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考证理头绪 五中来电无空去_漂泊的教书生涯_奇书网
返回

漂泊的教书生涯

首页
应对考证理头绪 五中来电无空去(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六年三月四日上午,我找到省自考办教材服务中心,这个地方还远在洪都北大道的省图书馆旁。这里只有《心理学》一种,《教育学》要等过一个星期以后才能到。

我忙赶到江西师范大学,找了很久,才找到该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总算在这里买到了这两本教材,一共是35元。在这个时候,离考试的时间,仅只有一个月零十八天。

两本书加起来共76万字,与原买的教材对照,不仅有很多的内容不一样,而且观点也不一致。如作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教材的《教育理论》,其中给教育学的定义是: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劳凯声的《教育学》中指出的是: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问题’,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或‘教育规律’。”

甚至还在很多问题上是相互矛盾的。

这样一来,我以前的苦苦复习,不仅仅预示有前功尽弃的可能,还搞乱了思想,增加了复习的难度。因为这样的考试,毕竟不允许你去搞什么学术争论,而是根据所定的标准答案来评分的。

我一方面开始了紧张的复习,另一方面在思想上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要不要报名参加培训呢?

若去参加了培训,应该是稳一点。既然在广告中有包过关那样的承诺,那就很可能会有泄题的渠道,但是,培训的全部时间也只有八天,能够学得到些什么呢?何况这两门课的学费就要400元,培训地点远在江西师大。现在时间这样的紧,有这样来来去去的工夫,我还可以多看看书。

如果不去参加培训,则觉得心里很不踏实,万一是江西师范大学出题,那就不仅仅有泄露题目的可能,而且还要按照他们制定的标准答案来做题,并且会根据一条一条的固定模式来评分。那样的话,我不是处在相当被动和危险的地步吗?

关键是要搞清楚是由哪里出试题,而且是不是与该培训班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月九日下午,我先到了市教育局教研室,找到老朋友张工志老师了解。他曾经对我说过,他现在教研室搞的就是心理学的培训工作。关于我现在还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事,自己本来是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已至此,有什么办法呢?

可张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误导作用,说一是上面统一出题,不会泄题;二是报考了会有一份资料给我,一般都会及格。

我终于下了决心,到东湖区高招办报了名。缴费是102元,发了一本《自学考试报考指南》,给了一张领取上半年自考杂志的单子,根本没有什么教育学、心理学的复习资料,也没有留下收款发票或收据。

三月十三日,我收到一个短信:

秦老师,请立即来电话到5779094,关于学术年会通知事宜。

我一看这个号码,就知道是我在南昌六中时的办公室电话号码。我马上拨过去,这个电话却打不通,便按照来短信的手机号码打了过去。

对方接了电话,原来是我的好朋友、六中体育老师周鸿的手机。

“刚才办公室的电话为什么打不通?”我问。

“我忘了,那个电话坏了,是席老师找你。”他解释说,然后叫过席老师来接电话。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