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阅读_安琪拉的灰烬_奇书网
返回

安琪拉的灰烬

首页
第18部分阅读(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好的,克劳海西太太。

拿着吧。

周末,奥康纳太太把这辈子的第一笔薪水发给我,有一英镑,这是我第一次挣到的英镑。我跑到楼下,来到奥康纳街。街灯已经点亮,下班的人们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跟我一样,口袋里也揣着薪水。我真想让他们知道,我跟他们一样,也是个大老爷们啦,我有一英镑呢。我从奥康纳街一旁走过去,又从另一旁走回来,我希望他们注意一下我,但是他们没有。我想向全世界挥舞一下我的英镑,让他们说:看,他来了,工人弗兰基。迈考特,口袋里揣着一英镑呢。

这是星期五的晚上,我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可以吃煎鱼和薯条,去利瑞克电影院看电影。不,不去利瑞克。看在上帝的分上,我不用再跟那帮人坐在一起,一看到印第安人屠杀卡斯特将军、非洲人在丛林中追赶人猿泰山,他们就大喊大叫个没完。我现在可以去萨瓦电影院,花它六便士买张前排的票,那里坐着上等人,他们吃着成盒的巧克力,发笑时用手捂住嘴。看完电影,我还可以到楼上的餐馆喝杯茶,吃上几块面包。

迈克尔正在街对面喊我,他饿了,不想大老远地往拉曼。格里芬家赶,想去修道院长那里弄点面包吃,再住上一夜。我告诉他不用担心什么面包,我们去大广场咖啡馆吃煎鱼和薯条,管他够,还有柠檬水随便喝。然后,我们就去看詹姆斯。卡格尼主演的《胜利之歌》,再买两大块巧克力吃。看完电影,我们再喝茶、吃面包,完了,就像卡格尼那样边唱边跳地走回修道院长的家。迈克尔说在美国生活一定非常棒,那里的人除了唱歌跳舞什么都不干。他都快睡着了,还在说有一天要去那里唱歌跳舞,问我能不能帮他去。等他睡着了,我开始细想我的美国梦。我得把钱都攒起来当路费,而不是随随便便地花在煎鱼、薯条、茶和面包上。我得从我的英镑里省下几个先令,不存钱的话,我就得永远待在利默里克。我现在十四岁,要是每星期攒些钱的话,到了二十岁,我肯定能去美国。

有些电报要送到办公室、商店和工厂,这些地方别指望能拿到小费。它们的办事员接过电报,看都不看你一眼,也不说声谢谢。有些电报是给住在恩尼斯路和北环路的那些体面人,你也别指望能从那里拿到小费。他们都雇着女仆,这些女仆跟办事员一样,既不看你,也不谢你。有些电报要送到牧师和修女的住处,他们也都雇着女仆,尽管他们一再说贫穷是高贵的,要是想等着牧师和修女给小费,那你会等死在他们门口的。有些电报是给好几英里外的城外农民的,他们的院子里到处是泥巴,那些狗恨不得咬掉你的腿。还有些电报是给住豪

宅的有钱人的,他们的房子都配有门房,好几英里的土地被墙围着,看门人招手示意你进去,你得骑自行车走好几英里,路过草坪、花圃、喷泉,才能来到那幢豪宅前。要是天气晴朗,他们就在外面玩槌球———那种新教徒的游戏,要不就是在有说有笑地散步。他们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或是带有徽章和金扣的运动衣,让你绝对想不到战争还在继续。大门外停放着劳斯莱斯轿车,一名女仆在那里冲你嚷,从仆人的入口进去!你懂不懂规矩啊?

豪宅里的人都带着英国腔,他们也不给电报童小费。

最爱给小费的人是寡妇、新教徒牧师的妻子和一般的穷苦人家。寡妇们知道英国政府什么时候把钱汇过来,她们会站在窗前等。要是她们请你进去喝杯茶,你得多加小心,因为一个临时工“皮包骨鲁比”说,一个三十五岁的老寡妇曾邀请他进去喝茶,然后想脱他的裤子,虽然他也真动心了,但还是跑出去,不得不在下个星期六忏悔。他说他那东西挺起来了,蹬自行车时很不好受。但是,要是你骑得很快,再想着贞女玛利亚的痛苦,那个东西会马上软下来。

新教徒的妻子们从不像“皮包骨鲁比”的老寡妇那样干,除非她们自己也是寡妇。克里斯汀。华莱士是个正式工,准备哪天成为一名邮差,他说新教徒没什么可顾忌的,就算她们是牧师太太,她们反正是要下地狱的,所以,要是她们和电报童胡闹一下,又有什么关系?电报童都喜欢新教徒牧师太太,她们也可能雇有女仆,但总是自己来开门,并说:请等一会儿,给你六便士。我很想同她们攀谈几句,问问她们对将来下地狱是怎么想的,但那可能太冒昧,她们会要回那六便士的。

在英国工作的爱尔兰人都在星期五晚上和星期六白天把钱电汇回来,这是我们挣小费的最佳时机,我们送完一批,紧接着再送一批。

最差的巷子在爱尔兰镇,通向高街或蒙哥瑞街,比罗登巷、奥凯非巷或我住过的任何巷子都要差。这种巷子中间有一条臭水沟,母亲们站在门口倒泔水桶时,大喊着小心脏水。孩子们在这油乎乎的水上玩纸船,或插着小帆的火柴盒。

你一骑进巷子,孩子们就喊开了:电报童来喽,电报童来喽。他们统统向你跑过来,女人们站在门口等着。要是你把电报交给一个小孩子,让他递到母亲手里,他就成了家里的英雄。小女孩们往往退避一旁,等着男孩们拔头筹。但要是家里没男孩,她们也会来拿电报的。门口的女人会冲你大声说,她们现在没有钱,不过你要是明天还来这条巷子的话,可以上门讨你的小费,上帝保佑你,一切属于你。

在邮局,奥康纳太太和巴里小姐每天都要提醒我们,我们的工作就是送电报,没有别的事。不许我们为别人做事,像跑腿到商店买东西,或传递什么口信之类的事情。就算有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她们也不管;有人没了腿、发了疯、在地上爬,她们也不管。我们只管送电报,这就是一切。奥康纳太太说:我清楚恁们干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件事情,因为利默里克人都盯着恁们呢,我的抽屉里就装着他们写来的报告。

真是装报告的好地方啊,托比。麦基压低声音说。

但是,奥康纳太太和巴里小姐根本不清楚巷子里的情况。当你敲门,有人说进来,你走进去,黑漆漆的一片,角落里的床上是一堆破布,那堆破布里传出声音:谁呀?你说电报,那堆破布便劳驾你为她跑一趟商店,她快要饿死了,只要能弄杯茶给她,挖她的眼睛都行。你又该怎么办呢?说我很忙,然后骑上自行车,把电汇单和那堆破布扔那儿不管吗?那张单子对那堆破布来说根本没用,她没力气从床上爬起来,去邮局支取那笔该死的汇款。

你该怎么办呢?

他们告诉你,绝对不能替别人去邮局支取汇款,否则别干了。但是,你遇到一个参加过几百年前的布尔战争的老兵,他的双腿都没了,他说,要是你愿意去邮局的帕迪。康斯丁那儿一趟,他将终生感激,到那儿跟他说说情况,帕迪一定会让你支取汇款的,你自己可以留下两先令,你真是个了不起的男孩。这时你又该怎么办呢?帕迪。康斯丁说没问题,不过不要告诉任何人,否则我就得滚蛋,你也一样,孩子。这位参加过布尔战争的老人说,他知道你现在还有电报要送,不过还是想劳驾你今晚来一次,帮他跑一趟商店,他家里什么都没有了,而且他还冻得要死。他坐在角落里一把破旧的扶手椅上,盖着一点毯子,椅子背后放着马桶,臭得让你想吐。看着坐在黑暗角落里的这位老人,你真想拿上一条热水管,把他扒个净光,从头到脚把他冲干净,再给他吃一顿大餐,里面有咸肉、鸡蛋,以及拌了好多黄油、食盐和洋葱的土豆泥。

我想把这位参加过布尔战争的人和床上的那堆破布弄出来,让他们待在一间向阳的乡村大房子里,窗外,鸟儿不停啁啾,溪水阵阵奔流。

斯皮兰太太住在凯里路的帕普巷,她有一对残疾双胞胎,他们的大脑袋长着金发,身子小小,小小的腿悬在椅子边。他们整天盯着炉子,不停地问:爹地在哪儿?虽然他们跟别人一样能说英语,但总是用自己发明的语言彼此咿呀说个不停:航———速———梯———梯

———速———航。斯皮兰太太解释说,这意思就是我们什么时候吃晚饭?她对我说,只要她丈夫每月都能寄回四英镑,自己就够走运的了,就不用受“大药房”的辱骂了,因为他在英国,他们就这样对她。孩子只有四岁,尽管没法走路,也不能照顾自己,但还是很聪明。要是他们能走路,能稍微正常点的话,她就收拾收拾迁往英国,离开这个连上帝都不闻不问的国家了。人们为自由战斗了这么久,可你看看它现在这个样子吧:德。瓦勒拉住在都柏林的高楼大厦里,这个肮脏的老杂种和别的政客都该下地狱了,上帝原谅我这么说。牧师们也该下地狱了,不过说这个我不求上帝的原谅。这些牧师和修女大言不惭地对我们说耶稣是贫穷的,这并不可耻。而一辆辆卡车装着成箱成桶的威士忌和葡萄酒,装着数不清的鸡蛋和火腿驶进他们家里,他们还要一个劲地说应该为封斋期禁食。封斋期,狗屁!我们长年累月都在过封斋期,还禁什么食?

我也想把斯皮兰太太和她的两个金发残疾儿弄出来,让他们和那堆破布、那位参加过布尔战争的人一起,待在乡村的那间大房子里,给他们每个人都洗洗澡,让他们坐在太阳底下,听着鸟儿的歌唱和溪水的阵阵奔流。

我不能丢下那堆破布,让她守着一张无用的汇款单不管,那堆破布是一个老太婆,名叫格特鲁德。达利,被利默里克巷子的各种常见病———关节炎、风湿病、脱发,弄得不成样子了,一个鼻孔也快被抠掉了。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老太婆会从破布里坐起来,冲你咧嘴微笑,一口白牙在黑暗中闪闪发亮,那是真牙,是很健康的真牙。

没错,她说,这是我自己的牙,一百年以后他们会发现,我已经在坟墓里腐烂了,而我的牙齿又白又亮,我会被宣称为圣徒的。

那张电汇单是她儿子寄来的,有三英镑。电报上还留有附言:生日快乐,妈咪,您的爱子泰迪。她说:他能把钱省下来,真是个奇迹,这个小浑蛋,跟皮卡迪利大街的每一个婊子鬼混。她问我能不能帮个忙,替她去取一下钱,再到酒吧帮她买一小瓶“幼神”牌威士忌,还得买一块面包、一磅猪油、七个土豆———一星期每天吃一个。她又问我,能不能替她煮一个土豆,拌些猪油压成土豆泥,再给她切块面包,再弄点水,兑进威士忌里喝。后来她又问我能不能去药剂师奥康纳那里为她的伤口买药膏,再带些肥皂来,让她好好擦洗擦洗身子。她将终生感激,为我祷告,这是因为麻烦我而付给我的两个先令。

啊,不要,谢谢,女士。

把钱拿着,一点小费,你帮了我大忙。

我不能要,女士,您都这样了。

把钱拿着,不然我就告诉邮局,叫你不用再给我送电报了。

噢,好吧,女士,非常感谢。

晚安,孩子,好好待你的母亲。

晚安,达利太太。

学校九月开学,放学后,在回拉曼。格里芬家前,迈克尔有时会来修道院长这里停留一下。每逢雨天,他就问:我今晚能待在这儿吗?不久,他就再也不想回拉曼。格里芬家了。他又累又饿,受不了来回四英里的折腾。

妈妈来找他,我不知道该对她说些什么,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她,只好看着一边。她问:工作怎么样?好像在拉曼。格里芬家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我说:很不错。也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要是雨下得太大,她没法回去,就和阿非睡在楼上的那个小房间里。第二天,她再回到拉曼那儿,迈克尔还是待在这儿不走。不久,她开始一点一点往这里搬东西,最后再也不回拉曼家了。

修道院长每星期付房租,妈妈继续领救济品和食品供应券。直到有一天,有人检举她,“大药房”便拒绝再给她提供救助了。他们说,要是她的儿子一星期可以挣一英镑的话,那可比有些领失业救济金的家庭强多了,他有了工作,她真该谢天谢地。现在,我只好把工资如数交出了。妈妈说:就一英镑?你不管刮风下雨,骑着车到处跑,就只挣这么点吗?这在美国只相当于四美元,四美元,在纽约四美元连只猫都喂不起。要是你在纽约为西联送电报,一星期可以挣到二十五美元,可以过得花天酒地。她总是把爱尔兰货币换算成美元,这样她才不会忘记以前在美国的好光景,也能让大家相信她在美国时比现在体面。有几个星期,她让我留下两先令,但要是看场电影或是买本二手书,就一个子儿也不剩了,没法再攒我的路费,那我就得困在利默里克,长成一个二十五岁的老男人了。

小马拉奇从都柏林写信说,他已经腻味了,不想把余生耗费在军乐队里吹号了。一个星期后,他回到家里。但他得跟我、迈克尔和阿非挤一张大床,他又开始抱怨。在都柏林,他自己就有一张军用床,床单、毯子、枕头一应俱全。可现在,他又回到盖外套的时代,一碰那垫子,羽毛就漫天飞舞。妈妈说:你真可怜,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修道院长有他自己的床,母亲有那个小房间,我们又团聚了,再也不受拉曼的折磨了。我们坐在厨房的地板上烧茶煎面包。修道院长说,你们不该坐在厨房的地板上,那样还要桌子和椅子干什么?他对妈妈说,弗兰基的脑子不大对劲。妈妈就说,地板上的湿气会让我们丢掉小命。我们还是坐在地板上,唱着歌,妈妈和修道院长坐在椅子上,她唱“今夜你感到孤单吗?”修道院长唱“拉什恩之路”,我们还是听不出他唱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坐在地板上天南地北地闲聊,聊着那些发生过的事,那些没发生的事,和那些我们将来到美国后会发生的事。

邮局也有闲的时候,那时我们就坐在长凳上聊天。我们可以聊,但不能笑。巴里小姐说我们坐在这儿,还能拿工资,真该谢天谢地,我们是一帮二流子和街油子。这没什么好笑的,坐着聊天,还拿工资,这没啥好笑的。谁敢嬉皮笑脸,就给我出去待着,不笑了再进来,要是还敢笑,就向上级告恁们!

男孩们压低嗓音谈论着她,托比。麦基说:这条老母狗该好好修理一下,该用骨头好好

捣捣,用树枝好好捣捣。她母亲是个满街拉客的贱货,她父亲的睾丸上长着肿包,手淫的地方长着肉瘤,刚从疯人院跑出来。

笑声沿着长凳传来,巴里小姐冲我们喊:我警告过恁们,不能笑。麦基,你在那里胡扯什么呢?

我说这么好的天,空气又新鲜,最好出去送电报,巴里小姐。

我清楚你说了什么,麦基,你的嘴巴和厕所一样臭,你听见我说的了吗?

我听见了,巴里小姐。

楼上都能听见你在吵吵,麦基。

是的,巴里小姐。

闭嘴,麦基。

我闭嘴,巴里小姐。

别再来一句了,麦基。

不来了,巴里小姐。

我说闭嘴,麦基。

好吧,巴里小姐。

就此打住吧,麦基,别惹我。

我不惹你,巴里小姐。

圣母啊,给我点耐心吧。

是的,巴里小姐。

收回最后一句,麦基,收回去!收回去!收回去!

我会的,巴里小姐。

托比。麦基跟我一样,也是个临时工。他看过一部叫《头版新闻》的电影,就梦想将来有一天能去美国,当一名戴着帽子叼着烟的、很气派的报社记者。他的口袋里一直藏着个笔记本,因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记下所发生的一切,即事实。他记下的是事实,而不是什么狗屁诗,不是像你在利默里克酒吧里听到的———爷们儿讲的英国怎么欺压我们的那些,是事实,弗兰基。他记下自己所送电报的数量,以及路程的远近。我们坐在长凳上,保证自己不笑后,他告诉我,假如我们一天送四十封电报,一星期就是两百封,一年就是一万封。我们工作的这两年可以送两万封。假如我们一星期能骑一百二十五英里,这两年的工夫就是一万三千英里,那相当于绕着地球骑了半圈,弗兰基,难怪我们的屁股上没有一点肉呢。

托比说没有人像电报童这么熟悉利默里克,我们知道每一条大街和巷子、每一片街区、每一所密室、每一座寓所、每一个庭院。老天啊,托比说,利默里克没有一扇门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敲过各式各样的门,有铁的、橡木的、三夹板的。两万扇门,弗兰基,我们敲它、踢它、推它。我们扣门环、按门铃,高声喊,吹口哨:送电报的,送电报的。我们把电报丢进信箱,塞进门缝,扔进门上的小窗,遇到卧床不起的人家,我们就从窗子爬进去。我们吓走每条想吃掉我们的狗。当你把电报递到人们手上,你一定想不到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们有的大笑,有的高唱,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又哭又叫,有的无力地晕过去。你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再醒过来,把小费付给你。这一点不像在美国送电报,有一部叫《人间喜剧》的电影,里面的米奇。鲁尼骑着车子送电报,人们都很喜欢他,争先恐后地给他小费,请他进屋,给他一杯茶和一块面包。

托比。麦基说他的笔记本里有大量的事实,所以什么也吓不倒他,我也想和他一样。

奥康纳太太知道我喜欢送乡下的电报,要是天气晴朗,她就一次给我十封乡下的电报,让我整个上午都在外面跑,午饭前不必回来。秋季的天气有时候不错,香农河波光粼粼,田野绿油油的,晨露闪烁着银光。袅袅炊烟掠过田野,散发出炭火的芳香。母牛和绵羊在田野里吃草,我想这些是不是就是牧师所说的牲畜。如果是,我也不会吃惊,因为公牛总是没完没了地爬到母牛身上去,公羊对母羊、公马对母马也是这个样子。而且它们都有一个那么大的家伙,大得让我冒汗,让我同情起天下所有的雌性动物来,它们不得不承受那么大的家伙。不过当头公牛也不错,它们想干就干,对一头动物来说,这绝对算不上是什么罪过。我不怕在这里跟自己干,可是不晓得会不会碰上带着牛羊赶集下田的农民,他们举举棍子,冲你打招呼:你好,年轻人,多好的早上啊,感谢上帝和圣母。要是看到你在庄稼地里触犯“第六诫”,虔诚的农民可能会发火的。马喜欢把头伸出围栏和树篱,看看是谁从这里路过。我停下脚步,跟它们说话,它们长着大大的眼睛,长长的鼻子,显得很聪明。有时候,两只小鸟会隔着一片田野相互鸣唱,我停下来,想听听它们在唱什么,再过一会儿,会有更多的鸟儿加入进来,到后来所有的树和灌木丛里都充满了鸟鸣。要是路边的桥下有小溪在奔流、有鸟儿在歌唱、有母牛在哞哞、有羊羔在咩咩,这会比哪部电影里的乐队都动听。午饭时,农舍里飘出阵阵熏肉和卷心菜的香味,我饿得受不了了,就爬进田野,猛吃半个小时草莓,又把头扎进小溪里,喝一通冰凉的水,那水比任何煎鱼薯条店里的柠檬水都好喝多了。

我送完电报,还有足够的时间去一趟古代修道院墓地,我母亲的亲戚———盖佛尔家族和西恩家族就葬在这里,我母亲自己也想葬在这里。从这儿?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