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阅读_上海七情六欲_奇书网
返回

上海七情六欲

首页
第4部分阅读(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地来到上海百年老饭店,在那里用饕餮之夜作一个人生的深刻纪念则是数不胜数。

曾经象征一个繁华如梦时代的老饭店的名字重新挂在人们的嘴边:大新雅、小新亚、绿杨村、绿波廊、老正兴、老松盛、成都、扬州、洁尔精,这些饭店唤回人们当年几多遐想。当然,在这些老饭店中,那些重获上海生活方式的男女在酒足饭饱的同时,他们的脑海中一定还时不时地浮现而起往日不堪回首的生活,以及生活中须臾不离的政治压力和政治暴力。

手机小说阅读m.hrsxb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少女的性》诱引下的成年的性(1)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期距离“阳光岁月”并不遥远,它发生在1975年的仲春时节。

故事主角叫孙翔,那年刚满18岁,从上海卫生学校一脚踏进“社会”这个伟大的江湖,这个“江湖”是个地段医院,坐落在城市的东北部,距离复兴岛不超过1000米,孙在那里的医技科中干着医士工作。

1975年的日日夜夜,上海的马路墙壁上你随处可见“批林批孔”、“反击资产阶级右倾翻案风”的大幅标语。上海低层的布尔什维克们依然在忠实地执行着伟大领袖的指示,尽管,他们狭隘的视野中没有埃德加·斯诺的政治洞察力,也不可能象“康办”中的新贵们那样获得有关未来政治风波的种种暗示。

孙翔在高中时代也是一个热爱伟大领袖的底层布尔什维克,一个对《哥达纲领批判》、《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猜想》有着浓烈兴趣的小男生。然而,就在他将要从中学前往“卫校”的当儿,原本可以从红卫兵轻易转成团员的他,由于与班上某个女生过从频密,遭致红团团长的猛烈攻击,这不仅让他丧失了团员的身份,还使得他就此对“政治”失去了兴趣,而对生活本身开始无限热爱的探索。

孙翔有无限热爱的本钱,他是个独子,在双职工父母的庇护下,他有着与当年“小开们”不相上下的家境。1974年的仲春时节(700年以前,这正是伟大的莎士比亚写作《仲夏夜之梦》的时候),孙翔便戴着一只470元的“奥米伽”走入他的医院。想到叙述者王唯铭其时在延安西路1331号的上海广播器材厂中天天开着x8126万能铣床却每月只拿18块6角的艺徒工资,孙翔先生的奢侈由此可见一斑。不过,孙翔先生对医院中的有些医士、医师也十分的羡慕,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

家住上海某工人新村的孙翔,已有其时上海相当不错的居住环境,但家中尽管有着卫生间却没有浴缸,尤其是老上海象征之一的铸铁浴缸。总体来说被工人阶级占领的居住区域缺乏当年“上海小开”居住区域的那份情调和氛围。而地段医院中那些医师、医士们的居室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格局了,那里地板是柚木的,浴缸是铸铁的,一个房间有着25平方的宽敞空间,打开落地百页门是落地钢窗,推开落地钢窗则是一个带有柱型围栏的阳台,在阳台上你可以想像一个如梦如幻的老上海的全部美妙之处。

出于惺惺相惜的原因,孙翔与他们开始了频密的交往。他们共同喝着壶烧的上海咖啡,在宽敞的25平方的房子中听着优雅的密纹唱片,有时,孙翔会给他的朋友们即兴表演一段小提琴练习曲。交换当年的“禁书”是他们的一大爱好。孙与他的同事们看了《基督山恩仇记》、《红与黑》以及屠格涅夫的全部书籍,即使时光已过去了30多年,孙还记得《春潮》带给他的心潮起伏的感觉,还有写在黑面抄上面的《第二次握手》,那些文字让他的心旌是怎样的摇荡啊。

他们间流行着“吃胎胞”。经常的,他们会到妇产科抢来胎盘,随后,要么文火蒸着吃,要么磨成粉末,做成胶囊吃。

日子就在这种世外桃源的氛围中度过了。是写意的、快乐的、自命不凡的生活。孙翔和他的同道们始终感觉他们要比社会上的男女高出不止一头,因为他们拥有着上海咖啡的浓香、莫泊桑《漂亮的朋友》的性感以及阳台柱廊间那份不死的沧桑。同时,欲望,成熟男女的性欲也在1974与1975年的季节中蓬勃生长。

一个女人进入了孙翔的视野中。

她是孙翔医技科的同事,资方出身,家里八个姐妹,她排行第七。在与孙翔相好之前,她28岁,有两个孩子,穿得十分风流和性感。

孙翔的初次动心是在某天黄昏。

她刚洗完澡,头发湿淋淋地从孙翔身边走过,不经意地一瞥之后,孙对她那份少妇的丰腴有了崭新的发现。接着,孙也许无意也许有心地又向她投去一瞥,那时,透过门的缝隙,孙看见她正脱下身上的白大褂,露出了白皙的肌肤以及高耸着乳房的一个侧面身影。孙心房一阵扑动,白大褂中什么都没有的她着实让孙深受刺激。

孙翔与她有条不紊地沟通了起来。

最初,孙翔知道了她的丈夫是个造反队的头目;接着,他知道了她丈夫的性欲是如此地高涨,以致每个晚上都会“要她”,而她对粗糙的他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什么感觉,于是,他与她的性爱常常演变成家庭暴力和婚内强奸。

她常常独自流泪,她独自流泪时的楚楚动人景象让孙翔十分感动。

1974年的夏季过去了,在高高的天空中出现了候鸟的身影。

那天,孙翔去商店买医疗器械,在这前,她打来电话让孙到她家去玩。

她的家在“上只角”的泰昌路,那里离淮海路只有一箭之地,她的家有一个大大的阳台,还有钢窗蜡地。走进她家时,她正好在拖地板。看见孙翔,她暧昧地笑了,随后,低下了身子,孙翔看见了她那一对鼓突的乳房,还有那道深深的乳沟,孙的心房不可遏止地跳动了起来。

拖完地板,孙翔看见她顺手关上了阳台前的百久地统治着上海男女视觉历史的强大媒体。

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左派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继续深刻地影响着上海,但尽管左倾不够但在对待“苏联修正主义”却异常硬骨的罗马尼亚,以及奉行铁托主义的南斯拉夫电影和电视剧也开始了对上海的青春男女的影响。

《巧入敌后》是一部令人难忘的南斯拉夫的电视剧,很多年以后,当年的青春男女或许早已忘却了剧中的诸多情节,但他们还是记得剧中配乐的独特节奏。

《桥》让上海的青春男女百看不厌,他们中的不少人耳熟能详党卫军上尉霍夫曼给被抓捕的游击队员看手相的那个情景和那段精彩对话:

一个老兵,多年流浪汉,并且到过西班牙,你到西班牙干什么去了?也是去摘老玉米?

这个时候,非常偶然的,一部前苏联的电视剧进入上海为数不多的家庭电视机中,它就是《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由苏联著名的电影明星吉洪诺夫扮演的党卫军旗队长,其实是斯大林派出的间谍,他机智地周旋在鲍曼、戈林、希姆莱、戈倍尔之间,在阿道夫·希特勒的千年帝国即将崩溃的前夕,演绎了忠诚、善良与不义、邪恶殊死搏斗的种种细节。

八十年代的早期,正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微妙时期。资本主义日本的电影也开始进入中国、进入上海。上海的青春男女难以忘却日本的阿其婆在《望乡》中的那对凄惨之眼,他们那时便已惊讶地发问:历史竟然是这个模样?

比空气还要透明的让·雅克(2)

当八十年代完整地向人们推涌而来的时候,那个被“鸡毛信”、“地道战”、“平原游击队”所制造、所曲解的日本,开始在电影和电视剧这两个领域强力地影响着上海和上海的青春男女。

电视剧《姿三四郎》具备着罕见的影响力。每个夜晚,上海人家中的那台九寸或十二寸电视机前,市民们感受着姿三四郎的坚韧,感受着日本文化中的那股特殊的力量,他们中特别敏感者,由“姿三四郎”的精神世界而联想到“武士道”对亚洲其他民族的那份冷酷的压迫力。

《排球女将》是现代日本的一种解说。弥漫在《姿三四郎》中那种日本文化至高无上的挑战力现在有所消解,取而代之的是被美国化了的现代日本,是那份溶合了东、西方文化后的动感、活力,生活现在被表现得简单而又肤浅,除了快乐似乎还是快乐。

电视机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日剧”尽管影响着上海,但它还没有象后来那样一早培养出一个广大的“哈日族”;但就影响力而言,日本电影是不容置疑的翘楚。

上海不会遗忘八十年代早、中期那首让人难以忘却的“草帽歌”,随着旋律的忧伤回荡,日本电影《人证》中的众多镜头一一浮现在了上海人的眼前。

《追捕》则更长久、更内在地影响着上海。

由高仓建与真由美两人扮演的角色,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八十年代早期上海对浪漫主义的肤浅想像,满足了一座曾经有过如此苍白、如此贫瘠的情感之土的城市对雨水、晨露的饥渴愿望;《追捕》中营造的侦探兼警匪片模式,也让八十年代早期的上海为之神往。对习惯了《保密局的枪声》的上海来说,《追捕》中的故事情节不仅让人紧张到窒息,而且还让人产生了“恐怖”、“凶险”的另类审美,也因此,上海人不会忘记那个阴险的医生的同样阴险的催眠式说法:

照仓跳下去了,唐康跳下去了,你也跳下去吧。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