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一个军统报务员的悲剧人生_奇书网
返回

一个军统报务员的悲剧人生

首页
第8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儿子随养母迁居铜矿之后,时常给父亲来信,儿子的每次来信,葛连波都珍藏着,象是珍藏着他赖以生存的救命绳索。这天晚上,他又拿起儿子新近的一封来信读起来。其实,这封信他已读过几遍了,每一遍都能听到一个幼小心灵因不满家庭出身而发出的急切呐喊;每一遍都能看到一张瘦弱脸庞因受他拖累而出现的痛苦模样。他又找出那张信笺,让儿子的声音再度敲击自己的心灵,他认为这种敲击虽是痛苦,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爸爸:

“很久没给您去信了,您也没有给我回信,不知家中情况如何。

“我们现在正进行着紧张的阶级斗争和复课闹革命……

“爸爸,您是历史反革命份子,您要在抗旱中好好改造自己。我是多么希望你能把那反革命的帽子摘掉啊!您的问题直接影响我的前途!

“您要加倍努力,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争取早日回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一边来……”

(bsp;葛连波慢慢摘下老花镜,眼里又一次噙满了泪水。他自然自语的说:“孩子,我已经努力了!你还让我怎样努力呀?难道说,我还能夜以继日吗?孩子,我能理解你,我不怪罪你,我只怪我自己……”

突然,他拔亮了油灯,找出纸笔来。他放好了炕桌,伏案疾书起来……

鸡鸣三遍的时候,油尽灯残。葛连波像个松软的泥人一样跌卧炕上,像是熟睡,实则是昏睡。

桌上,一份七仟多字的建议稿已经写好。标题是:对中梨树沟大队农田基本建设的建议书,落款是:历史反革命份子葛连波。

这份建议书是葛连波先生连同他的自传体回忆材料一同交给我的。他说,这或许能在为写他的纪实文学时派上用场。我认真阅读了他的这份建议书,建议书写在发黄了的蓝格信纸上。我曾一度对着这份建议书陷入深深地思索。村人们却大都不以为然。很显然,这仍是他书生情怀的再度流露,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咏叹大都指向书生意气。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其中就蕴藏着悲剧意识。你纵然嫌弃我,我也不敢忘怀我的家国,俗话中有“心到佛知”的说法,这其中有着浓浓的宗教意识,而“位卑未敢忘忧国”中的虞诚不也显而易见吗?

你采不采纳我的建议是另外一码事,反正,我的心意到了。就葛连波的政治面貌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葛连波的献计之举无疑是自找苦吃。而他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是书生气的流露是什么呢?几天后的批斗会,他以新的罪名:“破坏农田基建设”被彻夜批斗,原因当然是他写了那篇洋洋七仟言的建议书。

下面,我把这份建议书的原文梗概援引如下: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号召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再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甲,治水……”

治地下水……

水平梯田……

治天上水……

“乙,治山……”

“丙,前景的展望……”

葛连波对本村的水土流失表现出那样的忧心如焚,建议书用心良苦,言辞中恳,读来实在让我感慨万分!或许就值此时,他的儿子葛茂恩在清源县苍石红透山铜矿因工殉职了!

第十四回

我们有必要对葛茂恩的情况做一些描述。葛茂恩随其养母迁居后,在异母姐的资助下又读了几年书。由于父革期间学校秩序混乱不堪,葛茂恩很快去清源县苍石红透山铜矿当了工人。葛茂恩长笔者几岁,在大梨树沟小学读书时,我读二年级,他读六年级。当时我所风闻葛茂恩的专长应该是音乐方面,据说他对二胡,手风琴都是无师自通。他有极强的乐感能力,并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