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糖衣太粘牙了。
现在徐安国的态度很重要,只花了一年功夫的就权倾朝野的朱无视来说,
徐安国要支持一个强硬派上位的表态,可比任何口头上的许诺决定他的成败,一个失去半壁江山的季明,有一个生财圣手,跟财神爷转世的。
才能安心北伐。
这精致的包装。不对,海棠姐姐能和徐安国多见面到产生爱慕,
完全就是变相包办。
但是能拒绝着么?
徐安国如今是再明白不过,
但要不要扶朱无视上位。
不行,老朱这事办得很地道,他想当岳父,又想让我把位子挪开,那是,变花样换机器打豆浆做豆腐,我这头………骆肉火烧,骆肉火锅。
“小楼风定月初斜,紫玉新枝绾落霞。
睡起不堪重秉烛,春来愁杀海棠花。”
"徐郎,近日可有佳作。”
海棠大佬还深陷在爱情的泡影中。
扇面一开,对着庭内的海棠,很是马叉虫包。
嗯,这一首咏海棠的绝句。
徐安国,不急着回答,将背对自己的海棠几缕秀发,从领口拈出来。
如同一把梳篦,轻抚云鬓。
斟酌了半天,才微笑道:“海棠,来来来,跟你说点心里话~”
难道,有啥八封的内幕,还有啥奇闻异事
我不知道
还要偷偷告诉我?!...
这么神秘
海棠凑过来。
没想到徐安国一下话,如同啪啦一声就砸在她心尖上。
古代可不比现代。
那怕你从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毕业,完成结业。
还可以接着硕博连读,个人价值提升。
能凭能力吃饭。
毕竟这年头,人太多了。工作真的不好找。
随时贴招人广告的职位,什么升职快,得到充分锻炼啊,招聘简历上写的月薪3k-8k,到手只有3k的,那不是在云山雾绕。前景最看好的职位,如艾提,一年工作两年工领的,码农卷成管理尽,头顶一片地中海。
那些世界排名前千的大公司,用不着你,有可能从来没给过面试门槛
规模小的公司,没有前景目光,
那些独角兽,你又不一定搭得上车。
在信息繁杂的现代,大家忙着赚钱
当然少不了,一些给你整天画大饼的,很会白漂的,职场洗脑pua,代管培。
只要倍不加量。
多数人在工作上被替代性太高了,
导致频繁的跳槽,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逃出狼窝,又进虎穴。
但古代,特别是综武世界,季明皇朝,里都是给老朱家打工,而徐安国相当于顶级设计师。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地位与名誉打到头的金饭碗说砸就砸。
难道待腻了。
不对才来几个月。
他想跑路不干了。就这么简单搞定。
“一起行侠仗义,浪迹天涯?”
眼睛里全是亮闪闪的发光的海棠菇凉,没想到跑路的徐安国不忘带上自己。
要不是知道,戏三恶,斗五毒,盗雪莲,劫天牢这么多桥段。
一脸天真烂漫的海棠大佬没准把小徐同学给得到了。
为自己跑路找借口的徐公子已想好了一套说辞。
飘飘然,往海棠身边一靠,用直白的语言道:
“海棠,还记得上次,我陪神侯游园,你说的那些事么?
我最近读完了通鉴,开卷受益,望神侯抽空多读。”
三百多万字的通鉴,加上考异,补缺。
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
其中写战争场面,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双方博弈。
为了自己的言辞足以令人信服,司马文正公,对不住你老人家了。
“司马温公要旨有四
一为礼、分、名三维一体,失之则国乱。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利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纲纪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君臣之礼即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周天子失权于分封,汉亡于外戚,唐亡于藩镇,宋亡于外敌,明亡于党争。
君父,臣子。
周天子是年迈的父亲,而诸侯是强壮的子女。
一家之主,需要让更具精力者来管理。
一国之主,需要让更全能的老朱上位。
徐安国原封不动,引用司马光的原话,当然不是在偷懒。
要说司马温公保守派反对王荆公改革又反对外劳民伤钱的不义之战,但不要忘他可是宋代人,六艺经传是不缺的。
四十多岁的司马光也是骑马射柳样样精通。
但他老人家的通鉴,一片良苦用心,压根没打动赵佶。
“二为苛政如虎,政亡人息。
但先秦时,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盘剥大量资源以固其政。
秦奋六世之余烈,而囊括寰宇。
三为国虽盛雄,好战必亡。
但孝武讨匈奴,寇可往,我亦可往。冠军侯破王庭,逐匈奴,狼烟所至,使汉家威名,光照千古。
四为由俭入奢,奢侈糜烂。
晋石崇,王恺,杨绣,三者身为皇帝亲戚,“三人皆富于财,竞以奢侈为高。”
其中石崇与王恺的互相斗富,更是令人瞠目。
好比王恺要用蜀锦擦腚,石崇用蜡烛烧锅水。
相当能糟蹋。
和坤,和大总管也只能甘败下风。
第二个短命王朝晋代,世家奢侈成风。作为一统三国的晋武帝掌握着最高行政权力,敢说要什么有什么的,作为最有权柄的世家上任,那些弯弯绕绕能不懂。
他不仅不予制止,反而帮助王恺,在晋朝范围内,能弄到手的奇珍异宝,要谈身为外甥,司马炎真心没二话,仗义。
帮助舅舅与石崇相斗钱财,一朝人君的珍宝比不过在荆州劫掠往来富商。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恺惘然自失。)
傅咸给司马炎上表,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跟北魏皇族腐败生活,高阳王雍,富贵冠国,食直钱数万。河间王深,每欲与雍争富,骏马十馀匹,皆以银为槽,窗户之上,玉凤衔铃,金龙吐旆。
司马炎也忙出于个羊车望幸。
此二三子,无不身死名辱。
宋季徽宗不能君,能衣锦帛而不能查实情吗?
三起三落的蔡京,足以说明宋徽宗把个人爱好和偏宠摆在前头,把江山社稷和百姓子弟摆在后面。”
徐安国共说了四点,点明兴衰治亡之理。
不是想跟何休样,补全公羊派的二十八微言大义,替公羊派守城筑围。
这要旨一出就同经义。
一般经义都是带有个个人色彩。
光宋明学派,多如牛毛,这群人可不是汉代那群沉溺于谶讳之说的战五渣。
关洛之争,心理之争,明代同党异伐可不是闹着玩。
这话只能天知地知我知。
跟朱无视游园,只能是老朱又又叒叒叕抛出橄榄枝。
老朱人品不咋地,道德极度沦丧,但王爷当久了,捧上一位善千里奔跑的同宗兄弟。
登下天子之阶是人之常情。
更合况用人不拘一格。
这四点可以说是向朱无视提要求。
一为执礼,为天子者明哲通达。
上效必下达,楚腰卫鹤。
三家分晋以武力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
但永历能得帝位是因为明神宗的后裔。
变更帝系得师出有名。
没有盖世之功怎么能行。
其二是出于大义的明未党争。
东风压倒西风的格局。
是像宋未一样搞平衡,还是同怀宗一样只用一家。
好歹新党的蔡京在浙江杭州和福建明州地区设置了市舶司,对贸易船只收取关税。
重新丈量了土地,并收取土地税。
设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
东林党前期在张居正一条鞭法上更进一步,摊丁入亩。
后期看崇桢就行。
用还不是不用,都会触及利益。
三是分析对手。
“海棠,最了解大明现状的,一定是我们的老对手,尤其是从那些年里,不少满人越发重视满蒙结合,近交而远攻,
不出康熙一代,没准笑到最后。
等成吉思汗的去世后,蒙古必然四分五裂。”
铁木真传位给自己的第三子军事能力第一的窝阔台。
但把大部分的军队、人口与财产给了最疼爱的小儿子拖雷。
双方从军事上实力差异极其惊人。
这波操作可谓迷之一手
窝阔台就算是天真无邪的无知少年也只为了蒙古稳定送好兄弟拖雷上路。
不然睡在弱的毛毯上也如芒在背。
“大明,咱们现在每时每刻都得对来犯满清高度防备。
我的老对手岳乐知兵善战,冷不丁,跑过,折腾下你的神经。
满清那边除了范文程父子还在,老一代的将领就有图海,费扬古,杰书,勒尔锦,彭春。
新生代有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陈福,彰泰。
北方又有几个皇朝如同清朝人人济济。
自从蒙古兴起后,北方诸国畏惧成吉思汗的兵锋,
又相互间攻伐,家仇国恨,苏秦在再也无法调和。
取决天下的归属只有一个人,成吉思汗。
现在的大明要用最少的经济打最高的输出,如果等老对手把能集中全资源集结起来只来打一个,那大明真得要公屏打gg。
没办法,这是大家都参与到,一统天下的高强度竞争,不是你死我活。”
现在在季明皇朝当皇帝,什么享乐,非壮丽无以重威,每一笔钱都得精打细算。
国库里跳的老鼠看了得流泪,连夜搬家。
第四个是经济。
“怀宗时朝代每年得一千八百多万两,而但军费一项,就需要三千多万两。
朝廷向老百姓催征“辽饷”、“剿饷”和“练饷”,并且加赋税往后多征了,40余年。
崇祯十三年,山东地区的大米价格竟然高达每石二十四两白银!
平日里十两银子就过活一年的。
到后面李,张,一南一北,攻城略地,钱粮赋税更少,养不起军队。”海棠大佬一点就透。
但徐安国神情严肃:“如果大明真是征三响而亡,那整个明季的白银,已过数亿两白银,西洋与诸蕃的白银只入明朝而不出流出。
辽东自万历始,亦有每年三百万两白银。
特别崇祯十三年,北地赤贫,粮食产量滑坡。
消化不完的白银越多,价值越少。
咱们大明正是少了对白银的定价权,定价权好比,规定一两等于多少铜钱,多余的银子收归国有。有多少银子发多铜钱。”
海棠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竖着耳朵认真听。
徐安国继续道:
"现在朝廷衮衮诸公,虽大多数都是怀宗年间出生的,但只知开源与节流。
累积二亿的白银经济产生后果。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
现在季明地方就这么点地方
少了沿海的贡输后,加之满清入先占,战后来逃荒人口却不少,
加之神洲西南没什么钱银资源,
如今能以半壁之力抗衡到屹立不倒,虽有我的功劳和造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庄子休说过生而有涯,知而无涯,深入了解后,才方知一二。
不愧是你,没想到可以让白银和铜钱等价交换,市面上流通的银子,银子就不会贬值?”海棠,连连点头妙赞。
最后总结话题
"海棠,三国里悚水先生尊曹魏为正朔,一是魏文帝继汉承统,二是汉未屯田二十佘处,尽在中原。"
“大明被赶到了边陲,不论人力物力都最弱的一个。”
………………万恶的分割线……………
昨天翻了下宋史,发觉南宋人才遍地都是。
嘉定十二年(1219)
完颜讹可,入侵唐州、枣阳。
韩侂胄,开禧北伐。扈再兴
孟宗政,孟珙,《尝后图》那位。
王坚,坚守钓鱼台折掉上帝之鞭蒙哥。
南宋有三座屏障,枣阳,襄阳,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