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_兔八七的小时代_奇书网
返回

兔八七的小时代

首页
第9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2001年的好事一桩接一桩,年底的时候,历经了二十年的努力我国正式加入了bsp;所有的倒霉事都摊到了美国人身上,9月11号当我们死气沉沉地迎接新学期到来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世贸大楼被恐怖分子袭击的消息,班里顿时活跃起来,心想可算有人替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儿报仇了。可当我们课间打开电视机看到世贸大楼倒塌的惨状时,才觉得美国人民也挺可怜的,别看平常一副牛气哄哄的样子,真出了事比谁的心理防线都脆弱。

那几天早晨购买新鲜出炉的《环球时报》也成了必做的功课,每家媒体都全面报道分析此次恐怖袭击事件,从世贸大楼的历史到拉登有几根胡子,生怕错过蛛丝马迹的线索。我们也从最开始的幸灾乐祸到对恐怖主义的强烈谴责,甚至还四下张望看看同学们中间有没有生得一副恐怖分子嘴脸的人,小心谨慎好吃好喝地供奉着那位同学,省得他那天病猫发威把我们给炸了。

当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身着我国传统服饰唐装,当《花样年华》里张曼玉走马灯似的换了二十套旗袍,当《卧虎藏龙》里章子怡挥动轻薄的衣袖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我才明白对于服饰来讲,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这也导致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都遵循着民族路线的穿衣打扮方针。

大伯领着我和姐姐去看了场紫禁城里举办的三大男高音演唱会,我还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生怕镜头扫在我身上替爸妈丢了脸。但实际上那场演唱会可谓索然无味,三个胖子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听不懂的歌剧。我除了明白高音歌唱家都是胖子以外只有在台下百无聊赖地观察周围人的嘴脸,结果发现提前离场的占了五分之一,睡着的占了四分之一,强忍困意的占了三分之一,百无聊赖的占了二分之一,剩下的人也是大眼瞪小眼,不知道几千元的票价欣赏到了什么。这几年才明白有个词能充分解释当初大家对三高演唱会热情追捧的行径——装x。

txt小说上传分享

2001年(2)

不过那场演唱会里最出跳的是一个打着自制“北京欢迎你”标语的中年人,那被摄影机明锐捕捉到的刹那成了日后很多奥运宣传片里的必备镜头,这种显摆的行为却收到了国人的一致赞许。

这一年当我十三岁的时候,我开始正式地发表小说。虽然在十二岁的时候我已经积攒了两部校园短篇小说,但只是小范围内传看,投给《当代歌坛》里的小说栏目,人家还不稀罕要,当然人家现在想约我稿子也是没戏的。所以正式的让作品在广大人民群众前亮相还是最初发表在榕树下的《等等等等》,里面有段现在开起来特矫情的描写:

“她的眼睛空洞而深邃,我意识到‘颓废’这个词并不适合冷雪,‘颓废’是一种暗然而无奈的淡漠,而她更多的是孤独或者是孤僻。我想她之所以与别人格格不入,并不是因为她性格的原因,只是她太寂寞了,寂寞到忘了怎样与人相处。她总是无助地等待着,奢望老天把最后一丝同情幸运地降临到她身上,让她赶在人生这幕悠长而无力的长剧散场前,最后一次感受人声的鼎沸,以慰藉她那颗本应热血澎湃却被孤寂的冰封得无懈可击的心……

我想文捷就是曾燃烧起那颗心的男子,于是冷雪投入了百分之二百的感情,只可惜她看错了人,换来的只是漫长的等待。我不能说文捷从没爱过冷雪,只不过她与那些所谓的功利一开始就没有处在公平的位置上。

其实,冷雪的命运本身就是陨落……而我只是她陨落前的一个避风港一个永恒的见证。”

我把文章网址发给了qq上的所有人,鼓励大家看完以后评论转载,还学会了用腾讯浏览器刷点击率,每天眼巴巴地浏览一遍评论,那仅有的十条回复,基本也反映了我当时的创作方向。

由王改贤评论于:28

你到底想说什么?故做玄虚,做作

由踏网清舞评论于:10

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文章又没有给人家看完,你要别人说你什么那??想听好的??那你让别人看完在说话也不迟啊。真是沉不住气啊!

由allon评论于:11

爱不该只是等待!!!!

由评论于:20

老兄给你刷新这么多了够意思了吧

我走上文学道路的初战虽然不算告捷,但在榕树下发表文章的确成了我那一段时间的乐趣所在,虽然不会再傻了吧唧地去刷点击率。但会认真地看每一篇回复,如果有一个人批评自己文章写得不好,我就会难过好一阵子,心里斥责对方不识货,不鼓励青少年的创作热情。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