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阅读_让孩子快乐成才_奇书网
返回

让孩子快乐成才

首页
第6部分阅读(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牙斫獾钠帧20炎旨耙恍┟挥惺导室庖宓男榇省17实龋疾灰斯缃谈19尤鲜丁

另外,教育者还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孩子之间的差异。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不同,有的孩子识字敏感建立得比较快,有的则慢些,这是正常的,教育者切不可攀比。不要着急,更没有必要去追求几个月脱盲、一年认识几千字的速成法。早期识字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因为中国汉字最常用的只有560个,常用的有802个,次常用的有1033个,总计才2400个,而它们却占了一般报刊用字的90%。所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只要教育者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每一个四五岁的学龄前幼儿都能轻松掌握这些常用汉字,都能够毫不费力的脱盲阅读,实在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识字的数量和速度。

(二)枯燥灌输

教幼儿识字不同于传统的小学生识字,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幼儿识字主要以环境濡染,生活识字,游戏识字,随机识字为主,没有计划,没有进度的要求,一切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并且只要求会认会说,不要求书写。很多成人不懂科学识字的方法,以自己传统学习的经验来教孩子识字,或让孩子像小学生一样坐好,一遍遍地重复,直到孩子认识为止。这种违背幼儿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填鸭式灌输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即使当时看到了一点成绩,却给孩子将来的学习埋下了不良的种子。

教育者应善于发现和引导孩子的兴趣。孩子的探索能力都很强,特别是三岁前的幼儿,什么都想尝试,但兴趣点既分散又很容易转移。这时就需要教育者进行引导,既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又不能放任自流,让孩子随心所欲。在施教的过程中,切不可枯燥灌输,要充分发挥赏识鼓励的原则,万万不能说“你真笨!”“你看某某多聪明!”“不认识不能出去玩,不给买礼物!”“不许吃饭!”等一些要挟和消极的话语。

(三)把早期识字等同于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应该是全素质教育,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人生的奠基工程。早期识字阅读是早期教育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决不是全部。但是,现实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施教者,把早期识字当作早期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教孩子识字了,就是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了,孩子将来就一定能成功,这种观念是非常片面的。

多年来,早期识字一直存有争议,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早期教育的实施者教育不全面。很多所谓的“早慧儿”很小的时候就能阅读许多书,掌握不少同龄人很难掌握的知识,表现很突出,所以,大家对这种孩子期望值非常高,但是上学后,由于施教者教育的不全面,必将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的优势慢慢失去,孩子的表现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优秀,人们必然就会质疑早期识字教育的必要性。

据调查,个别少年大学生退学一般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性格问题。很多早慧儿童智力非常出色,但性格却没有培养好,孤僻、高傲、自我意识过强,合作意识差、经不起失败等等,这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教育者的问题。所以,孩子身体的茁壮成长、心理的健康发展、优良性格的养成比早期识字阅读更为重要,不能顾此失彼,因为身体健康是生存的根本,心理健康是幸福的根本,良好的性格是成功的根本!

发展“视语”应防止的几个误区(2)

(四)把早期识字等同于语言智能发展

美国的霍华德·加得纳把智能分为: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人的语言智能也是多方面的,早期识字阅读不是早期语言智能发展的全部内容。孩子认识了许多汉字,可以读书看报,并不意味着孩子的语言智能水平很高。早期识字阅读仅仅是语言智能的一方面,不能只重其一,而忽视了语言智能其他方面的发展。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早慧儿童”,他刚满四岁,已经能背诵上百首古诗,认识2000多汉字了。这个孩子非常乖巧,像一个听话可爱的小猫咪,我很喜欢他。但慢慢地我发现,他的性格过于安静,并且不会与人交流,看到人只是笑,你问他什么,他就回答什么,你不跟他说话,他从来不会主动与你交谈;另外,他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要求。比如:他非常想要什么东西,但不用嘴说,只是在眼神中能看到他强烈的愿望;受了委屈,心里不高兴也不懂得用语言表达,只会低头不语或暗自掉泪……像这个孩子的表现,他虽然会识字读书,我们却不能说他的语言智能很高。

语言综合智能的培养,除了识字阅读外,还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是学会倾听。很多孩子从小根本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大人说话充耳不闻,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从来不会安安静静地欣赏优美的诗歌、故事,不会耐心倾听别人讲话。学会倾听也是语言智能的组成部分。

二是培养讲述能力。幼儿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中,讲述能力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观察讲述、看图讲述、生活经验讲述、情景讲述、想象讲述。

三是培养表达能力。可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要求。

四是培养交际能力。培养跟家人交流,跟伙伴交流,跟熟悉的人交流,跟陌生人交流等能力。

让孩子走进瑰丽多彩的汉字宫殿

冯德全

《汉字宫》是一部大型科教艺术电视片。经白双法教授数十年研究,投入巨资拍摄5年,正式出版。它制作了90张光盘,创造性地运用影视故事的手法教孩子学汉字,是给孩子乃至家长和老师送去的“汉语有声有色大字典”。这一创举是国家“十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已获得好莱坞国际电影电视节新星奖和最佳创意奖。

《汉字宫》的故事情节,是一位古代走来的和蔼可亲的“汉字爷爷”,带着两个天真活泼的小朋友畅游汉字宫殿。“汉字爷爷”给孩子们讲解每个汉字的来历、读音、字形、意义和书写,把象形字、形意字、意音字都讲得栩栩如生,孩子看电视时往往被深深吸引而神情专注,喜笑颜开。这时如果家长、教师一起讨论和做识字游戏,孩子就能把汉字印入脑海里,终生受益。

《汉字宫》教学法的核心,是让孩子积极主动,学得有趣,玩得认真,并且让孩子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为此要遵循以下4个方法要点。

第一要点:调动积极性,激发自信心。不能让孩子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看《汉字宫》电视片,而是要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1)在孩子接触《汉字宫》前定要深入浅出地向他们讲解识字的重要性。一是能使人聪明,会读儿歌、故事,会看书、看报、懂得国家大事;二是世界上很多伟大人物都是从小爱书,爱学习的;三是“汉字宝宝”一共才3000多个,我们要认得比爸爸妈妈老师认的字还多。接着要有点神秘地讲很久很久以前,从古老的中国走来了一位“汉字爷爷”,他最喜欢孩子,专门给小朋友讲“汉字宝宝”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见这位“汉字爷爷”,想不想要老爷爷教你们学汉字呢?在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后才播放《汉字宫》光盘。

(2)每天播放一两次《汉字宫》,每次放一两集或10~15分钟。要在孩子学得兴致勃勃的情况下停下来,这样就能吊起胃口,保持孩子学习汉字的“饥饿感”。师长应时刻观察孩子的学习情绪,必须在他们产生疲倦和厌烦感前停播,尤其不要强行灌输。

(3)每次播放《汉字宫》前,先要复习上次“汉字爷爷”教的字,进行回忆比赛。孩子们每回忆一个字,大人就在黑板上写出或展示“字宝宝”的卡片,同时注意鼓励那些接受能力稍差的孩子抢答。

(4)墙上要挂一张“汉字爷爷给我的字宝宝”表格,每天由大人填写,如写上“10月25日,牛、羊、狗、象、豹、虎、熊、马、鹿、鼠、兔”,让孩子天天能看到这些字宝宝朋友。

(5)在适当的时候要给孩子们念“汉字爷爷”给全世界小朋友的公开信,以强化孩子心目中“汉字爷爷”可爱的形象,使他们更加喜爱汉字,记住“字宝宝”,信赖“汉字爷爷”。

(6)在适当时候动员小朋友与“汉字爷爷”通电话,通信,提问题。问题可以是识字、阅读、写字、作文、生活、玩耍、人际关系、科学知识、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让“汉字爷爷”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知心爷爷”。

第二要点:吸引注意力,看谁记得快。要设法让孩子全神贯注看“汉字爷爷”的活动,听“汉字爷爷”的讲解和他与孩子的对话,并且尽量把“汉字爷爷”结论性的原话记住。

(1)看电视前向孩子提示今天“汉字爷爷”要教几个“字宝宝”,教几个偏旁,大家要用心看、用心听、用心记,看谁记得快,看谁能像电视里的小哥哥和小妹妹一样优秀。

(2)看完两三集后马上组织孩子们抢答:今天“汉字爷爷”教了哪几个字宝宝,然后让孩子们按顺序说出,孩子们说出一个,老师展示一个字卡。

(3)大人要背熟“汉字爷爷”对每个字的结论要点,做到判断孩子抢答正确与否或补充孩子抢答的不足时得心应手。

第三要点:做“字宝宝”游戏,看谁记得多。孩子们看电视强记的字是极不巩固的,需要及时复习,所以看完一两集电视后大人要用字卡的直观教具做数分钟游戏。先让一个孩子读出一个字,其他孩子跟着背出这个字的词组。例如读“汗”字,就读“流汗的汗”;读“旱”字,就读“旱灾的旱”。做完游戏就打乱字卡顺序,一边展示卡片一边抢答,全答对的就被称为“汉字宫小哥哥”或“汉字宫小妹妹”。

第四要点:指读用3500个汉字编成的“汉字宫童话故事”,看谁读得好,让孩子由识字向阅读过渡;并及时巩固已识过的字。这样孩子将来在阅读中就能少查字典,畅通无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华人小说吧

怎样自己制作和使用识字卡

张先利

制作识字卡的窍门:

(1)识字卡片和上面的字应偏大一点。因为婴幼儿视觉还不发达,注意力还未充分发展起来,制作稍大的字卡便于集中幼儿注意力。

(2)做卡片的纸应用硬的白纸,不宜用彩色纸。

(3)卡片上的字要写端正,不能写错,给孩子的第一印象应是鲜明的、正确的。

(4)可做些空白的小卡片,也可利用旧的不用的名片,随时放在衣袋里,与孩子生活和游戏的任何时候,只要孩子对某物感兴趣,就可当即从衣袋里取出卡片,写上相应的汉字教孩子认读。

使用识字卡应注意以下问题:

(1)成人要珍爱识字卡片,比如用过的卡片要用白纸包好,在白纸上写明认读日期和复习日期,用橡皮筋扎紧,郑重其事地保管在一个地方,并带动孩子也珍爱识字卡片。教者的认真态度会感染孩子,让他重视“字”这种神秘的东西,提高识字效率。等,孩子的态度也会认真起来,同时,这对于孩子也是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和训练。

(2)让孩子半岁左右开始目击字形,最初可让他认每天接触的人和物,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枕头、被子、门、灯、窗、电视等,然后让他认对应的汉字。

(3)允许孩子有选择地识字。每个字有自己的特性,孩子的生活经历与不同的字的内在联系也不同,而且孩子对字的记忆速度也是不同的,为了照顾孩子“记忆选择”的特点,应允许孩子记住一些字,不记住一些字。

(4)认读的第一印象、第一音响要清楚鲜明。孩子的记忆有“以先入为主”的特点,要在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将字卡出示给孩子,然后用最清晰的发音读给孩子听,使孩子对新识的字获得鲜明的印象。比如妈妈将字卡藏在背后,问孩子:“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孩子必然很想知道,这时亮出卡片,用清楚的声音读出字音,效果一定很好。

(5)用字卡认字的时间每次不宜过长。“注意的短暂性”是婴幼儿重要的心理特点,年龄越小的孩子,注意的时间也越短。婴儿期认字时间尤其要短,不宜超过5分钟,避免让孩子产生疲劳感和烦躁情绪。

(6)使用识字卡应结合多种多样的生活游戏来玩,把两者自然生动地结合起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环境濡染识字4法

冯德全

环境有巨大无比的塑控力;在自然界它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在环境适应力奇特的宝宝面前,它,又是个魔术师。环境给孩子汉语;她就说中国话;环境给孩子汉字;孩子自然会识字读书。

孩子出生数月就能注视实物或情景,半岁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注视东西。与此同时孩子已逐渐多地听成人的语言,对字词、短语表现日益明显的兴趣,并增强了领悟理解力。在此情况下,孩子识字的时机已经到来,可让其“环境濡染”认一些字了。这个阶段孩子所看的字,应是看得见、摸得着、表示实物的字,而且认字时不需作任何解释。

(1)在户外动态环境中教。经常抱孩子到街上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商店看琳琅满目的商品,同时给孩子讲“这是大人,小孩;这是梨子,那是梳子”。经过多次认识之后,就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片写字给孩子看,并说这个字是“子”,那个字是“人”。凡是醒目的广告、招牌、标语、宣传品等大字都要指着大声读一读,让孩子一边看一边听。

(2)在室内静态环境中教。在家中的实物上贴字卡,如门上贴“门”字,电视机上贴“电视机”等字。每天经过门的时候就对孩子讲:这是门,这是“门”字;开电视机时就对孩子讲这是电视机,并依次指点着字念“电——视——机”,念字的声音可拉长一些。

(3)用引起注意的动物教。经常抱孩子看引起宝宝注意的小动物,如小鸡、小狗、金鱼等,先指着告诉名称,再拿图片和实物对照。当孩子初有印象之后,再写字给孩子看,并说这个字是“狗”,那个字是“鸡”“鱼”。

(4)通过家庭的识字气氛濡染。在家里或亲戚朋友家里;成人之间常常要互相“教”字;要玩得认真而愉快;吸引孩子注意;要经常认真读书看报;经常读儿歌、读故事给宝宝听。这种耳濡目染的影响力是让孩子终生受益的;我们提倡创造新时代的“书香人家”。

利用内外环境进行濡染教育的要点,是千万不要强迫孩子马上识字,“只认不识”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识字敏感,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注意力,让孩子形成看字的习惯和兴趣。有了这个基础,识字阅读就水到渠成了。

“环境濡染法”识字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张先利

(1)大人要有耐心。刚开始指读文字,孩子很可能视而不见,甚至毫无反应,这时大人往往会怀疑教不会说话的婴儿识字的可行性,随之也就失去了信心。我们要知道不会说话的孩子,只是处在识字的准备阶段,而字毕竟没有物和人鲜活,孩子对它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到喜欢的认识过程。只要大人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2)暂时不要求将字和物分开。一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只指挂上字的实物或位置,若将实物上的字拿下来或换一个位置,孩子就不会指认了。这不要紧,这是开始认字的必然过程,时间长了,他会把字与物、字与位置分离开来的。

(3)一定要用手指来配合。在带孩子认读文字时,大人都要用自己的手指,或者是抓住孩子的手,边读边指每一个字,这样能促使孩子的手、脑、眼在每一个字上“聚焦”,让他注视文字。

(4)利用好两套卡片的窍门。当孩子能指认物品上的一些文字后,为了促使他将物与字分开,可以制作两套相同的字卡。一套放在物品上,一套集中挂在一面墙上,时常和孩子指一指、读一读物品上的字,再转过去指读墙上相同的字;或者是先指读墙上的字,再转过去认读物品上相同的字。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帮助孩子将字与物、字与位置分离开来。

怎样教“糊涂虫”识字

金新华

问:我宝宝已八个月了,可以教他识字吗?他现在好像是个糊涂虫似的,怎样教这么小的孩子识字呢?

答:教八个月的宝宝识字主要采取“环境濡染法”,就是在婴幼儿生活的地方要让他能常常看到文字,把识字环境布置起来,孩子常常随着爸爸妈妈看字、认字、读字,这就是“环境濡染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半岁左右至一岁零三个月的婴儿。我们知道婴儿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孩子耳濡目染,天天视听,不多久就习惯于认人识物,慢慢地认识和理解了大量的人间事物。如果我们在婴幼儿生活的地方,也能让他看到文字,并经常随着大人读字、摸字,那么他就像认人、认物一样,也能把文字当成物和人来认识,以后大人说字,孩子会用眼睛去看字或用手去抓字,把字找出来。这就是“环境濡染法”的教学原理。

要提醒的是:用以上方法教宝宝识字,他能指认多少算多少,不作强制要求,重在培养对汉字的感情,两岁左右到四岁是孩子识字的最快时期。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