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退了两步,捂着脸。边退边点着头指着我说:你行,牛逼!说完,那人转身回走。
张雯叫了两声“薛良”,那人头也不回,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我、张雯、徐超在原地呆了半天。徐超说:我先走了,你们有什么话就说吧。说着徐超推起自行车上骑了上去。
我没话和他说。张雯看了我一眼说。接着骑上自行车走了。
徐超愣了一下。
上来吧,我们一起走。徐超对我说。
你先走吧,照应下张雯,我一个人静静。我说。
上来啊,你哪那么多事。徐超说。
你先走,追上张雯和她说说话,我也不知道我们这是怎么了。就权当是帮哥们我探探她的心声了,好吧?
徐超叹了口气说,那你小心点啊,我去了,明天见。
明天见。
徐超走后,我站在马路边,把烟点上,兀自地抽了起来。心中各种复杂的心情缠绕纷杂,难解难开……
回到家后,张雯打来电话向我道歉说自己当时有点头脑发昏,没给我面子,导致了这场恶战。是她的不对,叫我不要往心里去。张雯又坦言说那个叫薛良的人喜欢她,在追她,但她一直没有答应。我听着张雯语气像是她做了件人类感情史上最伟大最值得赞扬的事。当时我难解难开的情绪还没恢复过来,和张雯说了句“没关系,怪我误解了”又简单的扯了几句毫不相干的废话就挂了上了电话。
放下电话后我心疼的几乎要流泪,我才想到和张雯开始一直到现在不管张雯怎么伤害我我都没有流过泪。我表现的很坚强,但是谁都不会知道我这种坚强的下面掩盖的正是最脆弱的内心,如同零度以下的玻璃。
这次打架我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了,同样我不知道是第几次为了张雯而打架。我的爱人,我的天堂还是我地狱……
我念着张雯的名字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回到学校,一个课间,我去了趟厕所。回到后徐超告诉我说,昨天打的那个叫薛良的人带了几人过来找你。我说,他们没找你茬吧。徐超说,没有,他们不认识我。我说,那就好。我又说,有种就让他们来,我赵朔怕过谁。当年潘庆遇难的那场假,都打得那样惨烈了,我还是面无惧色,还怕他们几个小毛孩子。妈的,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对。
我下课也不再出教室,专门等着那个叫薛良的人过来。结果连等两天,没见人影,我没了耐心,也渐渐地淡忘了这件事。
最后的这些日子,张雯似乎又有些好转,时不时的来我班找我。晚上的时候还等了我一次,仅仅这一次,就让我感动不已。
那天两节晚自习之后,张雯来到我的班级门口。我看到张雯后迅速跑了出去。
什么事?我面带按不住的微笑说。
我等你放学一起走。
真的啊?
要不我跑来跟你说啊。
那好,你现在去哪。
在班里呆着看看书,你放学了来找我啊。
好的。
回来后的那节晚自习我就像是坐在了“蒸屉”里,一屋子的热浪扑来打去,我怎么也坐不安稳。我纳闷其他同学怎么就能静下心来学习,像是虔诚的佛家子弟念经一样,纹丝不动的坐着,比他们的“达摩”祖师还专业。我如坐针毡的数着秒数度过了一节课。到还剩一分钟的时候我开始倒计时,就像当时的各大媒体和报纸倒计着中国随出场世界杯“献丑”的时间一样。还剩十秒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数了出来——十、九、八、……一、零!下课铃没响,妈的,怎么回事?!我骂了起来。这就是中国人的时间,准确的说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制订的时间,再加上电子设备仪器厂的配合,造就了这么一个极不守时的“电铃”。一分钟后,铃声响起。真牛逼,就像随后的“世界杯”韩国队借助主场优势又是东道主拖延时间一样。可能我之前的猜测错了,这“电铃”底座应该印的是“madeinkorea”。我从座位上弹了来,冲到教室门口,与李鸿基撞了个满怀。
你慌什么!李鸿基怒道,眼睛的“晶状体”瞪得像个灯泡,同眼球紧紧结合在一起后宛像个探眼出水的“乌贼”。这双眼睛比例失调的挂在李鸿基的脸上,看起来和“蜻蜓”脑袋相去无几,一举推翻了美术作图上的“整体大于局部”的理论。只可惜向这双“灯泡”不能发光发热,否则这厮“角膜”不保。
我——。我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回去,我有事宣布!李鸿基厉声说道。
我怏怏不开的走回来,心里既着急又气愤。
李鸿基开始在上面废话,什么“时间不多了,希望同学们心里有个数啊”、“考试做题的时候要耐心点啊”……
还有近二十天才中考,你他妈哪这么多废话。我烦愤不已。
李鸿基足足废话了十分钟。我的心由希望边成了绝望,心想张雯肯定走了,而且肯定生我气了。李鸿基你这个畜生,破坏我的好事,我他妈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的。我只注重结果,过程跟我无关,结果是:你这个混蛋耽误我了时间,让我不能和张雯共享月下的浪漫。
李鸿基讲完后我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张雯的班级,经过李鸿基的时候他又训了我一句:慌什么慌!我没心情理他。
到了张雯教室后,发现张雯居然还在。我感动的热血差点把心给煮了,幸亏我及时调整,要不我明明“有心”也会变成“无心”。我走了过去,张雯笑脸相迎,像是一年一聚的“牛郎织女”。然后,我们一起开心的回家。
这天晚上是我这么久以来最开心的一个晚上,时间不过半小时。像是冬天从“蒸笼”里拿出来的热包子,不时后又冷了。
张雯来找我,无非是要我把日记本给她看。张雯要了好几次,我只给了一次,我的理由是,日记是个人的隐私,怎么能随便给别人看呢。张雯说,我是你女朋友,想了解一下你的心理有什么说不过去的。我说,那好吧,就这一次啊。张雯笑着点头。
张雯还回日子本的时候,我简单的翻阅了一下,上面留有张雯的笔迹。那是在一句话的后面。我在日记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