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很快到来了,在这段时间里,约瑟芬还是没有回来。
对于这个西方的节日,我个人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也不明白那些中国人为何总把耶稣他老人家的生日当成自己吃喝玩乐的借口。
不过凡事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就好比会有人把“信基督,得永生”改成“信春哥,得永生”一样,咱们中国人就是活得洒脱,无所顾忌,而且充满了娱乐精神。
管他信什么都跟我没有关系,要不是丁丁邀请参加学校圣诞音乐会,我甚至觉得圣诞节也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只有恋人才在意有没有人陪在身边,有没有一起去狂欢。
平安夜其实是适合一个人静静躺在床上看书然后睡个好觉的时光。
我白天一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准备借本书夜晚睡前看。最后,我借了本《希腊神话故事》。
圣诞音乐会我还是要去的,因为丁丁要登台表演,他的原创里也有我的功劳。不用问,妮妮自然也是要去的。
那晚我跟丁丁酒后的胡言乱语,不知道妮妮听到没有。就算听到了她也会假装不知道的吧,也许她的确睡死过去了,不过当时我恍惚看到她脸上有泪痕的样子,也有可能根本就是我酒喝多了产生的错觉吧。
晚上8点半,圣诞音乐会正式开始了。
这次学校宣传部组织的“圣诞狂欢音乐节”是花了血本的,学校搭台,邀请了目前高校(包括本校和其他大学)里有名的学生乐队,连续两天晚上轮番演出。丁丁他们乐队的演出安排在第一天。
忘了说了,他们乐队的名字叫“阿拉灯的神丁”。
演出舞台搭建在学校的足球场中央,开阔的场地可以容纳众多爱凑热闹的同学,巨大的航架和绚烂的灯光烘托出良好的舞台效果,在入口处还有人售卖荧光棒什么的。一切看起来都跟明星演唱会的架势无二。
学校这次之所以不惜血本,搞得如此“专业”,据说是想要树立综合化文体名校的形象,为明年新开设的艺术表演系的招生工作做好铺垫。只是在我看来,与其这样,不如每年多请真正的大牌明星来学校演出,那招生想不火都难。
扯远了,还是来说音乐会吧。我到达现场时,体育场内早已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用一句英语口语形容就是:peoplemountainpeoplesea!
演出尚未开始,人们已把场地中央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丝毫不畏惧户外寒冷的天气,寒冷的天气反而畏惧了大家高涨的热情,开始哆哆嗦嗦委琐的下起了小雪来……
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更增添了大家的兴致,音乐会开始以后,大家纷纷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跟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又蹦又跳,情侣激动的互相拥抱,同学亢奋的互相打闹,到后来素不相识的也加入战团……
我虽然站在靠外围的地方,不知不觉也被挤到了人群中央,我可怜的新板鞋惨遭不幸,被踩了无数脚,已经不成人型(不对,是鞋型),从此我就有了阴影也有了教训:凡是去凑热闹什么的千万要穿准备扔的破鞋子。
我是跟妮妮一起来的,刚刚还在我身边的妮妮也挤散了,估计她这会儿正在人群的什么地方咒骂着人类的素质什么的吧。
我正准备要去找到妮妮,突见台上丁丁登场了,如果我没听错的话,下面响起了一片少女的尖叫。
丁丁先演唱了一首经典的圣诞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详的jinglebells,通过乐队摇滚化编曲和全新的演绎,带来的是别样的感受,欢快的气氛也再度被推向高潮。
一曲唱罢,丁丁上前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顿时让现场安静下来,刹那间只听得到乌鸦飞过的声音。
是什么话具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他当然没有讲冷笑话,他说的是:“这些天来我想清楚很多问题,接下来的一首歌,《圣诞节祷告》,是我们的原创,我要献给在场的一位女孩,她的名字叫做嘉妮。我想对她说,妮妮我不再犹豫了,我爱你。”
“我爱你”三个字是一字一顿的说出的。
此语一出,一片哗然,人群中起了不大不小的骚动,我听到有人8卦的问身边的人“妮妮是谁?”,有人伤心的叹息“噢不,他都有爱人了,这不是真的!”,有人愤怒的声讨“他以为他是谁啊?这又不是他的个人演唱会!”,也有人由衷的赞赏“竟然在这么多人面前公开示爱,我佩服他的勇气!”……
不过很快,响起的音乐节奏就盖过了这阵骚动,我又听到了那晚丁丁弹奏的动人旋律,只不过这次不再是简单的和弦,而是乐队相互协作的整体演出,鼓点、贝司、键盘和吉他结合融洽,而且从丁丁口中唱出的笃定歌声,歌词是我那晚写的――
我看见你在人群的中央
像个失神的洋娃娃
那一瞬间我心底黑压压
如你风中飘散的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