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c作:按键盘上方向键←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ente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收藏到我的浏览器”功能和”加入书签”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世界历史上另一个版图仅次于蒙古大帝国的古罗马帝国,也是一个崇拜狼精神的帝国,罗马城徽中的母狼形象至今仍然深深地印烙在西欧人的“游牧精神”里。世界历史上这两个最大版图、最强悍的帝国都是崇拜狼精神的帝国,难道还不能说明狼精神的伟大影响和作用吗
软弱的金国南宋的灭亡,和蒙古骑兵的胜利,跟生产力高低没有太大关系,而跟农耕的民族存在以及由它所决定的民族性格有直接关系。一个民族要想防止被淘汰的命运,就必须部分保留或创造能培育强悍民族性格的生产方式和民族存在。总之,一个民族只有锤炼出自己的刚毅顽强的性格,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13)
蒙古民族建立的中国元朝,对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对中国和华夏民族也是功不可没:
首先,蒙古民族给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大疆土,其面积超过汉唐,这就向世界再一次展示了中国人生存空间的范围。元朝为古老中国领土的延续,承接了关键性的一棒,否则,汉唐以后二三百年不受中国政府管辖的地域就可能永远出去,变成其他强大文明的领土,使中国失去屏障,把农耕腹地直接暴露在外。后来在明代,强大的西突厥斯坦帖木耳帝国曾扬言要强迫中国人改信伊斯兰教,帖木耳大汗还差一点就率百万骑兵进攻中国。后来因为帖木耳突然死亡才避免了这场灾祸。假如帖木耳未死,假如西北不在中国手里而被伊斯兰民族占据,又假如他从甘肃宁夏地区率百万大军进攻中国,那么中国国土和文明还能保得住吗因此,元朝重新恢复和扩大中国汉唐时的疆土,功莫大焉,大大地扩展了西北屏障,将其他高级强悍文明国家的边界推向远方;而且也为后来的明清两朝继续收复、守卫和扩大中国汉唐疆土打下基础。这对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是再一次强大的民族性格上的输血。这可以从四方面来看:其一,蒙古民族入主华夏,带来蒙古草原刚勇的游牧精神和民风:摔跤搏击,骑马s箭,赛马围猎,宰牛杀羊,狂歌豪饮,大脚妇女,抛头露面等等,将北宋南宋华夏民族的文弱萎靡,裹足不前的汉风为之一扫;其二,虽然忽必烈等部分蒙古上层已经深受儒家精神熏陶,但是广大蒙古官员军民草原性格不变,这就大大冲击了儒家的势力和影响,使华夏民族从严密的宋朝理学精神控制下得到部分解放;其三,统治民族总是将自己民族的性格、风俗、习惯强加到被统治民族身上。而统治民族的性格、作风和习惯又是被统治民族的模仿对象。这种上下两方面灌输和模仿,就是民族性格的“输血”和“受血”。此外,民族之间的通婚混血日益增多,进一步增强了华夏民族的血性和性格;其四,由于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统治全中国的大朝代,人数稀少的游牧民族第一次打败了世界上人口最庞大的汉民族,并统治整个华夏,这对一向骄傲自大,藐视四夷的汉族刺激极大。因而,汉民族也深深为自己民族的软弱性格和失败而感到羞愧,从而激发了华夏优秀儿女学习蒙古民族的强悍性格的自觉行动。朱元璋就是一个非常敬佩蒙古人的汉族帝王。
所以我认为,元朝蒙古民族对汉族的这次输血是非常及时有效的。近一个世纪的民族影响和输血,再一次使华夏民族振作起来。至元朝末年,华夏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狼一样勇猛的起义领袖,就是这次输血的直接结果。
蒙古民族后来的败退,原因与鲜卑北魏、契丹辽国和女真金国一样。再强悍的游牧民族一陷落到世界上最广阔的华夏农田和农耕之中,以及套上儒家精神枷锁,经过几代以后狼性就必然退化。由于世界上华夏的农田最广大最深厚,它的软化力量也就最强。蒙古民族在世界上建立的四个汗国,以在中国建立的元朝败得最快。中国汉人只用了十年就最先把蒙古人赶回草原。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王朝。
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就是在经过输血的华夏大地上诞生的中国杰出帝王,在他们的身上具有汉人中少见的狼性性格,具有像狼一样的凶猛、智慧、顽强、残忍、气魄和雄心。朱元璋能像唐太宗那样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占领南京之后又不像后来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洪秀全那样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北伐,而是倾明军主力主将大举北伐,攻下大都。尔后,取四川、定云南,基本完成全国统一。他杀违纪的大将、贪官以及功臣也毫不手软,手段残忍。燕王朱棣身处与蒙古狼性骑兵交战的第一线,锤炼出狼一样的性格。他篡权夺位果敢血腥,还开创了“灭十族”的残暴先例。朱家父子的残暴必须加以批判,不能留情,但是对朱元璋和朱棣的强悍征战的狼性性格还应该给予肯定,毕竟他俩不像以后的明朝皇帝,只敢对百姓凶猛残暴,而不敢对强敌凶猛征战。然而,靠输血为生并不能持久,明朝后几代皇帝都不是草原狼,而是典型的中国黄鼠狼,内战内行,外战外行,鼠性十足,耗子扛枪窝里横!
为了恢复中华大业,打击退回草原的蒙古骑兵,朱棣敢于把帝都从温柔富贵之乡的南京迁移到军事第一线的北京,而且他一生竟五次率兵亲征,直到病死在征伐的归途中。一个在位皇帝能够抛弃享受、戎马一生,“马革裹尸”,这在汉族王朝的皇帝中绝无仅有。永乐大帝不愧为强悍进取的汉族大帝,《永乐大典》也是一部古代中国最优秀、最宽容海量、敢于收录不同政见的大典。
两位雄才大略的大明皇帝与北宋南宋软弱的帝王形成鲜明对比。而这种狼性性格在汉唐以后的华夏这块农耕土地上,是很难生长出来的。蒙古民族的强大输血,不仅造就了朱家帝王父子的狼性格,还造就了一大批狼性猛将,像徐达、常遇春等等都是汉唐以来罕见的大智大勇的汉族军事将领。明朝盛期,疆土扩大到东北黑龙江库页岛,西域和。除蒙古草原以外,基本收复了汉唐时期的国土,一扫汉族在汉唐以后的颓势。这次汉民族的复兴真应该感谢蒙古民族的慷慨献血,感谢狼图腾精神在华夏土地上的又一次复活。
然而,从性格上讲,受血者总是弱于输血者。初期强悍的明朝后来仍然没有战胜蒙古北元。狼性草原是蒙古骑兵力量的源泉,当蒙古骑兵一退到草原,很快就凶猛骠悍起来。明成祖五次亲征,除第一次获胜外,其他四次收效不大,明军根本就找不到像狼一样行踪诡秘的蒙古主力骑兵。相反,蒙古骑兵却屡屡重挫明军,击败徐达的主力大军,全歼丘福率领的十万大军,打得明朝修了200多年的长城。最惨的是,土木堡一战,蒙古瓦剌部区区两万骑兵全歼明英宗亲自率领的50万大军,并生俘大明皇帝英宗。要不是于谦率军民奋力死战保卫北京,元朝还可能复辟。此后,农耕民族的羊性旧病再次发作,宋明理学又使民族精神一蹶不振,大明王朝日益衰弱,关外几千里游牧国土再次丢失,直到被满清灭亡。还要提一句的是,一直被现代史家称颂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大军,同样不堪一击,被凶悍的满族骑兵所消灭,重蹈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大军被游牧骑兵消灭的覆辙。汉民族经过元朝蒙古民族输血所得到的一点元气再次耗尽。汉民族终于无力独木支撑中华大厦,而不得不把中流砥柱的重任,让位给北方游牧民族——满族。
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14)
陈阵又翻了翻打印稿,继续说:女真满族建立的大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帝制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和大有作为的朝代。我对清朝也特感兴趣。你想想,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满族居然建立了大清朝,统治了几亿汉族人口;居然打下了仅次于蒙古元朝大帝国的巨大疆土;而且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康乾之治”,时间长达120年,比汉民族最引以为荣的汉朝“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的时间加起来还长一倍多。满清是中国历朝历代有作为、具有文韬武略才能的帝王最多、皇位交接得最好的朝代。如果康乾盛世遇上的不是帆船时代的西方列国,而是发展到铁甲巨舰时代的西方列强,我相信励精图治的康乾时代很可能会出现中国的明治天皇,取得维新成功。并以进取的游牧性格来引进西方的文明、制度和工业,彻底改造华夏民族的民族存在和民族性格,与西方文明狼竞争搏斗,改变千年停滞不前的民族命运。可惜满清被华夏农耕和儒家软化下去以后,西方列强才发展到铁甲巨舰的大工业时代。中国的运气不佳,这是后话了。
那么,为什么小小的满族能够创造超过汉唐的康乾盛世奇迹我认为,在中国古代,只有满族上层最能深刻认识中国盛衰强弱的规律,认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优缺点,并能将二者的优点牢牢地结合起来;只有满族最能深刻认识民族性格对民族命运的决定作用,特别懂得保持满族民族性格中的狼性的极端重要性,并能够保持近两个世纪。他们明白只要保持狼一样不屈不挠、勤奋进取的性格和精神,学习和掌握华夏文化和文明也并不困难,而且还可以超出一头。
为了保持游牧民族的狼性性格,满族统治集团吸取了鲜卑北魏、契丹辽国,特别是满族祖先建立的金国和蒙古族元朝的失败教训,没有全盘汉化,而创造性地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实行了保持自己民族性格的七项国策:其一,保持满族骑s搏击的传统,从小抓起,全民族参与,连皇子也不能例外;其二,定期组织大规模木兰围猎,皇帝亲征,八旗子弟跟随,以猎练兵,与狼近战,保持狼性。承德避暑山庄展馆里有介绍,康熙大帝一生曾亲手猎杀过几百条草原狼;其三,保留东北西北和蒙古草原的游牧生产方式。两区两治,农区农治,牧区牧治,严禁农民进入草原毁草垦荒,以保持草原的狼性血y的造血功能。维护草原,就是维护游牧民族强悍性格的根和源。从满清盛期的整个版图来看,清朝是个典型的半农半牧的国家,整个国家一大半以上的国土是游牧民族的游牧区,包括东北、东西伯利亚、内外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这么辽阔广大的狼性草原,能为当时的中国提供多少强悍的血y和兵马;其四,满蒙通婚,满汉禁婚,以加强狼性血y的纯度,避免受农耕汉族羊性血y的同化。历史上,自古女真族和蒙古族就有血缘关系,女真悠万事,惟此为大。”我认为,如果不“引狼入史”,不把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狼图腾精神引入史界,中国史界则永远是一潭死水,二十五史也永远是儒家庸医记录的一部误诊中华的厚厚病历,这也势必延误中国的治疗和改革。在当今中国,传播小农意识和儒家封建的历史电视剧长盛不衰,让人深感痛心和悲哀。
陈阵望着草原的落日,并不觉得饿,依然滔滔不绝地往下讲:
我还要特别要强调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现在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实这种精神的源头和实质就是炎黄先祖的游牧精神和草原精神,其核心就是狼图腾精神,并通过几千年来游牧民族的不断输入和补充而得以确立。实际上,最能概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就是两句早期的儒家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y,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这四个“不”:不息、不y、不移、不屈;就是典型的狼精神和狼图腾精神,也是对狼图腾精神的准确写照和高度概括。每条蒙古草原狼都具备这种强悍的“四不精神”,而且早在几万年以前这种精神就已成为草原狼的“全民精神”了。可是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达不到这种精神高度,它只是华夏先贤号召人们景仰、追求和学习的精神楷模。因此,强悍的“四不精神”是名副其实的狼精神。早期儒家先贤用这种四不精神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和民族英雄,但是四不精神还不能成为农耕民族的“全民精神”。否则,中国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次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和中国的事例,也不会在抗日战争时期冒出几百万汉j伪军,堪称世界之最。
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16)
草原游牧民族要比汉人更了解狼,因此也就敬佩狼,崇敬狼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置于民族图腾精神的至高无上的位置,所以,草原民族在四不精神的普及程度上,要大大超过农耕民族。而正是由于草原民族对农耕民族的长期不断的输血和混血,才使整个中华民族断断续续地延续了四不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因此,如果从中华民族精神中抽掉了游牧民族的不息不y不移不屈的狼图腾精神,那么还能剩下什么呢剩下的可能只有宋明理学精神了。现在,谁还敢把宋明理学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实际上是中华大地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精神,但以游牧精神和狼图腾精神为魂。
我们汉人真应该充分认识和肯定草原民族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感谢和学习草原狼和草原民族。真应该对草原、草原狼和草原人作最大的补偿。
杨克忿忿地说:现在不要说是感谢和补偿了,就是制止对草原的掠夺和瞎指挥都难上加难。
陈阵说:我认为,中国儒家正统思想和史家文化里有一个最可恶的东西,就是全盘抹杀游牧民族对中华民族和文明的救命性的贡献。中国传统观点总是鼓吹中国古文明如何如何优越,中国的农耕文明和正统儒家具有如何强大的生命力,其他三大农耕文明古国的文明都是失落的文明,都没有坚持延续下来,而只有中国的古文明没有中断,而一直坚持到近现代。然而,根据中国历史五千年发展的事实,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坚持到近代,是不能离开游牧民族长期不断的输血的。否认游牧民族的救命性的输血贡献,就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这种观点不仅大大削弱对保守腐朽的小农意识和正统儒学的批判力度,使其得以残存,继续弱化和束缚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而且也会对中国病发生严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