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_凤城花渡_奇书网
返回

凤城花渡

首页
第32章(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死板板的做什么形式,人家赵敏诚心诚意的,李秋玲同意就行,你们就做主吧。”陈家辉、李秋燕、李秋玲又和李荣华、李荣贵商量商量,伯伯叔叔都赞同认这门干亲。李秋燕这才打电话给赵敏,双方约好了时间。

第二天一早,陈家辉到琴湖古镇八鲜老字号买了些鱼饼、虾球、簖蟹,又从鸡窝里捉了二只草鸡用纸箱装着带过去。李秋玲拢了拢头发:“我想铲些青菜带过去!我在学校就是想吃家里的青菜,生活在城里的人也会喜欢青菜的。”。陈家辉说:“这些菜一滴药水都没有打过,霜打过的很好吃,多带些去。”李秋玲说:“我上铺的郭悠悠说,她妈妈买青菜专挑有虫眼的买,宁可回家多洗几遍,虫子没有农药可怕。”陈家辉说:“这年头,城里人倒显得可怜巴巴的了,吃个青菜都提心吊胆的。”

李秋玲在自家菜园里铲了几棵:“姐姐姐夫,你们种的菜太小了吧。”李秋玲说着跑到韩平家的菜园子里,说一声“韩平妈妈,我铲几棵青菜。”韩平的妈妈在屋子里应了一声:“好的,你拣好的铲,北边的几棵是做种子的不要铲掉就行!”韩师娘继续忙自己的家务。

桃花渡人家的菜园虽然用枸杞条儿做了“楚河汉界”,但是菜园里的瓜果蔬菜基本是不分家的,你家缺什么了,谁家田里有就到谁家要去,物主不会让你空手而归的。夏天的时候,路过的外乡人,口渴了要吃个西瓜、香瓜的随便你摘,只要不浪费不带走就行。李秋玲铲了十来棵苏州青用塑料袋装起来。

李荣华家的捉来二只鸭子:“孩子们,这二个散养的飞鸭,送给你们带给曹总吃。到了那里要有礼貌,第一次去城里不要给人家留个坏印象。”陈家辉接过飞鸭子:“谢谢大妈妈,总是沾你们的光,让我们不好意思。”李荣华家的说:“不说这些见外的话,我们养得多,你们要吃就去捉。蔬菜什么的想吃的话就到我家田里铲,缺什么就去向你大妈妈要。不要忘记了,到了曹总家帮人家把鸭子杀好了毛拔了,街上人不会杀鸭子,记住了。”

陈家辉连声应着,李荣华家的满意地回去了。

李秋燕洗洗漱漱给孩子喂了奶,陈家辉把一大桶尿布洗好了晾在院子里的晾条上,李秋玲读会儿牛津英语做了几张复习题,一切准备停当差不多九点多了。陈家辉跨上幸福250带着李秋燕、李秋玲、扬扬去东方小区曹家拜访。

赵敏收了他们的礼物,自然免不了客气一番。赵敏、赵景云、陈家辉、李秋燕、李秋玲、扬扬一起在会宾楼吃了午饭,赵敏给李秋玲买几件衣裳,几双鞋子送给干女儿当见面礼。

2

陈家辉回到家就忙着准备祭灶神,这是前几天孙阿珍叮嘱的。

很多地方民间多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祭祠灶神,而凤城市一带却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神,传说六百年前“洪武赶散”中,苏州阊门有大批移民迁移到凤城,为了让苏州老家的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上天,移民凤城的民众就恳请灶王爷推迟一天向玉皇禀报各家各户行善情况。到了这天,凤城百姓就给灶王爷献上炒糖圆,并在他的画像两侧贴上对联“廿四上天言好事,三十下界保平安”,横联“与人为善”。凤城人喜欢用糖炒糯米圆子敬灶神带有贿赂的嫌疑:灶王爷吃了又甜又粘的“炒糖圆”,带一张甜嘴巴上天说的就都是好话,粘粘的也可以封住灶王说坏话的嘴,也是一种救赎和祈祷吧。

李秋燕炒糖圆,李秋玲抱着杨杨玩耍,陈家辉回陈家敬香祭灶王。陈家辉已经几个月没有收鸭毛鹅毛了,看不到一点鸭毛鹅毛踪影。院子里燃着一人多高的斗香,榆木粉和香精的味道在院子里飘着,屋子里打扫得很干净,桌子上、凳子上、木质的窗棂上一尘不染。

“妈妈、爸爸我回来了。”

孙阿珍习惯了陈家辉在李家过日子,也不再唧唧歪歪说些什么:“回来了!”

陈保良捧着《参考消息》坐在沙发上,冬天的夕阳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陈家辉一下子发现父亲好像苍老了许多。原来医院改革中,桃花镇卫生院卖给了私人老板,陈保良没有医师资格证书,桃花渡村卫生室取消了,陈保良拿到了三千元安置费后成了无业游民,前几天和刘正洵一起早出晚归到工地上打工。陈家辉忽然感到自己是多么的自私,步行十几分钟的路程都很少回家看看,连父亲下岗的事情到现在才知道。

陈保良推了推眼镜:“下岗的事情我早就有预感,和我一样的全市有六个,首胜村的、东杏村的、张家垛的、烂泥桥的、溪尾村都下岗了。趋势就是这样的,我这没有文凭没有证书的也不想赖着。镇文教助理说了,过了新年再说养老、下岗低保、下岗再就业的一些事情。”

陈家辉说:“爸爸,天无绝人之路,因祸得福的事情多的是。还有我呢,我会供养你。”

陈保良丢下报纸:“我还年轻呢,才四十九岁,要你供养我,你把老婆孩子供养周全,我们就放心了。”

孙阿珍拉着陈家辉到了厨房:“豆腐做了一着,二十斤黄豆,三大桶豆腐六斤百悠回到桃花渡,他过了渡船直奔张小渔家:“羽绒加工厂出事情了,有人在鸭毛鹅毛里掺沙土加面粉,顾厂长气急败地找我的茬!”

张小渔笑笑:“你我弟兄们,说实话,掺沙土加面粉的技巧哪个没有搞过?反正这个技巧是失效了,说了也无关紧要。”

陈家辉感到吃惊:“技巧?这是技巧?不会吧!明明是坑人啊。”

张小渔说:“呵呵,这一段时间顾厂长压价厉害,不加点作料根本挣不到一分钱,打也来,骂也来,折本交易不来!”

陈家辉说:“他不仁,你就不义?”

4

孔令锋开着一辆春风250踏板车,一手扶车把一手拿着一叠鲜红的请帖滑过来,听了两个人的一通述说,孔令锋说:“张小渔说得对!”张小渔说:“顾厂长赚的钱可以用麻袋装,还不是我们走街串巷地为他卖命。现在羽绒情况不好了他就大压价,一有风吹草动就几块几块地往下降;羽绒价格上涨的时候,他总是鸭毛鹅毛的收购价慢吞吞地涨,一毛一毛地涨,你忘记了?”

陈家辉说:“有道理,不接受!我的第一桶金不想这样去挖到。”

孔令锋说:“你醒醒吧,第一桶金不是很容易挖到的,邓大人说了,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就是鼓励你去摸索,只要不破坏现有的游戏规则就行,至于此后的游戏规则怎样修改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张小渔说:“生意人刚刚起步哪个不搞点鬼名堂?先搞点钱挖到第一桶金再说,看看那些有钱人,现在风风光光地做慈善,上报纸上电视。你要明白,慈善家都是富人,这是个富人不问出处的时代,谁管他们以前做过什么?”陈家辉有些茫然了,感觉站在面前的二个兄弟一般的朋友陌生起来,他离开学校也在社会上混了些时日,如今越发不认识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了。

陈家辉感觉自己落伍了!

孔令锋说:“废话不说了,你回去自己想。说正经事情,顾尹军正月初八结婚!本人与梅晓欣正月初十结婚,这是请帖。”

很多人在赶时间造就“千禧宝宝”,都希望在2000年有个孩子!

张小渔说:“不订婚就直接结婚啊?怎么搞的,谁家姑娘是苦主?”

孔令锋说:“周素萍,你们想不到吧?订婚结婚一起来,移风易俗,关键是,三个人一起拜堂!”

孔令锋说:“顾尹军与周素萍早就好上了,前天我们聚会,他们还装孙子,今天早上这个孙子才告诉我的。周素萍怀孕了,打下来怕伤身体,生下来怕伤名声,就只好结婚了。顾尹军家有钱,周素萍家有人,现在讲究强强结合,两家人一合计,两个哑巴碰头——没话说。新房早就准备好了,在市里一个高档小区,婚礼在饭店举行,嫁妆嘛,只要有钞票,一天时间保准置办得妥妥当当的。”

张小渔说:“人家二场小麦一场打,万事俱备,只欠洞房!”

孔令锋说:“洞你个头啊,人家早就洞房了,你呢,哪天洞房啊?”

张小渔说:“疯狗,?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