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劳驾你老吧。”管家说。
被称为黄先生的老者用手捻着胡须说:“老朽恐怕不能胜任啊,王府里的这几位公子是曹先生亲手调教的……”
“曹先生调教的又怎样?您黄先生也不是浪得虚名啊。”有人插话。
黄先生说:“岂敢岂敢,老朽实在是自叹弗如啊!”
“若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确是曹先生的长处;可要说这八股文章,儒家经典,仕途经济,当然是先生您要胜出一筹了。”
此人的评论,众人都交口称赞。
管家说:“黄先生就不要客气了,一起去拜见王爷吧。”
黄先生跟管家一走,剩下的人就议论开了。
“不上不下的,怎么曹先生在这个时候离开呢?”
“不是他愿意离开吧,可能是王爷让他卷铺盖的。”
“不可能吧,王爷可是很器重他的,一直把他视做上宾。”
“诸位,诸位。你们知道前几天几位少爷受罚的事吗?”
“知道,少爷们不好好读书,偷看《牡丹亭》、《西厢记》,王爷愤怒了,把几位少爷狠狠地揍了一顿。”
“这只是其一。”说话者把声音压得很低,众人都竖起耳朵,“王爷还搜出一部《石头记》。”
“这与曹先生有关吗?”
有人摆摆手示意不要谈论此事。
曹先生何许人也?为什么一提起曹先生与《石头记》诸位清客都讳莫如深呢?
曹先生,名霑,号雪芹。汉裔旗人。他的太高祖在明末被满人俘虏成了满洲皇旗的“包衣”(奴仆),到了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做江宁织造。康熙赐蟒服,加正一品,赠御书匾额:“敬慎”。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夫人是康熙的保姆。康熙南巡时驻跸江宁织造府,这年孙夫人六十八岁,庭院里的萱花开了,古人将萱化比作母亲。康熙此时见到孙夫人很高兴,提笔写下了“萱瑞堂”三个字的匾额,并对身边人说:“这是我家的老人啊”。
曹家三代四人先后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将江宁织造署作为行宫,可见曹家与康熙的关系是如何之密切。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做康熙的侍读,可谓是自小关系密切。曹家不但是自家声势显赫,还有一些深受康熙器重的姻亲,他们互结连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可是到雍正登基做了皇帝,曹家便呼拉拉大厦倾覆,曹雪芹的父亲曹頫获罚,被抄家。到了乾隆时曹家因宫廷之争受到牵连又一次被抄家,曹家从此便彻底败落。
第一次抄家曹雪芹还是一位不谙世事的孩童,第二次抄家他已经是一位少年了。
家庭的变故让他体验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这些也成了创作《红楼梦》的缘由和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