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强喉头在不断伸缩,努力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知道!”
“你那天,能够脱得开身亲自去见证历史吗?”话筒对面,周主任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在这个历史时刻,没有一个中国人,不为之激动哭泣。
因为从这一天起,曾经被西方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屈辱。就将成为过去!
萧强没有一秒钟迟疑,立即回答道:“这是我一生的荣耀!”
“二十九日早上八点,我来接你,从北京直飞广州!”话筒里传来嘟嘟地忙音,对面电话挂上了。
萧强捏着电话,良久,才想起来将电话放回。
他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就是周主任不向他发出邀请,他也会和林怡自行前往。但没有请柬,他们无法进入政权交接仪式的现场,亲眼目睹筑就历史的那一刻。而此刻。他所有的遗憾,都不复存在。
一双手轻柔地搭在他的肩膀,温柔地问道:“什么事情,让你这么激动?”
萧强将自己的手,搭了上去,仰起头。看着林仪关心的眼神,百感交集地说道:“七月一日凌晨,我们,将在香港会展中心,现场观礼!”
周主任在二十九号八点准时到达,接上萧强夫妻俩,直奔首都机场。
他们将搭乘一架包机,直飞广州,再转乘车辆,从罗湖口岸进入香港。这架专机上运送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的贺礼。
这些贺礼有雕塑、挂毯、刺绣、陶瓷、漆制品等。都是各地的特色产品。
其中包括中央政府赠送地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这是一个六米多高的铜质雕塑,表面贴以金箔。其基座是一块暖红色的“四川红”花岗石,由方圆构成,寓意着九州方圆,边衬长城图案。雕塑取名永远的紫荆花,也是借此招是香港繁荣昌盛的未来。
其他还有如北京的“普天同庆”景泰蓝瓶、福建的“闽港情”漆屏风、河南的“豫象送宝”均瓷瓶、广东的“一帆风顺”玉雕等具有地方特色地贺礼。
同机的人都是喜气洋洋,脸上洋溢着掩藏不住的笑容。
受这种气氛的感染,萧强等人也是笑容满面,充满了对强大祖国的自豪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强大自信。
在飞机上,周主任聊了一些中英关于香港谈判地逸闻。说到英国人的不死心,他也不由得连连摇头。
英国人想尽一切办法,都想把香港留在他们掌控之中。
就是在最后迫于无奈,同意将香港政权交回,他们也还不死心,想要在香港设立高级专员公署,而不是领事馆。
根据英国的法律,只有在英联邦国家,他们才有权设立高级专员公署。
其隐藏的含义,就是依然将香港,视为他们的殖民地,死不松手。
日不落帝国的荣光,虽然在二战之后,随着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而不再存在。但作为老牌帝国,他们仍旧不肯放弃这最后的傲慢,期翼继续保留对香港的统治。
萧强和林怡,与周主任一路上谈谈说说,聊起这些年的改革开放,不时唏嘘不已。
上午十时,专机抵达了广州白云山机场。
专机上运送地都是中央、各省市赠送的贺礼,有些贺礼体积庞大、容易碰坏。所有的贺礼都装在木箱中,并内填软泡沫,以防损坏。
装卸的时候,工作人员也是小心翼翼,将它们一一装上专门准备的大型载重货车,并用绳索固定。
车队浩浩荡荡开到罗湖口岸的时候,已是时近中午。
前面的车辆向口岸两边的边防战士,和香港警察出示了特别通行证,一行车辆,缓缓通过口岸。在香港警察的英式军礼地致意下,踏上香港土地。
萧强透过车窗,看着远处地楼层建筑,忽然之间,心潮澎湃,难以平复。
车外地景致,和他几年前,那一次匆匆而来之时,并没有多大区别。隐约之间。还和记忆中的印象相互重叠。
然而,此时的心境,和当时已是两种境界。
上次来的时候,这块土地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是大英帝国的管辖范围。而当今晚零时的钟声响过,这块土地,就再也不容外国人染指。萧强此时,才真真正正,有踏上自己国土的真切感觉。
车队行驶在香港地大街上。
萧强所见。香港还是那样的繁忙景象。
看到披红挂彩的车队到来,许多香港人都向着车队欢呼招手示意。也有些人停步瞩目,还有一些人,眼神中流露出茫然的神色。
一些对政府没有信心的香港人,早早地就移民海外。
就是留下来的这些人,也不全都是对未来充满信心。多少年
殖民统治教育,他们对于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已经有
只有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才会慢慢改变观念,更加认同自己中国人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