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没有说什么,继续往前走。
金国的将军翻身下马,与年轻人一起往前走,将军说:“作为军人我很赏识你,虽然我们是属于两个交战国。我们可以认识认识吗?”
年轻人如同聋子一般,只是走路,不回答,也没有表情。
这时身边一个人走到将军身边说:“他姓杨,是禁卫军的一位教头。”
“你是……?”
“下官……不是不是,囚徒秦桧。”秦桧靠近将军一步低声说,“我想求见完颜大元帅,请将军代为引见,事后一定厚报。”
将军笑笑,又赶上年轻人说:“杨教头,到金国后还要与教头好好切磋切磋。”说完纵身上马,对金兵吩咐道,“不许怠慢这位教头。”
秦桧走近年轻人,想搭讪找话说,可是看看他一副正气凛然,目中无人的神态,也就不敢开口了。
徽宗和钦宗等被金兵押着到了黄河边,站在黄河岸上,面对奔腾汹涌的河水;再回首南望广漠的中原大地,想想昔日在这片土地上骄奢纵欲、作威作福,今天却成了北国小邦的囚徒,一个个泪水横流,悔恨交加。
“快,快上船,快上船!”
徽宗、钦宗以及大臣被首先赶上第一条船,年轻的杨教头也在这条船上。被囚的二位皇上和大臣不知是晕船还是恐惧,一个个哆哆嗦嗦地蜷缩在舱中。
金兵一个个神气昂然,持刀挺立。船舱里挤得很紧巴,杨教头就站在船头上,昂首挺胸任凭迎面的风吹打着。
天空中一排大雁成“一”字长阵整齐地飞过,下面黄河水翻卷着向船头扑来,前赴后继。
杨教头看看船舱里这些昔日里威风八面,今天却如丧家之犬的人,心里边生出一些鄙夷与悲凉。
再看那些凶神恶煞地金兵,心底又涌起一股热血,这股热血在猛烈地撞击着他的胸膛。他的眼前仿佛是千军万马驰骋的沙场,他的耳边回响的是战鼓与号角。
他不能再忍耐了,也不能再承受了,他大吼一声:“啊——!”这一声长啸,惊天动地,遏住长天流云,凝滞了大河波涛。
金兵个个悚然木呆,船舱里的宋人如木鸡般瞪着惊恐的眼睛。
杨教头怒目圆睁,环视金兵,锁在双手上的铁链“哗啦啦”一抖,左一扫,右一扫。船头上的金兵“扑腾扑腾”就坠入滚滚的黄河里。
“我去也!”杨教头纵身一跃投入河中……
星月暗淡,风声凄厉,河水汩汩……
多少年以后,有一位文人走到黄河渡口杨教头投河处,触景生情,感念英雄的壮举,唱出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