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对贾宝玉和贾府的明褒暗贬_段明是非之红楼梦_奇书网
返回

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首页
曹雪芹对贾宝玉和贾府的明褒暗贬(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红楼梦》一开始就说了是“假语村言”,也就是贾雨村是作者立场,从贾雨村的态度可以适当看明白曹雪芹的态度。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开始听着是冷子兴诋毁贾府和贾宝玉,“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贾宝玉“将来酒色之徒耳!将来色鬼无疑了!”

“雨村罕然厉色忙止”,还在冷子兴请教时说:“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馀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列举了一堆历史名人,读者一看,大多以为贾雨村是在为贾宝玉说话。直到冷子兴说“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贾雨村说“正是这意”。

贾宝玉一出生就在王侯家里,世袭爵位是逐渐向下的,贾宝玉命里注定走的就是下坡路。外人清清楚楚,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秦可卿死前也跟王熙凤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冷子兴先开始嘲讽荣国府一干人等,是摆在明面上的,贾雨村告诉他:我们读书人不这样说话,我告诉你怎么说,听懂了吗?冷子兴说:说那么多,不就是“日衰”的意思吗?贾雨村表示赞同。

不管是对贾宝玉还是对荣国府,亦或是对甄府、真宝玉,曹雪芹的态度还不明白吗?他真的赞成并希望养育一堆“宝玉”吗?

处于贾宝玉位置的“成功者”,就是隋文帝杨坚。《隋书》记载,当时有比丘尼智仙对吕氏说,杨坚此人不可与常人一样抚养,所以她将杨坚带到别馆,亲自抚养。实际上从其他书籍佐证来看,是一出生就下放到民间,脱离富贵生活,从底层起步。(贫养儿)

这也对应着贾宝玉、林黛玉出生之时都有和尚要化他们出家,实际上并不是妙玉那样的真去庵堂,而是“出外行走”的意思。

不愿的原因就是贾府一众人等对待刘姥姥的态度——嫌弃贫和脏。

葬花时候,林黛玉也说了:“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林黛玉以花自比,说的世俗现代点,她的态度就是: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面笑——宁可埋在贾府,也不离开。巧姐只有到了真正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才会跟着刘姥姥去乡下。

另一个人就是鸳鸯。鸳鸯宁可与将亡的贾母捆死,不嫁大老爷也不出去(第四十六回),原因是贾母、王熙凤和薛姨妈这些“上层”一起打牌(第四十七回)时,鸳鸯在旁边“帮忙”,不但知道他们的牌,还能提前做安排,维护自身利益。

鸳鸯的可悲之处在于,王夫人不在“牌桌”上,她认为的贾母的实权其实是假(贾)的。第七十七回,王熙凤病重需要人参,“贾母忙命鸳鸯取出当日所馀的来,竟还有一大包,皆有手指头粗细的,遂称二两与王夫人”。拿到药店被告知,“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性力的了”。王夫人说“倘一时老太太问,你们只说用的是老太太的,不必多说”。贾母是被刻意瞒骗的,鸳鸯他们却认为是真的。

林黛玉、贾宝玉跟鸳鸯是一样的情况,王熙凤、王夫人在贾政等外面的认知活动体系中,又相当于贾母,贾府在整个封建世俗社会和体制中,也是一样的情况。层层封闭,层层隐瞒,层层所谓的真相在上一层真相面前就是假相——假作真时真亦假。

贾雨村是站在贾府外边看贾府的,是第二回与冷子兴说的那么长一篇漂亮话背后的暗贬,冷子兴是清醒的。冷薛(雪)相映照,薛家是清醒的,薛姨妈站在王夫人的立场,是半醒的。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