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联系不到方芳芳,也持续没有约瑟芬的消息。
我的手机里存了芳芳的手机号,可是自那天她消失以来,我再也没有拨通过这个号码,打了好几次都是“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我上网的时候,qq里芳芳的头像一直是灰的,留言没有回应。
我仔细想了一下,其实我对她并不是特别了解。除了知道她是本校哲学系的本科生以外,我几乎一无所知。她每天在哪里上课,她住在哪个寝室,她寝室的电话号码,她都有些什么朋友,她的三围多少,诸如此类,我通通都不了解。不过这也很正常,我又没跟她在谈恋爱,干嘛要知道这些啊?
可以说,她的手机号码和qq是我唯一能联系到她的途径。如今,这唯一的途径也已经断了,她是死是活似乎成了一个问题。俗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却什么也没见到,芳芳就这样人间蒸发了。
我禁不住怀疑其人或许压根就没有存在过,我试图向自己解释那一晚发生的一定都是幻觉,怨念作祟而已,可这种站不住脚的结论,就连看过聊斋的读者也不愿意相信吧。
也许我该像个侦探一样,回到事发地点寻找蛛丝马迹,或者到她所在的院系打听她的下落,可是那种事还是太麻烦了,偏偏我这人又懒又怕麻烦怕得要死,你见过有几个侦探是宅男来的?
也许我该做个好公民,积极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详细汇报其来龙去脉,可是说起来连我都心存怀疑的事情,警察叔叔可能相信么?他们当我是在摆聊斋还好,要是就此判定我脑子有问题把我直接送到精神病院去我就走远了。
我为自己作出种种假设与否定后,还是决定等过段时间再看。遇事习惯观望后再作出行动符合我一贯的作风,可事情往往演变成在观望后再没有行动……怎样都无所谓的。
就这样过了几天,并没有听到学校有失踪人口的传闻,也没有什么人出现在我面前要死要活向我讨要芳芳(如果有,那只可能是强哥),一切风平浪静依旧。
我那点滴的不安,就像飘散在空气里的头皮屑,没有归属。
与之相比,约瑟芬更让我担心,她的课不知不觉也停了一个星期有余了,妮妮在系主任和其他老师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也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他们都说约瑟芬经常以学术访问或考察的名义失踪,少则一两天,多则半个学期,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也很无可奈何,这次也不例外。
真没想到约瑟芬也是这么“散”的人,说起来不免有些讽刺,我这么散漫的人竟从来没有旷过一堂她的课,而表面看上去十分严谨的约瑟芬却率先水了我的专业课。
而我之所以担心,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她偏偏在这个时候失踪,在我最困惑最需要向她倾诉寻求解答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