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
青铜巨钟嗡鸣,回荡在内城的每一个角落之中。
弥纶宫前,灰鳞卫与神官的队伍分开两侧,静候城主出门。
大总管于门庭右侧,躬身朗声道:“吉时已到,请主上移步未光亭中。”
足有两丈来高的大门缓缓开启,城主身着暮云灰色长袍,腰间一条流云玉带,如稻穗般的流苏垂地,缓步走了出来。
城主夫人紧随其后,头带金玉冠,身着锦衣裙,乌发长落,双袖低垂。
在之后则是琼华与玉瑶双珠,一个美颜冷厉,一个恬静淡雅,并排跟随。
城主扫视了一圈众人,冲大总管点了点头。
大总管高喝道:“启程!”
随着钟鼓乐鸣声响起,城主一行缓步向前,神官与灰鳞卫紧跟其后。
为表达对上天的敬意,这段路程是不允许乘轿的。
大典开始于午时三刻,这段路程大概需要一刻钟的时间。
当然城主步行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疾走,所以在午时刚到便开始出发,以免发生什么意外,耽误了典仪。
走出弥纶宫,城主朝身后招了招手。
大总管连忙一路小跑赶来过来。
“张大人,祈雪大典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吗?”
大总管微微颔首,答道:“一切准备妥当。”
城主又问道:“昨夜可有观星象?祈雪大典事关重大,切莫有丝毫疏漏之处。”
大总管答道:“昨夜观星,紫微明如皓月,伴星清朗澄明,并无异状,请主上尽管放心。”
城主“唔”了一声,不再言语。
正当大总管想要退下之时,忽听他低声道:“天人会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
还不等他回答,城主继续小声道:“天人会植根浊染城已久,想要清除,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大总管心急,想要肃清,我可以理解,但又何必赌上性命呢?”
“放心,这次即便未能完成军令状,我也会找个理由帮你搪塞过去,大总管乃浊染城的根基,万万不可因小失大。”
大总管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地表情,但很快又消失不见,他微微拱手,道:“多谢主上宽恩。”
说完,便退了下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了未光亭。
灰鳞卫与神官分散开守在螣蛇长廊的入口处。
华梦泽中,横舟连锁,每一条方舟上都立于一名灰鳞卫,密密麻麻将整个未光亭围了起来。
城主等人行至亭中。
大总管朗声道:“午时三刻已至,请主上祈福。”
城主立于玉砌的平台之下,手握三株高香,身旁早有侍卫双手举过头顶,呈上宝玉、锦帛,等待发话。
城主深吸了一口气,道:“点高香。”
三株高香被缓缓点燃。
城主手持高香,一步步跨上玉台,将香插于青铜巨鼎之上。
就在高香插进巨鼎的一刹那,原本万里无云的晴空陡然一暗,一片片黑云不知从哪里飘了过来,眨眼的功夫便已遮蔽了日光。
明明是正午时分,却如黄昏般暗沉。
忽然一阵狂风刮过。
吹得亭内众人衣袂飞舞,鼎中的高香经不住狂风的摧残,咔嚓一声,尽数折断。
城主面色一变,连撤两步,向后退去。
这时只听到呼啸的风声之中夹杂着一个清晰可闻的声音。
那声音像是随风而起一般,飘散在未光亭周围,却让人辨不清来向。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嘿嘿,那个明日愁。”
声音透露着一丝慵懒,却又极其狂妄。
“在湖中!”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众人的目光纷纷移向了湖面。
只见未光亭前面不远处的水面上,泛着一只扁舟。
舟上斜卧一人,少年模样,身着白衣,纤尘不染,一只手握着酒坛,另一只手垂在水中,随意地撩拨着湖水。
见众人看他,少年抬起手,将酒水隔空灌于嘴中,咕咚咕咚痛饮了几大口,才仰天大笑:“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保护城主!”
大总管一挥长袖,周围金、银鞘卫顿时鱼贯而入,将城主等人团团围住。
少年见众人如此紧张兮兮的样子,轻笑一声,也不做理会,摇摇晃晃地从船上站了起来,摊开手掌,仰头望天。
“咦,下雪了,还真是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