平日里只知道架鹰斗犬,呼卢喝雉,毫不在意学问。今日一观,没想到卫宣竟然是深藏不露。于是,卫恒不自觉地和卫宣亲近起来,话也慢慢多了。

半个时辰的功夫,三人来到了翠竹林外的一片空场。卫宣放眼一望,只见此处草木葱茏,春花烂漫,竹林深处隐着一股清流潺潺地泻于山石缝隙之中,在竹林南面小丘上矗着一亭,亭子隐于山坳竹丛枝叶之间,因此看不真切。卫恒手指着亭子对卫宣言道:“四弟你看那方凉亭。”

“怎么了?二哥。”卫宣问道。

“每逢竹林雅会,京都有名的品评大家都会相聚于亭上,凡出类拔萃者都要被他们过上一眼,品评一番。他们的一句话能让你名扬天下,能让你位列朝班。”卫恒郑重其事地言道。

卫宣听罢,心中暗暗好笑,心想考试制度被现代人严重诟病,然而当自己穿越回到魏晋时代,竟然发现在这个时代成名做官居然要靠大v的一句评语,古人这是有多不靠谱!后世隋唐的科举制度能够延续千年,实在是有其存在的道理。

卫恒见卫宣不语,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对卫宣低声言道:“本朝武帝曹公未曾入仕时,许劭先生曾对他做过这样的评语,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时曹公听罢颇不以为然,然而结果正中许劭先生所言。”

卫宣点点头,并不分辩。此刻他与卫曦儿的心情一样,只想四处看看,切身体验一下这个时代士人才女们的风采。于是他领着卫曦儿信步闲游。一周遭转下来,卫宣发现所谓竹林雅会不过是古代的大型文艺沙龙,以谈玄、论道、饮酒、品茗、赋诗、书道为不同主题,各有不少的拥趸。作为一个拥有现代灵魂的穿越者,卫宣前世经过现代城市文艺派对和各类艺术展览熏陶,况且中间隔着人类文明近两千年的鸿沟,让卫宣觉得最为士人热衷的谈玄论道显得十分幼稚,索然无味。

于是卫宣随同卫曦儿在一群女眷中饮茶品茗,他倒是觉得很有兴味。原来魏人的饮茶方式和现代人很不相同,只见一名肤色白皙,容貌姣好黄杉少女从竹笼屉取出一方藏青色圆形茶饼,用小火钳夹着放在赤泥炭炉的铁架上微微炙烤,不一刻的功夫,茶饼背面隆起,渐渐呈现出赤褐色。尔后,黄衫少女用如笋尖般的玉指将茶饼衔住放置于汉白玉石臼中慢慢捣碎成末,用一面小巧的细箩细细筛过茶粉,将紫红色的茶粉置于一双耳白瓷罐中用滚沸的山泉水浇覆其上,顿时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茶汤煮好,黄衫少女均匀将其斟入各人盏中,暗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座中众人纷纷取饮,卫曦儿还在盏中放入姜片、红枣。卫宣饮罢数盏后,心想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妹三人一起出城,不能因为曦儿与卫恒不睦,而二哥卫恒干晾在一旁,因此便欲告辞离开去找卫恒。没料到黄衫少女明眸一闪,微启朱唇言道:“公子且慢,公子只饮得数盏便欲离开,莫非是小女子烹的茶不香气吗?”

卫宣淡淡一笑道:“哪里,姑娘茶道精湛,烹出来的茶更是清雅脱俗,正可谓茶如其人。只是如此好茶不可多饮呐,适可而止方能恰到好处。”

黄衫少女脸上微微一红,又见卫宣眉目清秀、俊朗挺拔,心下已有七八分赞许,随即莞尔一笑道:“想来公子对茶道也颇有见地,然而既是好茶为何说不可多饮,还请公子指教。”

卫宣倒也不客气,身子向后一仰,徐徐言道:“饮茶也非为解渴,乃是风雅之事也。我有一友曾言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因此说好茶不可多饮,七碗为限。”

卫宣这一番言论引得众人啧啧称赞,引得周围的人也纷纷聚拢过来驻足观看,黄衫少女见人越拢越多,不由得更有了兴致,笑着对卫宣言道:“公子的朋友也是极有趣之人,不过未免夸大其词了,如果这般讲,茶能通仙灵,那么茶岂不是灵丹了,那术士们还修什么真练什么丹?”

卫宣道:“茶非世间凡品,所谓茶者南方嘉木也。茶是有灵性的,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秉金木水火土五德而成,与道家丹药别无二致。”卫宣不待其发问,接着说道:“所谓茶之五德,生长名山秀岳之间,吸山川灵秀,是其土德;茶树秉其本性生长,去老枝,取新芽是其木德;釜鏊中炭烧焙烤,少一分则青涩,过一分则枯焦是为火德与金德;茶待远山泉,融雪煮香茗,烹茶对水极为严苛,是为水德。由此五德,请问姑娘烹茶与炼丹又有何异?

“公子果然才情高卓,小女子佩服之至。公子能否以今日品茗为题,赋诗一首以助雅兴?

座中众少女见黄衫少女和卫宣言语纠缠在一起,不由得互相打着眼色,窃窃私语调笑起来。卫宣倒显得还不在意似的,拱手施了个礼道:“承蒙姑娘抬爱,那在下恭敬不如从命。”然后略一沉吟,徐徐吟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习洗尽兴难尽,一树莺声片影斜。”吟罢众人纷纷喝彩,自曹子建七步成诗的传说闻名天下以来,洛阳城中还未见如此才思敏捷之人。卫曦儿也兴奋地涨红了脸,为哥哥鼓掌高兴。

黄衫少女也没有料到眼前这位英俊公子才思如此,不禁满面春风道:“公子雅量高致,小女佩服,请容我为公子再烹一壶茶。”言罢,一双媚眼望着卫宣。

卫宣心里想凭着前世记忆中的几首古诗,撩拨的一群少女芳心大动,很有点无耻的味道,于是赶忙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多谢姑娘。茶倒是不必了,刚才不说过茶不过七碗了吗?后会有期。”说罢朝黄衫少女拱了拱手,带着卫曦儿转身离去。

黄衫少女也不好阻拦,看着卫宣的背影喃喃地道:“茶不过七......”

(本章完)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