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刚“抓”了一件光绪官窑。
玩——我是“玩”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收藏瓷器的。
吃——我是“吃”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瓷器的。
纳——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
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这件瓷器“让”给我吧。
玩——行内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古玩风气在我国起源较早,它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有自己的“专业术语”,也就是行话。古玩行话涉及的面较广,从看货到对货物的评价到做生意,整个过程都有行话。现在介绍一下常用的古玩行话。
——看货时碰上真货叫“开门”、“一眼货”。
——货物达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够年份”。
——新货做伪叫“做旧”,做旧做得好就是“高仿”,做得不好就是“判眼”。
——清朝及清以前的仿旧得叫“旧仿”,现在仿旧就是“新仿”,如大明宣德炉因其珍贵,在明宣德年间就有了仿品,以后历代直至今日仍不断地有仿品出现。
——古玩行里有一种人,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然后再卖给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称“游击队”,游击队收货出价都比较低,因此又叫“铲地皮”。
——而“捡漏”则是指卖者不识而买者有眼购到好货,或指买到从内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货。
——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骗叫“交学费”,懂行人买了新仿的货叫“走眼”、“打眼”,买了便宜的货叫“吃仙丹”。
——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叫“动过手”。
——倘若卖家说货绝对真,信誓旦旦,而买家仍有疑问,又不好直说是仿的,就只能说:“看不好”。
——有许多人总认为从农民手上买的货不会有错,殊不知有些货是伪造古董的人有意丢给农民“埋地雷”的。
——另外还有“下蛋”,则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制或学生复制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古玩行里同行之间做生意叫“交行”,一般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交行价”,漫天要价是“天价”。
——批货物连好带孬一起卖称作“一枪打”、“一脚踢”。
——某人带人上门来购货,行规要按成交价的10%付回报,叫“打一”。
行话即是专用语,一般变化不大,有陶瓷方面的专用语,还有翡翠玉器,竹木牙雕,字画等方面的专用语。如新瓷器釉面的光叫“贼光”、“火光”,瓷器上有裂纹叫“冲”,老翡翠叫“老种”,新翡翠即是“新种”。传世古玩都有一层自然陈旧光泽,叫“包浆”,新出土的东西叫“生坑”等等。由于行话专业性比较强,因此不是行家就难以掌握了。
上面所提及到的,仅是众多古玩行话中的一部分。古玩行话根据种类或地区都有所不同,其中可有不少有趣的学问呢。(非原创)
收藏热门(不喜勿看)
近年来,我国收藏品市场日益升温。受收藏品交易激增的推动,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拍卖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临界点。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04年中国各大拍卖行的总成交额高达69亿元人民币,加上民间交易,我国全年的收藏品市场交易规模大约在100亿元以上。
有资料显示,美国最近10年各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按投资种类分别为房地产4。7%、股票17%、收藏品24%,收藏品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国内,近几年收藏品市场也是热点频现,书画、瓷器、玉器、邮币卡、青铜器、钱币、家具等领域的市场行情不断走高。在收藏品主体方面,全国目前有收藏爱好者7000多万人,以民营企业家、it精英、传媒大腕、演艺界名流为全新阵容的新富豪,正在成为中国收藏品市场的强势群体。而向来走在投资潮流前沿的温州人,在经历了炒房、炒车、炒煤之后,如今也开始把资金投入到了书画、古玩、瓷器等收藏品上来。
收藏品种越来越丰富
据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常务理事、北京古玩城中鼎信文物店总经理周继海介绍,目前市场上收藏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以目前市场上较受追捧的艺术品收藏为例,除最传统的古代艺术品,如名人字画、陶瓷、玉器、碑扁、织锦等以外,现代艺术品外延更是不断拓展,不仅包括由现代艺术家在原有古代艺术品种类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质进行创造的艺术品,还新增加了如人工活蝴蝶、陨石、海洋生物等新品种。相比古代艺术品,现代艺术品由于是现代在世的艺术家创作,易鉴别,尤其新兴的艺术品很少被仿制,所以在交易时好操作、风险小,目前在市场上交易量较大,属于短线、热线交易品,比如,奥运金币、1999年世博会纪念品等。而古代艺术品就显得老成持重,往往被用做长线、冷线品,伺机交易。
交易平台呈多样化趋势
作为收藏品交易最重要,也是最传统的平台,仅像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和北京古玩城这样的正规交易场所,全国不下100家,大大小小的艺术品商店、跳蚤市场更是不计其数。
另外,拍卖行也是收藏品尤其是珍品流通的重要阵地,拍卖行的数量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收藏品市场的规模。目前我国现有上百家专业的艺术品拍卖机构,以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居多,业务量与日俱增。近几年来,还出现了如画廊、专业性网站和基于对艺术品的共同爱好而形成的民间团体、私人博物馆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品集、藏、易平台,交易方式不断翻新,并伴有国际化的趋势。
收藏品投资已现泡沫
周继海提醒投资者,投资收藏品不同于投资股市。在股票市场,投资者用少量资金就能参与,还有较为成熟的投资机构可代为操盘,投资者无需掌握太多的相关知识和投入太大的精力。收藏品市场操盘手必须是投资者本人,尽管现在也有专家的意见可供参考,但最终的决策还在自己,这就要求投资者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技术性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对每一件投资品有鉴别能力,清晰了解该投资品的市场情况、价格水平,还要有能力把握运作时机等等“本事”。只有这样,才能在收藏品市场上淘到“金子”。
如今收藏界流行一种观点:只要货真,就不怕价高,买了肯定会升值!专家认为,投资收藏品也需要谨慎,价高也有个限度,脱离了藏品本身的历史、文物、艺术价值而炒作出来的离谱天价,谁也不敢肯定在接手之后不会被“套牢”。而且我国拍卖市场的泡沫目前已经存在,假拍、流拍事件时有发生,价格虚高的现象严重。在最早出现艺术品拍卖的英国,具有权威性的拍卖机构只有几家,而我国现在就有上百家之多,拍卖机构的泛滥、水准参差不齐,已是不正常的现象,会造成市场交易的混乱。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